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房產

每經網首頁 > 房產 > 正文

毛大慶的創業“情懷”從哪里來?

邦地產 2015-03-09 19:39:54

2015年,46歲的毛大慶對自己的人生作出了全新的選擇:創業,懷著夢想再度出發。邦地產發現,在點燃毛大慶創業激情的諸多元素中,除了總理、萬科和馬拉松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那就是他的祖父杜孟模。

每經編輯 隋丕寧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出處:邦地產

記者:隋丕寧

2015年,46歲的毛大慶對自己的人生作出了全新的選擇:創業,懷著夢想再度出發。邦地產發現,在點燃毛大慶創業激情的諸多元素中,除了總理、萬科和馬拉松之外,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角色,那就是他的祖父杜孟模。

在《擁抱最美時光,尋找最初的夢想--寫在告別萬科、即將創業之際》的告別信里,毛大慶寫道,“我希望像一生追夢的祖父一樣,聽從內心的召喚,重拾最初的夢想,順應時代潮流,在中國經濟與企業轉型的進程中實踐自己的夢想,貢獻一份力量。”祖父對毛大慶的影響可見一斑。

邦地產君的考據癖犯了,開始遍尋資料。我們發現,1969年出生的毛大慶與其祖父只有六年的交集,杜孟模究竟在哪些方面影響了毛大慶?來自祖父的哪些記憶,在催促著毛大慶“小心著意地描繪現在的圖畫”?

杜孟模,字宏遠,1904年生于河南杞縣,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革命家。毛大慶說,“戰爭年代,他堅持宣傳革命。”

杜孟模探索救國之路,始自1923年。這一年,他進入開封二中學習,接受到進步思想,1926年初,他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后,杜孟模向延安輸送了不少進步青年。原山東省科委黨組書記、離休干部章柯回憶說:“1937年秋冬,胡喬木、李春芳派我到開封給杜孟模先生送信,請他動員一批青年知識分子到延安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后,在杜孟模先生的宣傳動員下,開封向延安輸送了不少進步青年。”

杜孟模的胞妹杜寧遠和堂妹杜啟遠、杜凌遠、杜翠遠,是當年延安很有名的“杜氏四姐妹”。杜啟遠后來回憶說,“1935年底,大哥得到國民黨要抓人的消息,馬上通知我們迅速轉移。他是長兄,他的進步思想對我們很有帶動作用。我們姐妹后來去延安投身革命,都與他的影響和宣傳分不開。”

毛大慶在《追尋愛、簡、勤的高大人生--追憶杜孟模先生》一文中寫道,“想想那個場景,想想那一群年輕人,一定是無限的浪漫、無限的豪邁和無限的意氣風發。”

毛大慶寫道,“和平年代,他積極建設祖國,雖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受到了極其不公正的待遇,但始終不忘初心。”

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在新中國成立后,杜孟模一心一意當“民主人士”。“文化大革命”前,根據黨組織的安排,杜孟模的工作雖有多次變動,但一直沒有離開教育事業和統戰工作的第一線。他在團結爭取教育廣大愛國人士和知識分子,組織他們為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許多當年的學生都談到,孟模先生是一位學養卓著、謙和敦厚的長者,他的教育思想很明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注重“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培養高尚的人品和道德,走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道路。他教導學生“興趣各人可有所側重,但專業不可偏廢,數理化、社科人文的基礎都要打牢,涉獵知識要廣泛。”他反對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要求學生養成勤于勞動和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文革”中,時任河南省副省長的杜孟模遭到迫害,和許許多多長期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無名英雄”一樣,杜孟模也被扣上“叛徒”、“特務”等一系列罪名,遭到造反派非人的折磨,身心受到極大打擊。由于病情日益加重,杜孟模于1974年9月16日去世。

那一年,出生在北京的毛大慶年僅6歲。當時的毛大慶,或許會記得祖父的背影,但對于祖父所從事的工作,他感到難以理解。既是為了理解,也是為了緬懷,毛大慶于2009年踏上了追尋祖父傳奇人生的緬懷之旅。

這種記住和還原歷史的方式,讓毛大慶對祖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那個僅僅來自黑白照片的形象--面容清癯、布鞋長衫,也變得更為渾厚凝重。

在毛大慶的回憶里,“父親(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多次告訴我,祖父雖然曾擔任大量高級領導行政職務,但他從教40余年來,始終對教育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對學生傾注了全部的愛心。”

正是這樣一種精神的感召,讓毛大慶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今天(3月9日),在毛大慶離職萬科媒體說明會上,毛大慶袒露心跡。他說,“我是給自己有一個定位,我55歲以后肯定要進入學校,包括智庫或者研究機構里面。”

郁亮雖然在說明會現場打趣說,“我教會毛大慶跑步了,他卻跑了。”但他對毛大慶的選擇,又頗為認同,“一個企業工作者對他來說,太局限了,他人生的追求不只是商界,他的人生追求是為家國、社會做更多的貢獻。他的文字里面都體現了家國情懷。”

談到對國家、民族、社會、使命感、責任感的認識,毛大慶在《我的父親母親》一文里寫道,“這些宏大概念的理解是我從父親那里學到的。這與他的工作有關,更與他的家庭有關。”

正是這樣一種情懷和擔當,46歲“高齡”的毛大慶,放棄近千萬人民幣高薪和半生打造的頂級職業經理人榮譽,懷揣夢想,朝著心中那個目標,再度出發。

心所愿,力必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