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1 01:23:3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師燁東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師燁東 發自北京
此前原油價格的持續下跌讓本就過剩的煉化油市場損失慘重,很多資金壓力較大的地方煉廠開始停產避損。
最近幾天忽然快速反彈的原油價格使得國內煉化企業汽柴油出廠價格飛速上漲,一些地方煉廠的煉油利潤在短期內大幅度攀升,煉油業務迅速扭虧。
盡管油價反彈帶來利好,但煉化企業仍面臨產能過剩難題。業內分析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若未來油價長期保持在低位,對于煉化企業來說會是長期利好。國內成品油的過剩狀態,則會促使更多成品油出口國外。
油價反彈煉化企業利潤回升
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暴跌,國內石油化工行業慘遭重創,煉油企業成本高位運行,而產出收入卻在不斷縮減,導致煉油虧損企業數量和虧損額均大幅上升。
資金緊張的地方煉廠受損嚴重。中宇資訊數據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中旬,地煉產能占全國70%以上的山東地方煉廠,加工勝利原油的平均利潤為-24.58元/噸,其中12月中旬地煉加工勝利原油的虧損額度最大達665元/噸,而加工M100燃料油的平均虧損為664元/噸。
安迅思能源研究總監李莉告訴記者,對于煉化企業來說,油價下跌而導致利潤下滑甚至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料與產出之間存在45天左右的時間差。“目前國內用來煉化的原油中,超過60%來自于進口,進口原油中50%又來自于中東。在油價下跌的過程中,原油運送到企業,價格便已經比購買時降低,企業煉化后相應的出售價格則會更低,因此在油價下跌的過程中,煉化企業便一直虧損。”
近期原油價格的反彈,則使不少企業迅速扭虧為盈,一些加工勝利原油的山東地煉煉油利潤甚至大幅度攀升了1270元/噸。中宇資訊分析師馬燕告訴記者,受原油價格反彈影響,各煉廠大幅推漲汽柴油價格。截至2月4日,山東地煉加工勝利原油的煉油利潤從虧損提升至每噸盈利562元。此外,盡管加工M100燃料油的煉油利潤依然處于虧損狀態,但也提高了335元/噸。
成品油將更多用于出口
“中長期來看,若國際油價長期處于低位,會為石油企業提供了長期的發展動力。”馬燕分析,“首先,煉化企業的生產成本可以降低;其次低油價可以刺激了下游的消費水平,進而增大需求,反過來推升行業的發展。”
李莉亦認為,只要油價相對平穩,煉化企業就能拿到較為穩固的利潤;若油價保持上漲態勢,煉化企業將迎來利潤豐厚的時期。
隨著油價短期上漲,煉化企業扭虧為盈,但是目前煉化企業仍然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威脅。中宇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3年開始,國內煉化產能開始加速擴張,其中2013年為6.68億噸,同比增長22%;2014年達到7.32億噸,比上年增加6400萬噸。
產能擴張導致了目前的過剩狀態。“2014年開始,國內煉油產能過剩明顯,近兩年地煉的開工率一直都在40%以下低位”。安迅思高級分析師張葉青說道。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徐瑩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對石油消費拉動減弱,石油需求將保持2%~3%低速增長,成品油消費將由過去的高增長、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轉變為低增長、低消耗、低污染的“三低”新常態。成品油的出口,尤其是國內過剩嚴重的柴油出口將逐漸呈現常態化和規模化。
中石化在今年的成品油出口配額已提升至1200萬噸左右,相較去年大幅增加了20%。在馬燕看來,我國石化企業面對國內供應增加、市場有限的局面,紛紛加大國際市場開發力度,依靠著性價比的優勢,也能讓國內煉化企業的成品油越來越多走出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