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3 01:32:4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杜冉樂 發自成都
近期,全國土地市場一改過去大面積“流拍”的局面,呈現回暖趨勢,部分房企燒錢拿地也任性。
昨日(1月12日),四川省成都市國土局推出錦江區一幅上百畝地塊,便引來中海、保利、中鐵建等多家房企“哄搶”。經數輪爭奪之后,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重慶首匯置業以逾10億元收入囊中,樓面地價5420元/平方米,溢價率近3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上述房企正是珠海橫琴某地產基金的全資子公司,背后的實際操控者是首創置業(02868,HK)。前述基金募資源于2014下半年成立的3款資管產品,總規模22億元,年化收益率逾10%。對此,業內認為,這是首創試水輕資產的一種地產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個月,首創置業頻繁現身重慶、成都等二線城市的土地競拍會。該公司曾宣稱2016年要進入成都10強。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按照新戰略部署,首創多年已沒拿地,接下來還會有持續的拿地動作。
搶地背后首創浮出/
昨日,成都土地市場進入新年之后的 “第二拍”。1月8日的土地出讓會上,恒大、中信等巨頭均有所斬獲,開了一個好頭,因此能否保持這種溫度,備受業內關注。
此次推出的地塊位于成都市錦江區嬌子立交以南,成龍路以西占地約143.5畝 (約95663平方米),總建面不超過19.1萬平方米,容積率為2,用地性質為住宅兼容商業。
熟悉成都樓市的高策新源董事長廖建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一些約束條件來看,這個地塊總體上感覺不錯,適合做成改善型項目。”
自上個月以來,成都土地市場持續復蘇,既然這是一個優質項目,自然不會缺少巨頭青睞。參加此次競拍會的一位業內人士稱,除了中海、保利與中鐵建這幾家央企之外,合景泰富、朗詩等房企也參與其中,多輪爭奪后,最終花落名不見經傳的重慶首匯置業。
首匯置業到底是誰,何以PK掉了房企巨頭?記者調查發現,這家來自重慶的房企背后股東為由珠海橫琴首聚創信PE機構管理的一只地產基金,該基金名為珠海橫琴瑞元嘉陵股權投資中心 (有限合伙),而此基金的背后掌控者實為首創置業。而對接上述基金的資金來自中信信誠去年下半年成立的3款資管產品,合計規模22億元,收益率超過10%。按照當前地產融資行情,首創置業的基金融資成本并不低。
首創置業投資事業部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過地產基金開發項目,可以提高公司內部資金的利用效率,在不增加負債的基礎上擴大公司的業務規模,助力公司進一步提高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首創劍指成都10強/
事實上,早在8年前,首創置業就高調進入成都,先后開發了5個地產項目,但多數集中在城東。
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四川分會秘書長何良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創作為北京的國企,以穩健見長,一個項目拿到手以后往往開發周期很長。”
從2013年報看來,首創置業在成都現有項目已基本收尾。2014年7月份,首創置業“駟馬橋一戰”再度讓業內將視線聚焦到這家京派房企身上。彼時,首創置業面對低迷的土地市場,豪擲逾12億元輕松拿下了駟馬橋130畝地塊,也就是如今的首創光和城項目。
以上述項目發布會為契機,首創置業官網透露,成都首創擬在2016年挺進成都地產10強之列,到2018年實現銷售金額超過60億元與銷售面積超過80萬平米,并強調稱這是其核心戰略。
在廖建華看來,首創本身是一家很有實力的企業,成都作為首創置業布局的核心城市,根據其戰略步驟,下一步持續拿地意愿強烈。對此觀點,何良栩亦認為,成都首創未來的動作肯定會更大一些,不排除會有相關重要人事調整安排等。
記者發現,在首創置業的五年戰略規劃中,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和重慶為其住宅業務的五大城市,負責剛需快周轉產品開發。首創置業在重慶早已儲備了多個優質項目資源。2014年6月,首創置業耗資逾19億元拿下重慶雙碑組團數百畝地塊,具體運作方正是上述地產基金及其首匯置業。
對于這種運作模式,前述首創置業投資事業部人士透露,公司自2013年起發展地產基金業務,現已持有重慶西永、北京平谷和重慶嘉陵廠三個項目,總用地面積44.7萬平米,總建面119萬平方米。在三只基金中,公司作為基石投資者共出資約7.8億元,基金總規模約40億元。
按照去年中期的財報,首創置業為落實2014年度目標,確立了“上規模、快周轉、去庫存和調結構”開發策略。截至2014年12月底,公司累計實現簽約面積約24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8%,簽約金額約248.6億元,同比增長26.8%。不過,距離280億元的年度目標,首創置業仍有30多億元的缺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