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0 01:13:04
“一帶一路”建設會帶來怎樣的經濟發展?哪些產業將因此受益?中國高鐵走出去是不是迎來了又一次歷史機遇?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3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共圈定18個省份,對各省份的定位予以明確,其中,新疆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福建被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此外還明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那么,“一帶一路”建設會帶來怎樣的經濟發展?哪些產業將因此受益?中國高鐵走出去是不是迎來了又一次歷史機遇?
3月28日,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一帶一路”規劃)。
“一帶一路”規劃共圈定18個省份,對各省份的定位予以明確,其中,新疆被定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福建被定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規劃對各省份的重新定位具有增量效應和均衡效應,一方面將各省份放在一個更高水平的對外平臺上,等于把蛋糕做大提高增量,應對過去老的平臺效應未充分體現且邊際效應遞減的情況;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因各種原因在開放和發展方面缺乏內生動力,“一帶一路”將拓寬西部與中亞、歐洲的渠道,有望實現中西部地區的均衡發展。
新疆福建被定為“核心區”
“一帶一路”版圖圈定18個省份,包括新疆、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等西北6省區,黑龍江、吉林、遼寧等東北3省,廣西、云南、西藏等西南3省區,上海、福建、廣東、浙江、海南等5省市,內陸地區則是重慶。其中,新疆和福建被定位為“核心區”。
按“一帶一路”規劃的表述,要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逢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新疆是絲綢之路重要區域,與俄羅斯中亞5國及與歐洲國家聯系的紐帶,新疆未來的發展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地區,絲綢之路解決的問題之一是能源,“新疆是能源的產地,中亞5國也是供應能源的主要渠道,從南疆到巴基斯坦、阿富汗也是能源供應大國,中國需要這樣的能源通道。”
“一帶一路”規劃表述,利用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等經濟區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加快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徐逢賢認為,福建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在于福建是海峽兩岸重要地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福建,加上福建的經濟增速比較快,對東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過福建把產品輸往世界各地也是至關重要的通道。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福建很可能成為“一帶一路”“兩圈兩線”寫意畫的核心,而新疆、廣西則有可能成為關鍵區,其他包括陜西、江蘇、甘肅、內蒙古、云南等10多個省區市或為輻射區。“像廣西,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中南經濟走廊有望圍繞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展開。”
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一帶一路”規劃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我國將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強東中西互動合作,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在業內專家看來,“一帶一路”規劃有利于提升我國經濟轉型,重構區域開放格局,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光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帶一路”規劃針對不同的口岸不同地方的經濟基礎,有不同的發展方向和定位。
“(“一帶一路”規劃)政策出來后,對我們向西開放、西部地區開發,會起到發展推動作用。目前在區域發展過程中,東西部地區和沿海地區的差距比較大,通過區域經濟發展可以促進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另外,“一帶一路”規劃會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促進構建新的開放經濟體系。”李光輝說。
徐逢賢認為,廣東位列全國GDP第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發展,會促進廣東省全面走向世界各國,有利于推動廣東省的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廣東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像浙江省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名列第五,“一帶一路”規劃也會促進浙江及沿海城市經濟的加快發展,繼而可以帶動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管清友認為,“一帶一路”涉及內地、沿邊、沿海多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這為產業協同、產能去化提供了條件。傳統制造業普遍轉移,如紡織服裝、化工、電氣機械等從廣東、山東、浙江、上海、北京等東部地區向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中部地區轉移。此外,新興產業亦開始出現轉移跡象,產業轉移升級的速度可能要比預想的快。
《《《
“一帶一路”交通優先 未來可坐高鐵去歐洲
◎每經記者 金微 發自北京
