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

每經網首頁 > 四川 > 正文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 菱形經濟圈將整體帶動西部地區發展

每經網 2015-03-10 00:43:21

據記者了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仔細看完相關規劃后表示,“成渝西昆協調發展的考慮,很有意義,應當結合實際通盤考慮。”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程程 實習生 馮彪    

◎每經記者 周程程 實習生 馮彪 發自北京

“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下,地方都在尋求積極融入的“良藥”。

3月8日上午,全國兩會傳來消息,成都首次提出由成都、重慶、西安、昆明四城構建“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以此更好實現“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互聯互通。

據記者了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仔細看完相關規劃后表示,“成渝西昆協調發展的考慮,很有意義,應當結合實際通盤考慮。”

對此,值得思考的是,總理所言的“有意義”是在哪兒?菱形經濟圈將對該區域發展乃至整個西部發展帶來怎樣的利好?目前還有哪些掣肘需要克服?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

思路新

菱形經濟圈補益三大戰略

NBD:如何理解“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的概念?

陳耀:這一構想要追溯到之前西部發展的幾個經濟區的概念。“十一五”之前提出南貴昆經濟區(南寧、貴陽和昆明)。我國“十一五”時期提出建設成渝經濟區,“十二五”期間又提出了西三角經濟圈,即在成渝的基礎上,又納入了西安。

從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當初的西三角還是現在提出的菱形結構的構想,都是一種把西南和西北連通起來的想法。成都平原和關中平原是西部地區最好的兩大塊地方,但由于自然條件等原因致使聯系不是很緊密,溝通不是很便捷,在這種情況下,現在提出菱形經濟區也不失為一種新想法。

菱形經濟圈是未來優化空間格局的一種構想,這種構想需要完善,但思路還是不錯的。這個思路對未來中國的三大區域戰略的對接將發揮很大作用。

NBD:構建“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目前的現實條件與依據有哪些?

陳耀:我國經濟處在新常態時期,中央提出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這個空間格局怎么優化?大的戰略是在四大板塊下提出了“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

“一帶一路”會引領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也是“十三五”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大戰略。成都、重慶、西安、昆明聯系在一起,四個地區形成菱形,也將形成一條縱向的帶,將加快“一帶一路”的建設。

在我看來,成渝的聯系相對比較緊密一點,并且現在已經在溝通西三角。成都到西安,重慶到西安的高鐵都在建設,這樣成渝和關中地區的聯系正在加強。下一步就是往南擴展。南部的昆明和貴陽處于長江經濟帶上的兩個城市圈,即滇中和黔中。

長江經濟帶上有五大城市群,三大兩小,即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滇中和黔中。未來構造新的格局,借助菱形經濟圈,可以把這些連結起來形成重要的西部板塊。

迎利好

未來將帶動西部地區發展

NBD:菱形經濟圈的建設將為西部地區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利好?

陳耀: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與昆明連結后可以形成南方絲綢之路,通過云南對接孟、印、緬經濟走廊,使我國內陸腹地更加開放。

具體而言,昆明作為我國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菱形經濟圈可以把開放戰略和西部大開發對接起來,即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向北通過西安,由蘭州進入到新亞歐大陸橋,再通過新疆出境進入中亞和歐州。

由此,西部的資源和產品就可以通過這個渠道從陸上出去。其中由南可通過昆明向南亞走出去,大通道得以打通。通道建立后,西部的幾個重點地區也能利用國外的資源。例如云南的油氣管道已經打通,并通到了昆明,未來也將進一步向西部延伸到重慶。這些能源資源對西部發展構成能源保障,使得西部的優勢得以發揮。這跟過去我們向東開放完全不同,這是在向西開放。

這四個地區如果形成一個板塊,構建起綜合交通網絡,包括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和管道等,必將在經濟新常態下整體帶動整個西部地區的發展。

咋破局

四地共同發展交通要先行

NBD:您在前面也提到,菱形經濟圈的構想需要完善,您認為該如何完善?菱形經濟圈的具體建設上還需解決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陳耀:在我看來,首先可能需要在“十三五”時期實現互聯互通。目前需要交通先行。成都到昆明,重慶到昆明都需要建設高速軌道交通,現在一部分已經開始規劃。

第二就是在新常態下打造新的經濟區,要把生態保護放在一個重要位置。因為這一區域是在長江上游地區,并與西北相連接,所以生態保護是一個尤為重要的問題,因為它不但影響到本地區,還將影響到下游。

第三就是在產業合作上,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形成各自的特色產業,形成分工合作的格局,避免重復建設。

