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01:11:0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三A股走軟,滬綜指跌0.96%至3174點,深綜指跌0.27%至1529點,成交略有放大,盤面顯弱。市場疲弱應有三個主要誘因:一為管理層對股市態度有變,這已持續地壓制了人氣;二是新股發行;三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
自從股指調整后,管理層雖不像前期那么嚴厲,甚至時有安撫,但投資者明顯能感受到:每當股指接近或稍創新高時,消息面便“很碰巧”地偏緊了。再說新股,這次24家新股明顯多于以前,所以理應有些壓力。不過話雖如此,筆者認為也許市場是能承受這24家新股的,問題的本質其實并不在這。
從常理判斷,目前管理層應有“在注冊前作些鋪墊”的動機,所以得漸漸增加發新股速度。部分機構或投資者應有能力看到這點,于是便有了以下邏輯——假如股指殺跌,擴容數量也許不會快速增加;假如上漲,擴容速度應會加快,而加快后股指容易再度受打壓。
換言之,市場參與者橫豎難以討好。擴容速度不透明必會使投資者感到市場難以把握,操作上自然就趨于保守。個人認為,像去年6月份那樣明確承諾“年內發行不超過百家”其實是較好做法,市場的透明度越高就越安全,投資者的情緒也就越穩定。
在人民幣方面,實際上,人民幣的日波幅是極窄的,“跌停”也沒跌多少,何況這個“跌停”指的僅是“詢價相對于中間價下跌2%”。
后市方面,雖然A股顯弱,但筆者認為下周新股發行時可能是較好布局時點,因貨幣寬松是大概率事件。至于人民幣雖然其有中長遠影響,但短期內影響或較有限。
大家知道,我國外儲數量恐怖,存準率又高,故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應有充足的對沖手段。若將時間拉長,其實也很難說全球格局就一定還是原樣,比如很難說美元就能一直漲下去。太遠的事,其實誰也說不清的,何況我們還有改革紅利。
退一步說,就算因美聯儲加息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但我國利率較高,就算降息幾次應該仍然較高。利率其實是相對的,有時一國利率即使降到1%,但如果外國利率降更多,比如降到零或負,那么該1%的利率仍相對較高。在世界主要貨幣中,目前其利率幾乎均接近零或負。
行文至此,忽聞央行降準,筆者回顧全文,發現也沒必要多改,只是刪去了“周四,周五不能殺跌,應提防周末降息或降準”(事實上這個 “提防降息或降準”,前一天筆者也曾說過)。
降準應能扭轉股指頹勢,但暫難支撐股指大漲,一方面是因新股發行在即,一方面是因市場對降準預期已久,還有一方面是降準與其他寬松工具有部分替代性——既然降準了,逆回購或其他寬松政策或將收斂,故降準效應或會被抵消一部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