2014-12-28 20:52:2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實習記者 費盛海
每經記者 趙陽戈 實習記者 費盛海
盡管有股指期貨、融資融券、轉融通等多種做空機制,但A股習慣性做多的思維仍未改變,與普通投資者直接相關的做空手段仍十分有限,融券余額長期低迷即是最直觀的體現。2014年年末的牛市行情固然大快人心,但其間股指的上躥下跳也讓投資者心驚膽顫。個股風險管理的需求呼喚新的對沖工具,個股期權推出勢在必行。
2014年12月10日,證監會就《股票期權交易試點管理辦法》及相關指引公開征求意見;同日,上證所發布配套的《股票期權試點交易規則》(征求意見稿)。由此,重量級的金融衍生產品——股票期權推出更進一步。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具備高靈活性的金融衍生品,股票期權有利于金融市場向多元化與縱深化發展,不但能顯著提高現貨市場流動性,還能在一些特定的市場環境中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財富效應。從最新動態看,目前首批股票期權產品推出的具體時間尚未確定,有消息稱,該產品最快或在2015年春節前就能與投資者見面。
經紀業務有望增收10%~20%
股票期權合約系交易所制定的標準化合約,分為認購期權或認沽期權,投資者可以買入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同時也可賣出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
以認購期權為例,認購期權的買方只需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就能夠獲得在規定期限(如到期日)時,以之前約定價格買入標的資產的權利,而無論標的資產(股票)價格上漲到何種程度,期權賣方必須無條件執行。期權賣方只有執行期權的義務,而期權買方卻有決定是否執行期權的權利。由上可知,理論上講,賣方的收益就是期權費,而風險是無限的;買方一旦手中的權利失去價值,就會損失掉全部的期權費,但收益卻是無限的。
股票期權之所以如此受重視,是因為該衍生品對市場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長江證券研究顯示,從全球衍生品成交看,自2012年,股票期權成交量超過股指期權,成為成交量第一的品種,并將這種勢頭延續到2013年。近10年,股票期權成交量占所有衍生品市場成交量的20%左右。
從經紀業務手續費角度觀察,據興業證券研究,在美國市場上,CBOE(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所有交易所內交易的期權合約全年總額為38億張,其中CBOE交易量達11億張,期權交易手續費占正股傭金收入之比達20%。興業證券認為,若參考該標準,我國股票期權交易成熟后,有望增厚經紀業務收入10%~20%。
期權與權證大不相同
論及期權,股齡較長一點的投資者很容易聯想到此前A股的權證。從1992年第一只權證大飛樂的出現,到2011年長虹權證的落幕,權證經歷了一輪爆炒,財富效應明顯。
2008年11月10日,A股受經濟刺激計劃影響而全線上漲,當日鋼鐵股最為強勢,整體漲幅高達7.87%,板塊內包括馬鋼股份(600808,SH)、武鋼股份(600005,SH)和寶鋼股份(600019,SH)在內的近九成個股封死漲停。
因受正股刺激,當日兩市鋼鐵類權證也非常活躍,馬鋼CWB1、武鋼CWB1和寶鋼CWB1漲停,漲幅均逾30%。鋼鐵類權證的大漲也帶動了投資者對其他權證的做多熱情,截至當日收盤,兩市除云化CWB1因長期停牌后,復牌因補跌而致跌停外,其余19只權證漲幅均在8.9%以上,其中有17只權證漲幅為兩位數。
廣州期貨分析師林靜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期權衍生品推出在特定的市場背景下,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財富效應,比如因為正股異動令虛值期權變為平值期權,或在牛市行情中,投資者會對市場有非常高的預期,這些都會反映在期權價格表現中。
需要指出的是,期權與權證類似,但并不相同。如今期權合約為標準化合約,權證為非標準化合約,期權買賣雙方都可以是投資者,而權證投資者只能買入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然后平倉,但不能直接創設賣出,只有發行人能賣出。因此從發行人角度看,期權供給無限,權證供給有限。且期權還引入做市商制度,保證了流動性,交易所一開始從ETF期權或大藍籌股期權入手,也相應減少了炒作空間。
關注兩只仿真交易股
分析人士認為,期權推出有利于拓寬投資渠道,擴大投資選擇范圍,適應投資者多樣性的投資、交易動機和利益需求。國泰君安表示,由于期權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能夠提高投資者對于標的資產的入場意愿,入場投資者的增加又將活躍標的資產市場交易、提高正股交易量、增強標的資產流動性。另外,基于ETF期權而設計的相關投資策略都是需要與ETF搭配使用的,隨著衍生品交易規模擴大,ETF期權對應標的成交量也將放大。而ETF期權采用實物交割方式,交割需求也將導致ETF流動性增加。
上述說法與廣發證券的研究一致。據該券商對其他市場研究發現,期權推出后,相應的多數股票成交量都迎來穩定增長,且這種增長是可長期持續的。隨著時間的推進,投資者對于個股及期權運用更加科學、靈活,形成一定的粘附性和依賴性,在期權推出1年~3年內,股票交易井噴式增長,因此大藍籌有望得到更多資金關注。
廣發證券還認為,期權也將明顯刺激現貨價格,這一結論幾乎適用于所有交易所,其中印度、中國(權證)、日本等國家股價反應最激烈;美國、巴西等成熟市場表現較平穩。期權推出后,波動率短期上揚、長期收斂,這一結論又與證監會認為期權“應當按照風險管理的原則,以套期保值為主要目的”的期待一致。
國泰君安認為,一旦ETF期權試點啟動,將提升市場對個股期權推出的時點預期,前期進行仿真交易的中國平安(601318,SH)和上汽集團(600104,SH)在ETF期權推出后將得到更多關注。
《《《
重點公司
中國中期:參股中國國際期貨
中國國際期貨于1992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主營商品期貨、金融期貨、期貨投資咨詢以及資產管理業務,為證監會批準的參與境外期貨經紀業務試點籌備工作企業,是中國持續引領行業發展的期貨龍頭企業。中國中期2013年年報披露,公司會繼續整合資源、優化資產,進一步擴大現貨貿易經營規模,開展金屬、農產品、各類工業制品及大宗商品等現貨貿易業務,以及相對應的期貨套期保值、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培育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著力拓展私募基金管理業務,進行相關產業鏈的整合重組。公司2014年12月8日起停牌。
中國平安:期權仿真交易股
中國平安是參與上證所期權仿真交易的兩只個股之一。分析人士認為,股票期權正式推出時,兩只仿真標的勢必受到更多關注,獲得流動性溢價。中國平安基本面較好,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發展成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恒生電子:金融軟件供應商
恒生電子是中國領先的金融軟件和網絡服務供應商,業務范圍包括證券、基金、期貨、銀行、信托、保險、財資管理、通信、電子商務等。在國內證券行業應用軟件開發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官網顯示,恒生電子積極應對新產品的推出,已經嘗試采用SOA(面向服務的技術構架)體系架構來建設個股期權衍生品交易平臺。新的金融衍生品推出,對公司股價有正面提振作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