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2-03 08:30:23
2015年最具投資價值的領域便是互聯網領域,其與醫療板塊的結合,將是醫療板塊中值得期待的細分行業。
海虹控股上篇:基于PBM業務的健康管理公司,潛力巨大
海虹控股 000503 綜合類
研究機構:國信證券 分析師:鄧周宇,李少思,張其立 撰寫日期:2014-12-19
PBM 業務的第一步延伸:開拓商業健康險、駛入新藍海。
公司近期與商業保險公司進行商業健康險的合作,這是PBM 業務的第一步延伸,而商業健康險潛力巨大,10年之后規模有望過萬億,可以認為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我們總體判斷,公司給商業健康險帶來的價值在于:1、設計新產品(針對慢性病患者的產品),擴充產品線。2、加強保險公司賠付的事前監控。3、降低核保人員數量,提高效率。4、患者醫療費用的直接支付。
PBM業務使得公司積累了強大的醫療數據分析能力。
公司PBM業務試點范圍覆蓋全國20個省/直轄市的100余地市,覆蓋參保人群約為4億,監管4000億基金,處理30億單據/年。形成了強大的醫療數據分析能力。PBM系統是美國ESI 自1986年建立,歷經近30年的積累,公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實現了快速學習的過程,遠超競爭對手。目前公司臨床知識庫和藥品標準數據庫涵蓋18個子數據庫,在ESI 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中醫藥數據庫,我們認為公司基于PBM 業務形成了強大的醫療數據分析能力和對醫療行業的深刻理解,這是公司超越競爭對手的核心競爭優勢。
PBM業務的第二步延伸:針對中高端人群的慢性病管理。
基于PBM業務,公司開發出慢性病管理的工具:“新健康”app,雙向連接醫院和患者(C 端)。“新健康”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包括: 1、針對慢性病患者提供醫院和醫生的推薦。2、對患者身體狀態的監控,提供健康管理建議。3、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商業保險產品。4、為異地患者安排醫院就診。慢病管理可以做成子產品而嵌套進商業健康險,亦可開拓大企業的雇員福利計劃,從而聚集C 端用戶。我們認為目前中高端人群慢性病管理產品極為匱乏,海虹“新健康”將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風險提示。
與商業保險的合作、以及新健康業務推進進度低于預期。
建議積極關注,首次覆蓋暫無評級。
公司與商業保險合作及慢病管理是可行的商業模式,但業績尚未到爆發時點。
預計14-16EPS0.02/0.02/0.04元。傳統估值體系不適用于現在股價,首次覆蓋,暫無評級。但公司商業模式日益清晰,我們會重點關注公司業務線的進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