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3 01:32:4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作為貴州國資改革的主力,貴州盤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盤江集團)的改革備受關注。從剝離資產到注入煤企,從設立平臺到板塊分立,從引入戰投到員工持股,盤江集團的混改資本術繼續加碼。
2015年1月初,盤江股份(600395,SH)持續發布盤江集團改革進展公告,但僅透露剝離、分立、擴股及引戰投等方向,混改細節仍不得而知。記者梳理發現,盤江集團將通過分立、重組為盤江能源、盤江發展、盤江金融三大板塊,從而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員工持股計劃。
在最為重要的能源板塊混改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份官方文件中獲悉,在剝離六枝工礦集團,注入林東礦業集團資產后,貴州國資委已經原則同意盤江集團的增資擴股協議、中外合營企業合同及員工持股方案,這也意味著,盤江集團擬引入境外資本參與混改。
一位不愿具名的貴州國資委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貴州國資改革力度空前,目前已經進入深水區。但國家層面仍未有國資改革細則出臺,地方亦有些許顧慮。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表示,如果外資大比例參與混改,是比較大膽的改革路徑,對國內國企改革具有積極意義。在員工持股方面,地方國資應該先走一步,在二三級公司探索。
三平臺分立混改/
2014年3月,貴州省啟動國企改革,明確要求茅臺集團、盤江集團等28家省屬國資委監管企業必須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改組為股份公司等方式,推動產權改革3年內完成。
雖然改革并未實質涉及上市公司層面,但盤江股份被列入國資改革概念股,股價亦一路高漲。2014年底,貴州省國資委決定以盤江集團100%的股權資產出資設立貴州盤江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盤江資本),改革平臺初步建立。
進入2015年,盤江股份連續發布3份公告,《盤江集團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獲批,按照盤江股份公告的改革方案,盤江集團將拿出58%股權引入投資者,但盤江股份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不會改變。
按照盤江股份公告的改制方案實施前后股權關系圖,盤江集團將由盤江資本持有100%股權變更為盤江資本持股42%,其他投資方持股58%。雖然這意味著盤江集團將拿出58%股權引入投資者,但從控股權不變的原則來看,盤江集團擬引入的投資者似乎不止一家,而且股權持有均不超過42%。
在最近的一次公告中,盤江股份稱,盤江集團以存續分立的方式分立為盤江集團(存續公司)、貴州盤江發展有限公司(新設立)(盤江發展)、貴州盤江金鑫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新設立)(盤江金鑫)。事實上,盤江集團擬將現有業務板塊按照市場原則及投資人偏好進行內部分立、重組,將非能源及關聯板塊的業務剝離出盤江集團,實現主輔業分離。
但在盤江股份的公告中,分立平臺的詳細情況并未說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12盤江債”發布的公告中發現,盤江集團擬將非能源類資產分出由新設的盤江發展及盤江金鑫持有。
目前盤江集團注冊資本為10億元,而分立后的盤江發展和盤江金鑫注冊資本分別為1億元和6000萬元,分立后的盤江集團注冊資本為8.4億元。
剝離與注入同步/
在三大平臺分立后,盤江資本作為受貴州省國資委監管的一級公司,而二級公司層面3家公司則單獨引進戰略投資者。
盤江集團2013年年報顯示,集團目前擁有30余家子公司和11家聯營公司,涉及煤炭開采、裝備制造、水泥生產、煤焦化等10余個領域。
在盤江集團最為重要的能源板塊,六枝工礦集團及林東礦業集團是兩家重要資產,而兩塊資產的剝離和注入幾乎是同步進行。
1月6日,盤江股份發布公告稱,盤江集團所持六枝工礦集團100%股權劃轉貴州省國資委持有。此外,六枝工礦集團所持貴州盤江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股權也無償劃轉盤江集團持有。
事實上,早年并入盤江集團的六枝工礦集團業績并不理想,一直在尋求單獨混改,引入戰略投資者。而六枝工礦將與盤江集團徹底脫離,也被貴州省國資委認為是給兩家企業的進一步混改鋪路。
此外,林東礦業集團的注入也是盤江集團混改的重要內容。2012年,作為當時貴州五大煤炭企業之一的林東礦業集團就已經開始被并入盤江集團。但在“12盤江債”最近的一份公告中,林東礦業集團的整體劃轉才落定。
林東礦業集團一位張姓辦公室主任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公司此前在管理構架上一直在盤江集團下,但在資產清理和財務處理上目前仍在做。在混改方面,林東礦業集團與盤江集團亦是同步進行。
記者注意到,林東礦業集團工商注冊信息中,2014年12月才剛剛由貴州省國資委變更為盤江集團,林東礦業集團資產總額達27億元,凈資產約10億元,但2013年凈利潤虧損1.99億元。
引入境外投資者/
“12盤江債”公布的一份貴州省國資委批復文件顯示,貴州省國資委經研究并報經貴州省政府同意,批復盤江資本,原則同意《盤江集團增資擴股協議書》、《盤江集團中外合營企業合同》及《管理層及員工持股計劃方案》。
從上述批復文件不難看出,此次盤江集團層面的混改方案涉及引入境外資本參與企業合作經營。而從盤江股份披露的信息來看,盤江集團將拿出58%股權引入投資者,但會保留國資控股地位。
多年來,盤江集團在多元化及引入合作者方面動作頗多,其中涉及境外資本的合作方有來自澳大利亞的雅閣酒店管理集團和中國香港的龍盟環保紙集團,而境內的合作方則包括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貴州山水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誠信托等。
在骨干國企的混改中引入境外投資者并不多見,李錦對記者表示,盤江集團屬于競爭性國企,引入外資也不在負面清單上,如果引入外資股比在30%左右,這對國企改革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記者對比公開數據還發現,受經濟形勢影響,盤江集團2013年利潤下滑過半,從2012年的18億元降至6.6億元。2013年實現的生產經營總值270億元,這距此前提出的450億元目標差距較大。而盤江集團201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05億元,實現凈利潤3億元。
記者此前獲取的內部資料顯示,盤江集團面臨改革和發展的雙重任務,資金需求量大。而受產能過剩、競爭加劇、煤價下跌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盤江集團盈利空間收窄,靠自身“造血”短期內難以滿足資金需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