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1-16 01:06:36
快的打車官方證實,公司完成了6億美元的D輪融資,由軟銀集團領投,阿里巴巴以及老虎基金也參與了此次投資。不過,3家公司的具體投資比例并未公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盡管爭議不斷,但大量熱錢還是源源不斷地涌向移動互聯網出行平臺。
昨日(1月15日),快的打車官方證實,該公司完成了6億美元的D輪融資,由軟銀集團領投,阿里巴巴以及老虎基金也參與了此次投資。不過,3家公司的具體投資比例并未公布。
快的打車董事長兼CEO呂傳偉表示,新一輪融資將幫助公司繼續在技術和產品創新上進行更大的投入,同時穩固并擴大已有的市場地位。該公司副總裁李敏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發展專車業務,并打造更為全面的出行平臺。
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其競爭對手滴滴打車和Uber均進行了大規模融資。滴滴打車融資7億多美元,主要投資者包括騰訊、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和俄羅斯投資公司DSTGlobal。Uber則與另一巨頭百度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
一名曾參與快的融資的創投人士認為,僅從競爭格局而言,快的和滴滴還將持續在補貼大戰上纏斗下去。不同的是,消費者會從補貼中培養使用專車或租車的習慣,這將成為打車軟件們最終的核心盈利點。
快的欲走向國際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快的打車提供的服務已經覆蓋了國內包括香港在內的358個城市。其2014年下半年推出的一號專車服務,目前已覆蓋56個城市。
易觀國際最新數據顯示,快的打車在國內打車軟件市場中已占據54.4%的份額,位居行業第一。與此同時,快的打車也是唯一在香港地區與多家國際巨頭競爭的國產打車軟件。
李敏透露,快的打車在香港市場同樣占據行業第一,市場份額超過30%,公司計劃加快國際化步伐。
快的打車于2012年5月創立,2012年12月,快的打車獲得了阿里、阿米巴基金的天使輪投資;2013年4月獲得阿里巴巴、經緯創投共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4年初,完成由阿里、新天域等4家機構投資約1.2億美元的B輪融資;2014年10月,快的拿到了由老虎基金領投、阿里跟投超過2億美元C輪融資。
軟銀投資打車軟件快的并非是第一例。2014年10月,軟銀與印度打車應用ANITechnologies的現有股東共同向其投資2.1億美元,并擔任領投方。隨后的12月,軟銀又以2.5億美元投資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Taxi,這是該公司在東南亞互聯網行業的最大一筆投資。
GrabTaxi聯合創始人BrianCu曾向媒體公開表示,軟銀希望建立起一個全球出租車APP聯盟,合作可能涉及信息共享和跨平臺預訂。
軟銀副董事長NikeshArora表示,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快的打車已成長為中國打車軟件行業的主導者。“鑒于其自身擁有優秀的團隊及超強的執行力,我們相信快的打車的業務未來將顯著成長。”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軟銀投資快的,可能會與此前投資的兩家公司形成聯盟,并在全球范圍內與Uber展開直接競爭。
分析認為,以電信業務從日本起家的軟銀,在投資了眾多優秀互聯網企業之后,將下一個目標瞄準了以快的打車為代表的車載互聯網,希望在打車應用這塊形成一個聯盟,在全球范圍內抗擊誕生于美國的Uber。
事實上,在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市場,快的打車在和Uber的競爭中保持絕對的領先優勢。美國科技網站Cnet等也曾表示,Uber在中國面臨快的打車的激烈競爭。
風險與機會并存
作為一個存量市場,打車軟件在出租車出行方面已經趨于飽和,且市場格局已經趨于穩定。有著無限增量的專車市場似乎更具想象空間,也吸引了諸多租車公司參與其中。
與業界想象的并不一樣,原本以為打車軟件在出租車的補貼大戰偃旗息鼓,行業會有平靜的發展。但是,從2014年下半年專車服務推出開始,各種面值20元到100元不等的優惠券大量發放到用戶的打車軟件中,比如一號專車注冊,若首次綁定信用卡會獲得60元面值的代金券,滴滴專車和易到用車給出的優惠券也同樣是大手筆。
由此可見,這一輪“燒錢”比前一輪有過之而無不及。李敏坦言,專車服務主要針對高端出行人群的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這個領域的盈利模式非常清晰,只要有一筆訂單,對我們來說就是現金流。如果這塊能快速增長起來,對公司整體的盈利都會有所改變。”
連日來,關于專車服務是否合法的爭議甚囂塵上,但交通部的表態也讓專車市場的形勢變得明朗。交通部稱,當前各類“專車”軟件將租賃汽車通過網絡平臺整合起來,并根據乘客意愿通過第三方勞務公司提供駕駛員服務,是創新服務模式。同時,也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
交通部《關于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的意見》日前出臺,提出將加強對手機召車等新型服務模式的規范管理,鼓勵發展多樣化約車服務。推動出租汽車行業實行公司化、集約化經營和員工制管理,進一步形成暢通有序的行業訴求表達和權益保障機制。
這意味著,有著稀缺汽車租賃牌照的租車公司將成為搶手資源。有互聯網分析人士認為,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加入到專車服務中來,其面臨的挑戰比打車軟件時期更激烈。“一方面說明這個行業被看好,另一方面也因為缺乏行業規范使這些公司都面臨一定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