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03 11:39:13
在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興起并逐一落實的大背景下,今年政協委員提出了成立“中國老人銀行”的提案。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在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興起并逐一落實的大背景下,今年政協委員提出了成立“中國老人銀行”的提案。
湯亮委員建議,根據中國的養老國情,以金融改革的新思路,創立一家具有中國養老特色的“中國老人銀行”,由國家權威商業銀行主辦并負責投資運作。吸儲的投資資本金,全部來自全國60歲至75歲老人的養老積蓄。并建議,國家應該出臺特別的銀行法,規定中國老人銀行除必要的運營成本和法定的少量收益外,投資收益要更多地傾向于分享給這些老年儲戶。
湯亮委員在上班的路上,經??吹姐y行還沒開門,門前就有許多老年人在排隊。一打聽才知道,許多退休的老年人,為了抵消‘負利率’的影響,想多積蓄些日后看病的錢,只能把手上的那點積蓄存款,來來回回‘搬家’,輪番排隊購買利率較高一點的理財產品。
對此,湯亮委員經過了一番細致的調研。就全國來講,中國老人群體的養老經濟保障,基本呈現“橄欖型”:早就做好養老經濟規劃的是少數人;處在溫飽線以下的也是少數人,其中大部分是農業人口;絕大部分城鎮老人養老經濟的現狀,可以用12個字來概括:溫飽不愁,積蓄也有,未來擔憂。在湯亮委員看來,對溫飽線以下的老人的養老困局,國家應該財政扶持,予以照顧。對中間這部分龐大的老人群體,國家應該結合金融改革的實踐,以改革的思路和辦法,幫助這些老年人更好地“理”好手中不多的養老積蓄,增加收益率,使他們日后有更多的養老經濟保障。
湯亮委員表示,若能成立中國老人銀行一定是一舉三得的好事:一是中國“將老未老”的老人手中的那部分養老積蓄,資本的流動性很差,若把它們全部集聚起來使用,那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可為國家建設提供可觀的資金量;二是這部分資金基本上是老人們為75歲后準備的養老補充金,眼下用處并不多。國家使用這筆資金的同時,給老年儲戶增加些收益率,本身就是破解中國“未富先老”難題的新思路;三是老人們也不必整天疲于奔命地尋找各種名目的理財產品,有利于國家監管部門對金融秩序的整頓,也有利于社會安定。
那么,就目前中國的情況是否有必要成立中國老人銀行呢?
中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中國的角度來講,不支持這個提議。一方面我們最后會通過養老金業務專門操作,另一方面會把銀行需要的各種類型業務都會去做,并不需要單獨成立老人銀行。“老人的錢不多,很多也都是保命錢,銀行的業務都能滿足老人的需求,理財相對來講就比較穩健。”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業改革未來的方向的確要成立更多的商業銀行,但是如果要成立更多的商業銀行,還是應該按照市場化方式來搞,例如民間資本搞民營銀行,前面成立了五家,下一步會成立更多家,這是主要的方向,當商業銀行成立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充分,銀行業才會在經營上呈現專業化和特色化,如果在老人領域如果真有那么多的資源可以收集、利用,一定會有商業銀行愿意做這個事情,因為有一定的商業價值的,通過充分競爭來實現這個問題。是否要成立這方面的專業銀行,這需要商議,成立中國老人銀行由誰成立也需要探討。
“之前要成立教育銀行,后來要成立中小企業銀行服務中小企業,現在要成立老人銀行,我們認為,要解決這些短板,有兩種方式,如果這個領域是商業可持續就是采取中國開放市場鼓勵經營競爭解決,如果這個領域不能商業可持續的,是可以考慮政策性銀行。”郭田勇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