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3 00:53:3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斯 發自北京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政府將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因此炙手可熱。
從目前業內的觀點來看,“互聯網+”即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創新融合,具體指的是互聯網借助于其信息透明化、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分工深化和提升勞動生產率等功能特點,推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在實踐層面,“互聯網+ ,從O2O的突破開始。”《人民郵電報》曾如是評價道。
由于O2O最開始是在零售和餐飲等本地化生活服務中快速發展。這里我們不妨聽聽生活服務類O2O企業如何看待“互聯網+”在O2O中的突破。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河貍家創始人孟醒。
2014年3月,河貍家上線,打著“解放手藝人”的招牌,迅速聚集起2000名美甲師。河貍家成立后不到一年獲得三輪融資,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其被資本所看好。
在孟醒看來,河貍家的生意除了“解放手藝人”,還一定要與女性和“美”相關,這也是當年他選擇做美甲業的原因之一。“我賭的是消費升級。”
此外,孟醒還關注其平臺上“個人品牌”形成后的巨大商機。“有了互聯網,重新回到個人品牌的崛起,線下實體店的廣告和你的閨蜜推薦之間,你可能更傾向后者,‘互聯網+’就是會改變一切,它所展現出來的應用花樣百出,河貍家就在探索這些手藝人形成自品牌后帶來的影響。”
有業內人士認為,美甲O2O催生了線上預約線下體驗的美甲生意,其監管規范、社交性質、點評、便捷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線下美甲店的痛點,是互聯網升級傳統服務業的嘗試。
成立不到一年融資三次,美甲O2O到底是有多燒錢?對此孟醒坦承,河貍家在一個城市啟動業務非常耗錢。河貍家定位于美業平臺,這也決定了其發展模式:能跑多快就得跑多快,先把盤子做大再說。
互聯網分析人士王利陽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互聯網企業都燒錢,主要還是看用戶接受程度,各類上門服務正在改變著用戶的消費習慣。河貍家一直在虧錢補貼卻能被資本關注,也與美甲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還沒有壟斷品牌,且單客利潤很高。而認為市場盤子大的多數都是從業者,盈利期很遠,這個行業對服務業的升級意義更大。
對于盈利時間,孟醒并沒有規劃,其表示,“2015年還是繼續燒錢”,風險投資人不看盈利,只要增長就給錢,只要市場足夠大就可以去燒,盈利模式也很快會浮出水面。
孟醒預計,一年之后,O2O的死亡率并不會比當年電商平臺低,這意味著目前絕大多數的O2O創業企業很可能在2015下半年就進入死亡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