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2 00:53:37
此次中石化糾紛的背后,則涉及到2014年以來“三桶油”海外投資戰略的總體轉型:由此前的產量擴張,正在向更加注重海外資產效益的戰略轉變。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師燁東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師燁東 發自北京
據外媒報道,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盧克石油公司近日表示,由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 (以下簡稱中石化)拒絕完成一宗協議價格12億美元的收購交易,盧克石油公司已就中石化的違約行為在倫敦提出仲裁。
對此,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昨日晚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石化國勘公司在2月11日剛剛收到相關的仲裁文件,公司內相應部門目前正在組織研究,積極準備抗辯;而中石化與盧克公司的糾紛,目前并不能稱之為中石化已經“違約”。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近年來,“三桶油”急速在海外擴張之中,都曾經歷過相應的糾紛或是“被違約”事件,海外油氣投資的風險仍然不容忽視。
此次中石化糾紛的背后,則涉及到2014年以來“三桶油”海外投資戰略的總體轉型:由此前的產量擴張,正在向更加注重海外資產效益的戰略轉變。
中石化稱還不算違約/
據路透社消息,2014年4月15日,盧克石油公司與中石化簽署協議,向中石化出售旗下里海資源投資有限公司50%股份,交易價格為12億美元左右。盧克石油當時表態稱,在得到哈薩克斯坦政府的批準等條件達成后,該交易預計將于2014年底前完成。但是截至目前,這項交易卻陷入停滯。
呂大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中石化國勘公司在昨日剛剛收到相關的仲裁文件,公司內相應部門目前正在組織研究,積極準備抗辯。
呂大鵬同時告訴記者,中石化與盧克石油下屬公司簽訂的收購協議,有效期至2015年1月15日。對于目前已經超過協議有效期是否形成違約,中石化新聞辦謝丹平回應稱還需進一步考證。
北京國際能源專家俱樂部總裁陳新華認為,在商業談判中,出現商務糾紛是投資的正常情況,不必過度解讀。
在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出現糾紛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而油價大幅走低可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油價大幅下滑,導致當前的油田資產價值與之前簽訂合約時的價值差異較多。”
實際上,記者梳理發現,在過去數年“三桶油”海外擴張之中,糾紛、違約并非個案,而“三桶油”不少時候則是糾紛中的受害者。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稱,早在2010年,由于OPEC對伊拉克產量的配額限制,中石油無法達到前一年公司競標時承諾的產量,為此需要向伊拉克政府繳納一筆違約金。
此外,與中海油簽訂有LNG供應合同的澳大利亞某公司在2013年曾多次違約,導致中海油運合同年上游供應量將減少約65000噸LNG。
安迅思能源研究總監李莉告訴記者,國內企業在海外進行油氣投資,并非一帆風順,“地緣政治、社會動蕩、諸如油價暴跌類的市場發生重大變化,都是在海外進行油氣投資時潛在的風險。”
“三桶油”改變海外策略/
盡管此次中石化與盧克公司糾紛的原因還未明了,但是2014年以來,“三桶油”海外投資戰略的總體轉型則成為中石化放緩投資難以忽略的因素。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 《2014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中數據顯示,“三桶油”在去年的海外投資大幅放緩,2014年全年“三桶油”項目收購金額不到30億美元,相比2013年的300億美元左右減少了90%。
業內分析認為,“三桶油”步伐放緩,主要是從海外業務發展戰略轉型角度考慮,從重規模擴張轉向更加注重海外資產的效益。
在中國石油集團海外油氣業務2015年工作會議上,中石油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汪東進提出要求,中石油需要看到國際能源地緣政治風險加大、低油價導致海外業務盈利能力下降等新挑戰,應持續優化海外資源配置和資產布局,不斷提高海外業務抗風險能力。
中石化亦在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要“主動適應新常態,緊緊圍繞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深化改革、轉型發展、從嚴管理,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更加注重資源優化”。
中海油則在2014年工作綜述中直接明了地寫道:“在低油價背景下,重新審視集團各產業板塊的投資決策,適當調整投資、建設的節奏,以戰略眼光和風險意識冷靜看待海外油氣并購機會,科學論證和優化下游在建和新審批項目。”
在李莉看來,“三桶油”去年海外投資速度放緩,主要是因為前幾年快速擴張海外業務,收購的海外資產已經較多,需要一定的時間消化與整合;在當前低油價的沖擊下,這三家體量龐大的公司也需要更加注重效益而非規模。
不過,民企則接棒央企進入了海外投資的活躍期。2013年,中國民企在海外的油氣投資達到10億美元,而去年這一投資額度上漲了超過1倍,達到了22億美元。
李莉對民企的海外投資表示了擔憂:“許多主營業務并非能源的民企投資油氣,是想要多元化發展;但是海外業務的不可控風險不少,投資的最終收益,并不一定會像他們預估的一樣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