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6 01:30:49
一則降準消息已難以讓市場走出當前的盤整格局,周四的股市在高開后一路走低,并最終收出了一根幾乎光頭光腳的中陰線,滬指振幅超過3%,期指的振幅超過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意料之中!立春降準并不能帶來股市的春天。
2月4日夜間,當朋友圈全是關于降準“喜大普奔”的消息時,《每日經濟新聞》微信公眾號推送的《立春降準 從歷史和現實看股市難言立春》,對亢奮的市場情緒潑了一瓢冷水。
而昨日,A股走勢印證了 《每日經濟新聞》的判斷,高開低走,權重股砸盤,股指疲弱一覽無遺。
權重股的自我救贖/
這是一輪權重股自我演繹的救贖,周三滬指補上缺口后的跳水,周四降準高開后的低走,權重股都任性地走著自己的路子,有氣無力的路子。
本周一,在民生銀行原行長被調查,以及華泰證券提高融資融券擔保金等消息的影響下,權重板塊遭遇大幅低開,并導致滬指低開逾2%。雖然,周一午后滬指曾出現一波拉升,但最終留下了35.18點的缺口。
而為了補上這個跳空向下的缺口,周二和周三,權重股出現了明顯的拉升。
周二,在中國人壽(601628,收盤價35.24元)盤中漲停,中國石油(601857,收盤價11.15元)、中國平安(601318,收盤價65.94元)上漲逾4%的情況下,滬指在午后出現了一波持續拉升,但距離補上缺口還剩微小的空間。
周三,滬指以小幅跳空高開的形式補上了缺口,10點鐘之后,隨著分時圖中白線越過黃線,指數又亢奮起來,中信證券(600030,收盤價28.08元)、中國人壽的漲幅一度超過3%。
然而,由于量能嚴重不足,如周三中信證券成交額僅152億元,遠不及1月20日352億元,這使得權重股無法引領指數繼續上漲。當日11點04分左右,隨著股指期貨主力合約IF1502的價格觸碰到10日線,期指空單涌出,權重股再次應聲下跌,并導致大盤一路下挫,至收盤下跌近1%,全天振幅超過2%。
當市場憂慮情緒愈發濃郁時,周三晚間,央行祭出存款準備金的“普降+定降”,重燃市場信心,并使股指期貨在周四早盤沖高逾3%,金融、地產股早盤大幅高開。
然而,一則降準消息已難以讓市場走出當前的盤整格局,周四的股市在高開后一路走低,并最終收出了一根幾乎光頭光腳的中陰線,滬指振幅超過3%,期指的振幅超過4%。
顯然,無論是補缺口還是借降準拉高,權重股都是在進行勉為其難的自我救贖,但救贖不是逆轉,救贖對市場的刺激力度也十分有限。
指數恐回歸跌勢/
股市中有“見光死”的說法,昨日降準后的走勢便詮釋了這一點。而股指也有“缺口必補”的說法,但多久補上缺口決定了行情的性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進入2015年后,滬指曾出現過三個向下跳空缺口。其中,1月19日的跳空缺口在三個交易日后 (1月22日)得以補上,并在隨后滬指創出新高;1月29日的跳空缺口雖然不大,但至今未能補上;2月2日的跳空缺口在兩個交易日后得以補上,但補完缺口后,滬指便快速下跌。
“股指在短期內以震蕩為主,向下尋求支撐的可能性很大。”有以技術見長的私募基金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即使是牛市行情,由于前期漲幅較大,市場目前橫盤整理的時間和空間都是不夠的。
該私募指出,以2006年牛市為例,在2005年底至2006年5月間出現股指50%的漲幅后,2006年6月~9月,出現了長達4個月的橫盤行情,其中波段最大跌幅達到8%。而在此后的2007年1月~3月,股指橫盤三個月,區間最大跌幅超過10%;著名的“5·30”行情后,實際上也橫盤了2個月,最大跌幅近12%。目前,股指在高位橫盤剛剛超過1個月,最大跌幅不到7%。
“由此可見,股指還有進一步橫盤的可能,而60日線即3000點附近,或許才是本輪調整的極限位置。”該私募如是說。
實際上,股指下跌主要受到權重股拖累,市場的普遍看法是,前期的權重股行情得益于融資融券的井噴,但隨著證監會嚴管杠桿化的操作,融資融券對權重股的推動效應已大不如前。
國泰君安最新的研報指出,隨著一周以前兩融數據首現下降,上周兩融市場所呈現的特征為:融資融券整體規模增長速度有所放緩,融資買入金額相比融資余額在持續下降,預示增量資金通過融資進入市場的步驟有所放緩。
個股活躍好賺錢/
相比去年11月、12月是“賺了指數不賺錢”,2015年以來,雖然股指未能繼續大漲,但市場的賺錢效應卻慢慢出現,特別是1月20日之后,隨著創業板指數再創歷史新高,以及中小板指數創出2011年9月份以來的新高,個股開始出現與滬指相背離的走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進入2015年后,市場先后涌現的體育概念,如貴人鳥(603555,收盤價24.40元)、探路者(300005,收盤價24.55元)等;醫藥電商概念,如嘉事堂(002462,收盤價29.80元)、九州通(600998,收盤價20.06元);而曾經被熱炒的軍工主題、國產軟件主題、3D打印概念、藍寶石概念也再次顯現,不時攪熱市場。
統計顯示,在2月4日指數下跌近1%的情況下,漲停的股票仍多達52只。其中,中小板股票有10只,創業板股票多達18只;而從總市值的角度看,市值超過100億元的股票僅有18只,市值小于50億元的股票多達20只。
在2月5日指數下跌逾1%的情況下,漲停的股票同樣是52只。這其中,中小板指數有12只,創業板指數多達20只;市值超過100億元的僅有16只,市值小于50億元的多達18只。
由此可見,小盤股正接力權重股,成為春節前最容易賺錢的一類品種。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盤股的賺錢效應顯現后,券商分析師也開始逐步關注風格轉換以及成長股的投資機會。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閆莉指出,主板連續數月的上漲,累積了較大風險,目前調整尚未結束,當前的回升是暫時的,高度有限……創業板指創歷史新高,上方沒有阻力位……創業板、中小板波動中反復推升,風險較低,階段性機會增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