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5-01-19 09:30:31
辯證把握新常態下的GDP,對大部分地區而言,一定的增速指標還是要的。只不過,要的方式與手段發生了質的變化。
適應、引領新常態,必須清醒認識GDP,不搞一刀切,全面、嚴格考核經濟增長的質與量
步入新常態,如何看待GDP?老生常談的話題,卻常談常新。日前,山西太原市長在談到去年的經濟數據時,坦言3%的增速令人慚愧,與年初9%的目標相去甚遠,“省會城市不能也不應該有這樣的成績單”。幾乎同時,千里之外的上海浦東,區長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未提GDP增長目標,而是將科技發展、縮小貧富差距等,擺在了突出位置。同為地方政府主要領導,為何選擇了差異化的治理路徑,耐人尋味。
直觀來看,還是兩地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
身居中部地區的太原,人均GDP不到浦東新區的一半。在山西告別“一煤獨大”的轉型中,新的業態還在發育構建。方此之時,GDP增速直接聯系著就業,聯系著城鄉居民收入,而4.5%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8%的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不僅未能完成既定目標,可能還會掣肘今后的發展、轉型。因此,如何既讓空氣清新,又讓老百姓錢袋子充實,值得治理者思慮一番。
而處于對外開放前哨的浦東,人均GDP已經跨過發達經濟體的門檻。對這位“先富者”來說,繼續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固然重要,更緊迫的則是發展質量,尤其是內部收入分配的調節,更能體現社會公平,為持續增長奠定牢固地基。況且,新常態下,新區的發展更多將依靠市場活力。對此,治理者對創新驅動戰略的推動,對企業行為的監管調控,對民眾幸福、社會公平的守護,便成了更重要的職責。
太原與浦東的差別,折射出中國各地發展的不均衡。一些中西部地區經濟基礎差,發展仍是第一要務,在一定時期內GDP總量這個指標還不可或缺。而在東部一些發達地區,增長已到提質增效的瓶頸期,適當淡化一下增速指標,把好鋼用在轉方式、調結構的刀刃上,既是務實之舉,更為長遠之選。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路徑不能一刀切,總的態度應是:抓住共識,分地、分類施策。
何為共識?首要的一點,就是清醒認識新常態下的GDP。過去,一些地方搞“增長率崇拜”,靠錦標賽模式爭勝負,促進了發展卻也遺留了不少問題。而今,矯正后又出現了“GDP邊緣化”態勢,似乎增長率一無是處。實際上,目前GDP仍是最核心的綜合性指標之一,發展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正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一心一意謀發展,咬定青山不放松”,2015年的五項主要工作任務的前兩項,依然聚焦“穩增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仍需成為各地共有的目標遵循。
事實上,中央要求“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的真實涵義,需要全面、正確地理解。“不再”是不是意味著不要GDP了?顯然不是,要害在于“簡單”“增長率”“論英雄”三個維度:不再“簡單”,意思是不能只看GDP,還要看民生、環境等指標;不以“增長率”,意思是還要看GDP的構成與內容,包括產業結構的優化、收入差距的縮減;不“論英雄”,意思是不盲目攀比,別亂上項目搞強刺激,樹立起正確政績觀。
所以,辯證把握新常態下的GDP,對大部分地區而言,一定的增速指標還是要的。只不過,要的方式與手段發生了質的變化。具體來說,經濟相對落后的地方,要注重總量,靠強勁的增長拉動民生改善;相對發達的地方,精力更多放在結構調整上,科學完善考核機制,這才能準確體現中央轉變發展方式、革新政績觀的本意。也只有各級治理者始終保持“清醒GDP觀”,努力擔當、有所作為,群眾才能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5-01/19/c_127398134.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