產業合作在資源配置上要打破“一畝三分地”這種思維定式,不能僅考慮自己行政區域內的資源配置,而應通過合作進行配套,形成抱團發展。

最后,要形成一個聯系緊密的經濟區還是需要一個詳細的規劃,需要國家的頂層設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周程程實習生馮彪發自北京 “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下,地方都在尋求積極融入的“良藥”。 3月8日上午,全國兩會傳來消息,成都首次提出由成都、重慶、西安、昆明四城構建“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以此更好實現“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互聯互通。 據記者了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仔細看完相關規劃后表示,“成渝西昆協調發展的考慮,很有意義,應當結合實際通盤考慮。” 對此,值得思考的是,總理所言的“有意義”是在哪兒?菱形經濟圈將對該區域發展乃至整個西部發展帶來怎樣的利好?目前還有哪些掣肘需要克服?帶著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耀。 思路新 菱形經濟圈補益三大戰略 NBD:如何理解“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的概念? 陳耀:這一構想要追溯到之前西部發展的幾個經濟區的概念。“十一五”之前提出南貴昆經濟區(南寧、貴陽和昆明)。我國“十一五”時期提出建設成渝經濟區,“十二五”期間又提出了西三角經濟圈,即在成渝的基礎上,又納入了西安。 從中可以看出,不管是當初的西三角還是現在提出的菱形結構的構想,都是一種把西南和西北連通起來的想法。成都平原和關中平原是西部地區最好的兩大塊地方,但由于自然條件等原因致使聯系不是很緊密,溝通不是很便捷,在這種情況下,現在提出菱形經濟區也不失為一種新想法。 菱形經濟圈是未來優化空間格局的一種構想,這種構想需要完善,但思路還是不錯的。這個思路對未來中國的三大區域戰略的對接將發揮很大作用。 NBD:構建“成渝西昆菱形經濟圈”,目前的現實條件與依據有哪些? 陳耀:我國經濟處在新常態時期,中央提出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這個空間格局怎么優化?大的戰略是在四大板塊下提出了“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 “一帶一路”會引領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也是“十三五”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大戰略。成都、重慶、西安、昆明聯系在一起,四個地區形成菱形,也將形成一條縱向的帶,將加快“一帶一路”的建設。 在我看來,成渝的聯系相對比較緊密一點,并且現在已經在溝通西三角。成都到西安,重慶到西安的高鐵都在建設,這樣成渝和關中地區的聯系正在加強。下一步就是往南擴展。南部的昆明和貴陽處于長江經濟帶上的兩個城市圈,即滇中和黔中。 長江經濟帶上有五大城市群,三大兩小,即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滇中和黔中。未來構造新的格局,借助菱形經濟圈,可以把這些連結起來形成重要的西部板塊。 迎利好 未來將帶動西部地區發展 NBD:菱形經濟圈的建設將為西部地區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利好? 陳耀: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與昆明連結后可以形成南方絲綢之路,通過云南對接孟、印、緬經濟走廊,使我國內陸腹地更加開放。 具體而言,昆明作為我國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菱形經濟圈可以把開放戰略和西部大開發對接起來,即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向北通過西安,由蘭州進入到新亞歐大陸橋,再通過新疆出境進入中亞和歐州。 由此,西部的資源和產品就可以通過這個渠道從陸上出去。其中由南可通過昆明向南亞走出去,大通道得以打通。通道建立后,西部的幾個重點地區也能利用國外的資源。例如云南的油氣管道已經打通,并通到了昆明,未來也將進一步向西部延伸到重慶。這些能源資源對西部發展構成能源保障,使得西部的優勢得以發揮。這跟過去我們向東開放完全不同,這是在向西開放。 這四個地區如果形成一個板塊,構建起綜合交通網絡,包括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和管道等,必將在經濟新常態下整體帶動整個西部地區的發展。 咋破局 四地共同發展交通要先行 NBD:您在前面也提到,菱形經濟圈的構想需要完善,您認為該如何完善?菱形經濟圈的具體建設上還需解決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陳耀:在我看來,首先可能需要在“十三五”時期實現互聯互通。目前需要交通先行。成都到昆明,重慶到昆明都需要建設高速軌道交通,現在一部分已經開始規劃。 第二就是在新常態下打造新的經濟區,要把生態保護放在一個重要位置。因為這一區域是在長江上游地區,并與西北相連接,所以生態保護是一個尤為重要的問題,因為它不但影響到本地區,還將影響到下游。 第三就是在產業合作上,根據各自的比較優勢,形成各自的特色產業,形成分工合作的格局,避免重復建設。 產業合作在資源配置上要打破“一畝三分地”這種思維定式,不能僅考慮自己行政區域內的資源配置,而應通過合作進行配套,形成抱團發展。 最后,要形成一個聯系緊密的經濟區還是需要一個詳細的規劃,需要國家的頂層設計。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