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6 01:30: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盧曦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盧曦 發自上海
“野蠻人”愛空間殺入家裝市場。699元單價、20天工期……數據沖擊著消費者的眼球,也讓傳統家裝公司不再平靜。
是噱頭還是真實惠?傳統家裝公司有各種不同的看法。在家裝越來越個性化的今天,統一的標準模式是否還能大行其道?家裝最需解決的問題究竟是價格和工期,還是監理、口碑與品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不管是小米,還是海爾,或是萬科,似乎都沒有找到屬于這個行業的真正痛點:工業化程度不夠。如果無法解決這一問題,用互聯網的思維方式顛覆家裝業將是一句空話。
家裝業開始引入品牌/
愛空間打出699元/平方米的價格,引起了業內的關注。然而在家裝論壇上,記者發現,有一些裝修公司的報價甚至還低于這個水平,海爾家裝更是打出了599元/平方米的價格。
那么,699元/平方米的價格到底是高還是低?齊家網CEO鄧華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實現699元/平方米的單價是可行的,之前在行業內還有更低的報價。
“家裝拼的不是價格和資金,拼的是誰能更有效地把控整個流程。小米的進入,說明這個行業還有不小的市場空間。”家居行業分析人士馬文瑞認為,以往家裝行業人員進入門檻低,有一些家裝公司會通過不斷拉低價格來吸引客戶,但對整個工程的把控能力是缺乏的。
家裝行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工程質量很難保證。工人與公司是“半雇傭”關系,有時一個家裝公司要同時掌控大量的工程,就會出現監控不到位,渠道不暢等問題,為了趕工期,有時也會出現偷工減料等問題。
一些顧客一時被低價格吸引,選擇了一些資質不夠優秀的企業進入,往往會帶來后續的問題。裝修后的維修變成了一項耗時耗力的工程。一些家裝公司就陷入不斷壓低價格——影響口碑——又繼續壓低價格的惡性循環中。
小米、海爾的進入,在低價的同時,設置了比以往更高的門檻,讓家裝開始有了品牌,未來有望改變行業單純靠價格競爭的困境。
業主需求差異巨大/
經過與開發商合作
做樓盤精裝修樣板間,愛空間CEO陳煒估算,如果加班加點,理論上20天可以完成裝修工程,但成本會非常高,也很冒險。在小米介入后,20天的周期成了一項承諾,超出一天就要賠錢。
對此,“20天工程周期是可以實現的,當業主有個性化的裝修要求時,工程周期可能要拉長。”鄧華金告訴記者。
馬文瑞認為,20天的工期根本無法保證裝修質量,他認為正常的工期至少需要45天。“地板、乳膠漆這些基材20天可以基本完成,但要達到入住標準,必須要乳膠漆干透、實木門套完工等一系列工序結束。”
記者了解到,工程周期和業主要求直接相關,如果業主只要求標準化的裝修,工期就可以被壓縮到20天之內。但如果業主要求過細、過于繁雜,時間有時是個“無底洞”。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行業的發展方向是個性化、定制化,業主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如果新的家裝模式誕生,針對的卻僅僅是傳統需求,對行業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
樂居“搶工長”平臺的總經理張原也指出,各地的家裝需求有非常大的差異,在南方可以做到龍頭的家裝企業,到了北方往往水土不服。反過來,那些在北方做得風生水起的裝修公司,到了南方又很難適應當地市場,地域特點讓家裝企業很難實現全國性擴張,也成為互聯網家裝企業發展的一大“絆腳石”。
顛覆行業可能性不大/
“小米、海爾這種家裝模式對于整個家裝行業來說應該是件好事,標準化、規范化模式是行業的發展趨勢。”鄧華金對小米進入家裝業持歡迎態度。
鄧華金向記者透露,齊家網平臺上很多裝修公司已經推出類似的套餐服務。此外,小米投資的愛空間有可能會入駐齊家網,成為齊家網的供應商。未來齊家網有可能也推出類似的套餐服務。
然而,有一些在家裝行業資歷頗深的人士對小米的幾大 “噱頭”連連搖頭。
對于小米提出的,通過手機端就能掌控家裝進度等智能模式,業內人士表示,這讓人根本摸不著頭腦,業主對家裝完全陌生,光熟悉材料就要花去不少時間精力,最終也只是一知半解,要動用智能監控,恐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對此,馬文瑞也評論道,“業主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才能慢慢接受新的裝修模式,這就給傳統家裝企業留下了時間和空間。”
長期以來,傳統的家裝行業門檻較低,時至今日,行業仍然處在較為分散的狀態。然而,互聯網明星的跨界,對傳統家裝行業還沒有造成很劇烈的沖擊。傳統家裝企業正在密切關注著行業動向,一旦有“風吹草動”,他們的轉型、更新換代也將非常迅速。
小米、海爾有品牌、有新思維,但傳統家裝企業也有其優勢。家裝整個過程包括建筑設計、選材、加工等環節,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傳統家裝現在比拼的是對各個環節的管理和優化。而在這些方面,行業新進入者在經驗上明顯不足,顛覆傳統行業恐非易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