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2-13 20:28:58
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相關數據納入統計后,1月末的貸存款余額之比為68.4%,較2014年12月末的71.7%下降了3.3個百分點。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2015年1月份信貸數據。
據此前央行發布的調整金融機構存貸款口徑的通知,從1月份起,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放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款項納入“各項存款”統計口徑,將存款類金融機構拆放給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款項納入“各項貸款”統計口徑。
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相關數據納入統計后,1月末的貸存款余額之比為68.4%,較2014年12月末的71.7%下降了3.3個百分點。
整體貸存比或將顯著下降
央行1月15日發布了《關于調整金融機構存貸款統計口徑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自2015年起修訂“各項存款”和“各項貸款”統計口徑。
《通知》的主要內容是,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放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款項納入“各項存款”統計口徑,將存款類金融機構拆放給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款項納入“各項貸款”統計口徑。
據新的統計口徑,1月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83.70萬億元,同比增長13.9%,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0.6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7萬億元,同比多增2899億元。
1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22.41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1.6個和0.7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70萬億元,同比多增1.66萬億元。
據此計算,1月末貸存比余額之比為68.4%。而2014年12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81.68萬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113.86萬億元,其比率為71.7%。
從這個角度來看,非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貸款納入統計后,將有助于商業銀行的貸存比水平整體下行。但具體影響如何,還須銀監會發布的具體貸存比計算辦法發布之后才見分曉。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通知》發布當日也表示,存貸款口徑調整后是否會對金融機構存貸比造成影響,那要看有關監管機構如何確定存貸比的計算基礎。
仍存政策放松壓力
央行數據顯示,1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2.05萬億,同比減少5394億;人民幣貸款增加1.47萬億,同比多增2899億。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月新增貸款明顯好于預期,且企業戶中長期貸款創出2010年以來的新高,考慮到這是在去年12月地方政府融資沖量后的結果,著實不差。他認為,信貸沖高的原因,一個可能是投資項目密集批復后的資金配套,二是年初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前者主要依賴政策拉動,后者則要視乎風險偏好而定,不排除由于盈利壓力導致銀行被動加大信貸投放的可能,若如此,則后續增量可能受限,高增有待觀察。
2015年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47萬億元,同比多增1531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212億元,同比少增1288億元;委托貸款增加804億元,同比少增3167億元;信托貸款增加52億元,同比少增1007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950億元,同比少增2952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863億元,同比多1488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26億元,同比多72億元。
劉東亮認為,社融總量較前兩年同期出現明顯收縮,一方面與對表外融資的治理有關,一方面也與地方政府負債模式發生變化有關,社融規模的持續收縮不利于投資與宏觀經濟的企穩,但表內融資占比上升仍符合監管意圖。
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4.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4個和2.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4.81萬億元,同比增長10.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7.2個和9.4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6.30萬億元,同比下降17.6%。1月份凈投放現金2781億元。
“總體而言,1月信貸與社融數據有亮點有擔憂,信貸的高增無法掩蓋社融的疲軟,M2有失速風險,預計宏觀經濟偏弱的格局不會變化,央行放松貨幣政策的迫切性依然存在。”劉東亮表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