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7 01:15:2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2014年被認為是 “短視頻元年”,騰訊的微視、新浪的秒拍和美圖秀秀的美拍呈現三足鼎立之勢。
近日,美圖秀秀宣布,截至2015年1月21日,美拍上線9個月以來用戶數達到1億。同日,美拍網頁版宣布上線,正式加入短視頻平臺的競爭。
短視頻APP三足鼎立
美拍是美圖秀秀在2014年4月推出的一款短視頻應用,號稱“10秒也能拍大片”。憑借唯美的畫質和特效包裝,美拍上線后備受追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短視頻平臺除了美拍,還有新浪秒拍、微拍、啪啪奇、微可拍、微錄客等。但從易觀國際公布的報告來看,這一領域呈現出“贏家通吃”的態勢,排名第一的美拍,活躍用戶數高于排名第二、第三的微視和秒拍的總和。
在上線9個月后,2015年1月23日,美拍官方首次對外公布了一些核心數據:截至1月21日,美拍用戶總上傳視頻數達到2億個,目前日活躍用戶500多萬,月活躍用戶3000多萬,用戶的平均停留時長為15分鐘,平均每日用戶上傳視頻95萬個,每日視頻分享到社交平臺的次數為159萬次,每日視頻播放次數為1.6億次。
美圖產品副總裁陳杰在宣布美拍用戶數達1億時指出,海外同類應用Instagram用戶數達到1億用了兩年零5個月,微信用戶數達到1億用了1年零兩個月,美拍只用了9個月時間。
美圖CEO吳欣鴻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短視頻和圖片其實是有沖突的,兩者的閱讀習慣不同。因此,如何平衡用戶體驗,不至于讓視頻社區的氛圍被破壞,對美拍而言是極大的挑戰。
互聯網分析人士王利陽指出,騰訊的微視和新浪的秒拍都依托大的平臺,營銷及傳播力度明顯,微信和微博又有海量的用戶基礎,因此短視頻的社交化屬性明顯。雖然美圖秀秀移動端用戶數有數億,但在社交圈上,美拍明顯輸于微視和秒拍,未來美拍向社交平臺發力毋庸置疑。
目前,美圖秀秀旗下有11款圖片及視頻分享應用,移動端用戶數超過8億。
從工具型轉向社交型
進入4G時代,人們的社交分享不再只是靜態的圖片、文字,發一段短視頻逐漸成為社交新玩法。而微信6.0引入短視頻分享功能后,給短視頻社交指明了風向。無獨有偶,內測版的美拍3.0也添加了 “附近的視頻”,以及私信功能,說明美拍正從工具社區型產品向社交型產品轉型。
而在國外,美拍的同類產品Instagram,2012年被Facebook斥資10億美元收購。被收購后的Instagram“背靠大樹”飛速發展,2014年12月官方公布的月活躍用戶量突破3億,超過了Twitter在2014年10月份公布的2.84億活躍用戶量。近期,Twitter似乎感到了威脅,正在著手進行一些遏制Instagram發展的做法,尤其是遏制后者在Twitter平臺的分享。
業內分析認為,同時具備社交和媒體屬性的短視頻應用平臺,隨著用戶數量增長和用戶粘性增強,用戶創造的視頻內容都留在自身平臺,又通過評論、關注、轉發機制做功能延伸,在社交平臺傳播后引發口碑,導入更多的用戶。通過內容的沉淀與用戶的引入,逐漸形成了興趣社交領域的用戶生態體系。顯然,大佬們已將目光瞄準短視頻分享的社交新平臺。
在被問及騰訊、新浪等社交平臺是否有意與美拍的合作時,吳欣鴻透露,“確實有,但是我們沒有達成合作的原因是希望更加獨立地發展,現在我們可以分享到微博、微信等平臺,不太想站隊,一旦被收了,在分享渠道上會遇到困擾。”
業內認為,目前新浪的秒拍已將視頻拍攝時長延長到了60秒,背后的野心是發力娛樂產業,引導明星大V入駐,但秒拍做短視頻社交媒體平臺與微博的視頻分享媒體屬性產生了沖突,而微信與微視的關系也同此理。雖然美拍已在用戶積聚上取得了先發優勢,并且沒有強勢社交媒體基因的包袱,但是如何形成社交化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美拍近日正式上線了美拍網頁版,實現在PC端直接瀏覽視頻。也就是說,在有了大量的用戶數及流量后,美拍反撲PC端,加入了短視頻的競爭。而當下除了優酷,大部分短視頻分享網站發展并不理想。最重要的是,目前長短視頻網站都對PGC(專業生產內容)帶有覬覦之心。對此,吳欣鴻也表示,美拍的野心不僅僅在于UGC(用戶生產內容)的短視頻分享上。
吳欣鴻還透露,2014年美圖公司的總營收在6億元,目前已在北京、深圳、香港、臺北、洛杉磯設立分支機構。而且公司2014年確實進行過融資,具體事宜會在近期公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