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5-03-12 08:31:25
2014年年報尚未披露完,2015年一季報預告就已登場,而隨著2015年一季報預告披露的逐漸增多,一季報行情已經暗流涌動。
2014年年報尚未披露完,2015年一季報預告就已登場,而隨著2015年一季報預告披露的逐漸增多,一季報行情已經暗流涌動。
業內普遍認為,雖然一季度業績并不能代表全年業績走勢,但一季報預喜公司將體現出業績延續性或拐點可能性,由于其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已排除業績地雷具有安全保障,再加上資金的關注,股價表現堅挺,自然在情理之中。
據統計,截至昨日收盤,共有148家公司公布2015年一季報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公司有106家,占比71.62%,具體來看,39家公司業績預增,41家公司業績略增,22家公司業績續盈,4家公司業績扭虧。
而在今年一季度業績預喜的106家公司中,剔除停牌公司,目前在交易的96家公司中有95家公司股價1月份以來跑贏同期大盤,占比達98.96%。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超50%的有45家公司,其中,16家公司股價年內翻番,除2015年上市新股外,海隆軟件期間累計漲幅居首達到129.35%,緊隨其后的是新世紀,該股期間累計漲幅達127.77%。不難發現,一季報大幅預喜的個股的確普遍受到歡迎。
對此,申萬宏源認為,3月份應該重點關注一季報業績預告事件,投資者應重點關注一季報傳遞正面信息的公司。
事實上,一季報為投資者提供了“春播”的機會。不過,根據以往一季報對于全年行情產生的影響來看,分析人士指出,投資者要避免陷入以下誤區,一是忽略了上市公司的季度性因素。因為所處板塊具有行業特殊性,上市公司的收益具有很強的季節性。二是忽略了上市公司單季業績中的偶然性因素。一個項目成功的資本運作,一筆股權收益的兌現都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上市公司單季度的業績。
那么,究竟如何布局一季報行情呢?有分析人士指出,2015年中國經濟將逐漸進入降速轉型期,一些傳統行業公司業績出現下滑其實也是早有預料。目前投資重點應該放在結構升級、創新驅動的行業中去。雖然目前公布一季度業績預告的公司數量不大,還不能簡單判斷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趨勢。但部分新興行業在經過去年的高速發展之后,會有不俗的業績出現,投資者可仔細甄別,搶先布局。
另外,由于業績高速增長有望提振投資者信心,并給A股市場帶來正向刺激。根據各行業和公司傳出的信息,投資者不妨從以下線索挖掘業績預增股:1。產品漲價。隨著經濟增長趨勢的樂觀,不少產品需求轉旺,而目前中國的消費結構也正在發生變化,即從生存型消費逐步轉向改善型消費,消費轉旺,使得部分消費類個股一季度業績也有望預喜。2。資產重組。部分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成后,主營業務已轉型,新業務的良好勢頭使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司盈利能力也有望提高。3。不少公司訂單或大量預收賬款在握,一旦轉化成利潤,業績將飆升。4。從年報中挖掘。一些公司在年報中披露了今年經營計劃,部分業績增幅十分樂觀,其一季報必然不會遜色。
來源:證券日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