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備案制助推信貸資產證券化 多家銀行上半年有望獲業務資格

2015-03-12 01:01:2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隨著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該業務不論是發行主體還是發行規模,正在迎來新變化。

日前,桂林銀行在官網表示,根據《中國銀監會關于桂林銀行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的批復》,該行近日已獲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主體資格。

昨日(3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廣發等多家銀行均在積極籌備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并有望在上半年獲得業務資質。

桂林銀行獲業務資格

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始于2005年。此后,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陷入停滯,2012年,新一輪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重啟。2013年之后,監管政策重新放寬,2014年11月,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同時,一共27家銀行獲得了開辦此業務的資格。

近日,桂林銀行宣布,已獲開辦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主體資格,成為該業務實行備案制后廣西首家和全國第二批獲此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

昨日,記者還了解到,此前未參與試點的多家銀行也在積極布局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其中,廣發銀行內部正在積極準備,近期有望推出此類產品;同時,一家地方性股份行也正在積極申請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質,并進行第一支產品的項目準備。

此外,某城商行行長也告訴記者,目前,該行也在積極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正在與信托公司商洽業務。

上述地方性股份行投資銀行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試點工作穩步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已成為我國金融機構開展金融創新的重要方向。雖然我國這一市場較美國等成熟市場而言規模不大,但管理制度基本完善,投資者穩步擴大,風險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而隨著銀監會下發《關于信貸資產證券化備案登記工作流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業務將呈常態化發展趨勢。“根據《通知》精神,銀行發行第一只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需要審批獲得業務資質,從第二支產品起就實行備案制了,簡化了審批程序,提高了效率。”上述地方性股份行投資銀行部人士表示。

多家銀行擬發RMBS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量達2800億元左右,而2013年僅為160億元。日前,穆迪公司董事總經理、中誠信國際總裁馬力預計,2015年,這一數據保守估計可達5000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總體來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能夠盤活存量資產、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服務國家產業結構升級轉型,2015年有望步入快速發展期。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資產證券化對于銀行經營轉型來說,最大的意義在于資產盈利模式的轉變:以往是持有資產到期,資產規模大小決定了盈利水平。將來是管理資產,資產流轉效率決定了盈利水平。

楊馳表示,“今年是全面放開的第一年,監管層和銀行都比較謹慎,預計規模有限,不會超過1萬億元。去年,整個此類產品的發行規模超過2700億元,從發行主體來說,資產證券化擴容和備案制推行以后,由于信貸額度有限,股份行發行的熱情會比較高。”

楊馳認為,從投資主體來說,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缺乏期限較長、收益穩定的投資品種,10年以上期限的國債規模較小,公司永續債、優先股也沒有形成規模,而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出現將彌補這一空白,預計將受到保險公司、社?;鸬乳L期機構投資者的歡迎。

出于防控風險的考慮,個人投資者進入這一市場,還有待時日。預計將來條件成熟以后,會有更多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在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跨市場發行,投資者群體從機構投資者拓展到個人投資者。

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結構融資部副總經理田兵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備案制推行后,信貸資產證券化項目的發行節奏會明顯加快,從年后公司承做的項目上已有所體現,發行周期由之前的半年甚至更長,縮短至三個月左右。

“從機構性質來看,農商行或城商行的參與數量明顯增多。從項目類型來看,目前仍以對公信貸證券化項目(即CLO)為主;在住房金融新政的影響下,加上郵元2014年第一期及招行2015年第一單RMBS(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示范效應,有數家銀行在嘗試推進RMBS項目,預計今年會有所突破。”田兵表示。

“此外,臺銀2014年第一期信貸資產證券化及深農商2015年第一期信通小貸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則開啟了商業銀行發起小額信貸ABS的序幕。”田兵表示,從產品類型來看,個人消費貸款循環型ABS今年可能會出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