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8 21:56:3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劍 黃霞
每經記者 曾劍 黃霞
“一帶一路”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也正是基于美好的預期,A股已經率先搭上了政策的順風車。從近期做多資金蜂擁進入基建類標的的情況來看,熱情已經達到井噴的地步。有券商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帶一路”可能包含的建設內容,一是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二是區域內國家間的優勢互補;三是人文交流的強化。
事實上,從一些數據上看,“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投資貿易機會。
據中金公司預計,“一帶一路”地區覆蓋總人口約44億,GDP總量達20萬億美元(約占全球1/3)。由于沿線不少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其經濟增速依然可觀。未來十年我國對“一帶一路”地區的出口占比有望提升至1/3左右,總投資有望達到1.6萬億美元。
另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作加深。1~11月,我國承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金額和執行金額分別為106.1億美元和80.5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2.3%和31.5%。其中承接東南亞11國的服務外包執行金額43.2億美元,同比增長達50%。
基建最先受益
說到投資機會,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一帶一路”究竟涉及哪些行業的建設。對此,習近平主席2013年9月在哈薩克斯坦首提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時,便提出應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方式,這其實已經基本指明了“一帶一路”的側重方向。
事實上,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發現,“一帶一路”幾乎是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其沿線涵蓋了中亞、西亞、中東、東南亞、南亞、北非、東非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并輻射東亞以及西歐。倘若再細分,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可以劃分為中亞、環中亞、歐亞大陸三個層次;海上絲綢之路可以劃分為東南亞航線、南亞及波斯灣航線、紅海灣及印度洋西岸航線等三段。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表示,“一帶一路”開始只是一個區域經濟戰略,但已經逐步發展成為全球化的戰略。這是一個整體構想,是我國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整體戰略。從大范圍上講,其涉及的已經不只是經濟帶了,而是形成了兩個經濟圈——亞洲(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
興業證券認為,對于 “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而言,無論是從國內需求或是未來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來看,這些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均極其旺盛。而我國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下臺階,建筑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日趨嚴重,“基建輸出”能夠大幅緩解我國建筑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因此,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大背景下,未來我國建筑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將大幅加快。
針對各條經濟帶所處的不同經濟層次,投資建設的側重點或又有所不同。
平安證券認為,中亞經濟帶合作重點在于能源資源、經濟貿易、安全穩定;環中亞經濟帶合作重點是能源資源、經濟貿易;亞歐經濟帶合作重點在于經濟貿易、科技、文教。海上絲綢之路國家間的合作也同樣有所區別,韓國等發達國家合作重點集中在經貿領域;印度、斯里蘭卡等發展中國家則強調經貿、基建與投資合作。
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一帶一路”經濟帶的建設是多方面的,其包括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合作、園區和產業投資合作、貿易及成套設備出口、自貿區建設等領域。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階段的重點。“一帶一路”將依托沿線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對沿線貿易和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
各地躍躍欲試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許多可能被惠及的省份早已經動起來,意欲在這場盛宴中分得一塊蛋糕。
資料顯示,在2013年末召開的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座談會中,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重慶、四川、廣西、云南等西部9地和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海南等東部5地參會,這意味著,這些省份可能入圍初期的“一帶一路”建設規劃。
此外,很多省份甚至已經將“一帶一路”的設想寫入未來規劃中。
如未參會的河南已將“一帶”規劃寫入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河南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新疆已經啟動亞歐交通樞紐、商貿物流、金融、文化科教和醫療服務“五大中心”規劃編制工作。吉林省充分利用沿邊近海優勢,推進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開啟國際經貿合作新模式。黑龍江省提出建設以哈爾濱為中心、連接歐亞的“東部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打造跨境產業鏈。
對于這些地區而言,政策上的利好消息也于近期到來。
12月16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下一步將從五個方面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抓緊制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經貿合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構建覆蓋各國的基礎設施網絡;引導企業加大對沿線國家投資力度,建立一批產業園區;進一步提高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啟動一批重大合作項目,盡快取得早期收獲成果。沈丹陽指出,“一帶一路”是我國重大戰略部署,積極開展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服務出口,有助于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央企爭當排頭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公開信息進行梳理后發現,受限于資金、技術實力等因素,施行“一帶一路”真正的“主力軍”或還是實力雄厚的各家央企。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公司披露海外大單的信息并沒有引起市場關注,但在目前“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這類上市公司似乎已成為了資金炒作的首選標的。
11月4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北方國際(000065,SZ)發布公告稱,日前與伊朗德黑蘭軌道車輛制造公司簽署供貨合同,為其提供504輛碳鋼地鐵車及相關備件,車載設備的供貨,合同金額高達56.14億元。這一消息發布后,便刺激公司股價強勢漲停。就在不久之前,北方國際披露了涉及8億元的再融資計劃,建設“老撾南湃水電站BOT項目”正是募投項目之一。
事實上,長期關注上市公司公告的投資者應該注意到,在頻頻簽署海外基建大單的公司當中,中國鐵建 (601186,SH)、中國中鐵(601390,SH),以及中國南車(601766,SH)和中國北車(601299,SH)一直扮演者“領頭羊”的角色。每隔一段時間,這些企業便可能發布獲得巨額訂單的消息。
除了基建類海外大單外,部分上市公司在高端裝備領域的訂單同樣值得關注。比如振華重工(600320,SH)在9月底就曾發布公告稱,公司與一家新加坡公司簽訂一艘潛水支持施工船的銷售合同,合同總金額近2億美元,預計將于2017年交付。另外,該合同還包括一艘同型號潛水施工船的選擇項,客戶將根據合同規定行使選擇權。
除了傳統央企之外,一些央企旗下的子公司也會獲得不少海外訂單。比如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旗下的中工國際(002051,SZ),其2014年訂單飛速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