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汽車銷售辦法靜待“靴子落地”流通變革難解降價求量之困

2015-02-26 00:57:4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衛琰 發自北京

醞釀修訂后出臺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成為2015年汽車流通領域最值得期待的事。

日前,相關行業協會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辦法》修訂版依然沒有明確的公布日期。”

在業內人士看來,《辦法》修訂將成為廠家和經銷商關系步入正常發展軌道,汽車流通領域變革的重要驅動力。在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汽車經銷商抱團向廠商索要銷售補貼的現象此起彼伏,而每一次廠商矛盾升級而引發的集體“反水”事件,無不將矛頭指向現行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沈進軍表示,目前我國經銷商庫存增加,面臨新車銷售利潤危機,最重要的問題是市場供需矛盾升級。今年不管是國產車還是進口車,供給增加的局面依然難以改變,這很可能成為倒逼汽車市場終端售價持續走低的重要原因。

新政促進經營模式變革

隨著市場增速進一步放緩,汽車經銷商的利潤危機日漸突出,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09年接近九成的經銷商盈利,2014年這一比例下降至不足三成。

這種趨勢很可能將進一步延續。據摩根大通預計,國內第四大經銷商集團中升控股(00881,HK)2014年的凈利潤增幅將從2013年的34.6%回落至15%左右。國信香港預測,豪華車領域的經銷商集團正通汽車(01728,HK)2014年~2016年的凈利潤增幅將逐漸回落至19%、16%和14%。

被利潤卡住了命門的經銷商,于去年年底屢屢出現“逼宮”廠家索要補貼的事件。記者統計,去年寶馬、奔馳、奧迪、一汽豐田四家企業“承諾”向經銷商發放的補貼金額已超過100億元,達到114.5億元。

這正是《辦法》修訂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根據《辦法》修訂稿,未來包括平行進口、汽車超市等非授權銷售模式將獲得鼓勵;同時,要求汽車廠家向售后服務商公開技術信息,并不得限制零部件供應商的銷售對象。

“這就意味著未來我國以授權4S店為主導的汽車銷售模式將被革新。”一位豪華品牌經銷商告訴記者,“此前我國汽車市場處于高速增長期,新車銷售依然是利潤的重要來源,隨著市場增速的放緩,新車價格的進一步下探,4S店這一高成本運行模式已難以維持。”

寶馬(中國)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今年,考慮到投資人的收益,新增銷售網點大多會以維修站、產品展廳等形式存在。”

經銷商仍將降價求銷量

雖然《辦法》修訂稿釋放的利好消息,對于降低經銷商的運營成本、提升經銷商利潤無疑將具有一定的益處,但這似乎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去年我國汽車市場供大于求,以降價求銷量的尷尬局面。

此前,北京現代執行副總經理劉智豐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去年我國汽車市場的成交價格平均降幅為3%左右。”

而價格相對較高的進口車降價幅度更為明顯。中國進口車市場聯席會數據顯示,去年年底,進口車市場價格逼近歷史最低點,讓利幅度達到10.7%。其中,寶馬7系的市場讓利幅度已達20%左右,廠家指導價格為57.8萬元起的路虎攬勝極光進口車的終端售價,也已跌至最低40萬元左右。

今年年初,不少品牌均收窄了優惠幅度。今年1月,寶馬3系的市場交易價格從去年年底的接近8折,回調至8.5折左右;奔馳E的優惠幅度也從優惠7萬元回調至優惠5萬元左右。

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汽車廠商為了緩解與經銷商的矛盾,主動降低了庫存有關。不過,一家德系豪華品牌經銷商表示,“為了完成一季度的銷量目標,今年3月初開始,大部分品牌的優惠會再次增加。”

2015年,低速增長將成為乘用車市場的整體特征。全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預測,今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增幅大約為10%左右,低于去年13%的增幅。但是各大汽車廠商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仍不斷調高銷量目標。

根據上海大眾的規劃,今年銷售目標為200萬輛,增幅達16%,這比去年的增幅高4.10個百分點。寶馬今年在華銷量計劃增長16%,這和去年的銷量增幅持平。今年,廣汽傳祺的銷量計劃為16萬輛,銷量增幅將高達37%。

與此同時,進口車市場也同樣顯現供大于求的特點。國機汽車曾預測,今年進口車市場增幅很可能將回落至個位數,將為近五年的增幅低點。國機汽車市場部高級經理王存介紹,“2015年進口車市場將推出超過60款的全新和改款車型,這無疑將進一步提升進口車供給量。”

由此可見,在各大汽車廠商不斷高企的銷量目標調控下,供過于求的矛盾仍然較為突出,經銷商以降價求銷量的現狀或難以改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