五通之首,交通優先。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3月28日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工作邁出實質性步伐,絲路基金已經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已經在穩步推進。”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高鐵花錢最少、技術最高、施工最快,能很好地實現“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鐵路公路港口建設鋪開
規劃稱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在尊重相關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沿線國家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層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向記者表示,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首要前提,“2015年將啟動的鐵路、公路、水運、港口等重大基建項目將會公布。”
今年全國各省份政府工作報告上關于“一帶一路”基建投資項目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從項目分布看,主要以“鐵公機”為主,占到全部投資的68.8%。
國際方面,比較受關注的有歐亞高鐵和泛亞高鐵,此前因國內局勢擱置的泛亞高鐵已經在泰國破局,而歐亞高鐵也簽訂了相關協議,中國人坐上高鐵去歐洲,并非沒有可能。
《上海證券報》報道稱,在2015年爭取新開工的項目中,中國周邊友好鄰邦占據主體,中南亞方向的中塔公路二期、喀喇昆侖公路、瓜達爾港項目將集中亮相。
管清友稱,預計通向東南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宜率先啟動,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等印度洋戰略性港口或成為“一帶一路”首批戰略港口。
或拉動投資4000億
規劃提到,抓住交通基礎設施的關鍵通道、關鍵節點和重點工程,優先打通缺失路段,暢通瓶頸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護設施和交通管理設施設備,提升道路通達水平。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部副主任白明說,現在很多國家都希望修高鐵,“一帶一路”可以利用高鐵縮短運輸距離。另外,今后通過免簽證或簡化簽證手續,加上更加便捷的國際交通運輸,會有更多特色化、個性化旅游線路被開發,實現“說走就走的出國旅行”,坐著高鐵去歐洲也不是不可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趙晉平說,“一帶一路”建設將大幅拉動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對外投資,加快國內產業結構升級,帶動生產性服務業等產業發展,并帶動出口增長,這都會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
目前,地方的“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跨國投資規模約524億美元,考慮一般基礎設施的建設周期一般為2~4年,2015年國內‘一帶一路’投資金額或在3000億~4000億元。”
由于國外的建設環境與國內完全不一樣。就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來說,有央企相關負責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將會有一定的挑戰。
《《《
各地“中歐班列”競跑專家呼吁統一品牌
◎每經記者 李俊明 發自西安
各地“中歐班列”競跑之際,“一帶一路”規劃首度提出要打造“中歐班列”品牌。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稱,“建立中歐通道鐵路運輸、口岸通關協調機制,打造‘中歐班列’品牌,建設溝通境內外、連接東中西的運輸通道。”
公開報道顯示,2010年第一列中歐班列開通后,存在出貨運量不足、回程空載等問題。截至目前,至少11個城市開通了發往歐洲的貨運班列。
西部物流產業研究院院長李釗認為,中歐班列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同步可考慮貨物在西安集結,建設一條“西安-新疆-哈薩克斯坦”的快速干線通道,可破解中歐班列目前的困境。
多數賠本賺吆喝
多地政府欲搭政策快車搶食經濟紅利之際,中歐班列資源浪費、信息不透明等問題也漸漸顯露出來。
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目前國內10余列中歐班列里,貨運量最充足的是鄭州始發的班列,由于“有貨才發”,不少省市的中歐班列1月都發不了兩列,多數在賠本賺吆喝。
公開報道顯示,長期的單向運輸帶來的是中歐鐵路虧損很大,而地方政府也不得不對本省份的中歐班列進行補貼。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甘肅省政府對中歐班列的補貼方式為定額補貼,一個標準集裝箱從武威到俄羅斯,鐵路運輸成本為4萬多元,政府補貼近1萬元。
“各省市為了各自省市的利益,一哄而上開通班列,資源上形成一定的重復和浪費。”王夢恕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除此之外,由于各地依照自身的運行管理機制,缺乏統一管理,中歐班列發貨的時間和頻次無法保證。“目前國內10余列中歐班列均為貨物湊夠1列才發車,如果貨物較多就提高發車的頻率。以鄭新歐(鄭州-新疆-歐洲)為例,平時鄭新歐每周1列,最近貨物較多,就1周兩列或3列。”王夢恕表示。
“賠本賺吆喝”使得打造統一中歐班列的呼聲愈發高漲。李釗認為,此次“中歐班列”品牌化被寫入“一帶一路”規劃,對中歐物流通道建設而言是極大的利好。
此外,李釗還建議,中歐班列形成統一的運營規劃之后,專門修一條貨運專線,把“西安-新疆-哈薩克斯坦”打造為快速貨運專線。
應實現整體對外
“目前中歐班列存在資源浪費、分散、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各省份都要跟國外談,各有各的運營機制和模式,無法以一個完整的形象面對中西亞與歐洲。”李釗認為。
王夢恕也稱,對于建立統一的“中歐班列”品牌,統一的運輸組織、運營團隊非常重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實在2014年7月,鐵道部就將當時國內發往歐洲的貨運專列名稱進行了統一,此后發往歐洲的所有貨運專列均稱“中歐班列”。然而除了名稱上的統一,在具體運輸上,各省市還是各行其是。
目前國內12省市發出的中歐班列,有10條經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王夢恕稱,目前出境過關的手續還比較麻煩,但對每個班列來說,出關程序差不多,都要經過霍爾果斯口岸下面的各個管理局,如果集中整編后,通過的效率將會大大提高。
王夢恕建議,只有形成一個整體的“中歐班列”才能克服在與亞歐貿易中更多的障礙。
對于未來中歐班列的去向,王夢恕認為,未來很多非物流節點城市發出的中歐班列都要取消,或者與相近的路線合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