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1 00:39:4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存款保險條例如約而至。這個醞釀超過20年的制度終于伴隨著金融市場改革的逐步推進,終于在昨日(3月31日)發布,將予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業內人士看來,存款保險制度是在銀行業大開放,金融改革逐步推進的前提下推出的,該制度將有利于推動利率市場化完成“最后一躍”。同時,也將促使金融改革創新提速。此外,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意味著銀行背后的政府兜底、國家信用等“隱性承諾”將逐步被打破,銀行市場化的破產制度可期。
準備時間已超20年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存款保險制度作為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已經過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準備。去年末,已就此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征求意見的結果總體是正面的,這就說明,出臺存款保險制度,各方面條件已經基本成熟。
過去兩年,無疑是金融改革進程非常快的兩年,其中包括存款利率浮動區間逐步放開、首批試點的5家民營銀行獲批,而周小川日前在出席一個論壇時也透露,將在2015年努力實現人民幣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銀行業開放度比以往更高,民營銀行正在試點,未來(試點)還有可能會進一步擴大,銀行的所有制結構逐步完善,但這也要求銀行如果出現經營問題,要有很好的一個處理方式。
過去一年,民營銀行的發展明顯加快。2014年3月12日,銀監會公布首批民營銀行試點名單;今年1月18日,前海微眾銀行啟動試營業;3月26日,溫州民商銀行正式開業。而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要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推進金融改革,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熟一家,批準一家,不設限額。
奚君羊表示,民營銀行的發展,需要建立一個退出機制,“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是建立銀行業退出機制的前提條件。”
奚君羊認為,經過逾20年的醞釀,學術界、業界和政府部門一直在為存款保險制度做準備,各方對存款保險制度也比較認可,目前的推出時間也比較合適。
昨日,國務院法制辦、央行負責人在就《存款保險條例》答記者問時表示,早在1993年,國務院就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基金,保障社會公眾利益。央行會同有關部門作了長時間系統研究,充分征求了各方面意見建議。目前,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條件已經成熟。
利于加速推進利率市場化
存款保險制度的推出,對利率市場化也有極大地推進作用。
奚君羊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逐步推進,使得銀行的經營模式和發展有可能會出現局部性風險,銀行經營出現風險的可能性也越來越高。以往,人們可能覺得銀行不會有風險,但存款保險制度將打破預期,也讓銀行能夠更加充分的競爭。
今年2月28日,央行在降息的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而此前的2013年,央行已經全面放開了人民幣貸款利率的下限,由此,利率市場化僅剩“最后一躍”——完全放開存款利率管制。
周小川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表示,今年如果能有一個機會,可能存款利率上限就放開了,大家期望中的最后一步就走出來了,這個概率應該說是非常高的。
國泰君安此前表示,大部分國家的利率市場化進程都是漸進式的,往往持續10年以上,而且大部分國家的存款保險制度是在利率市場化之前或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建立。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終于推出,意味著利率市場化進入加速期,存款利率放開的障礙消除。
奚君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存款保險制度為利率市場化提供了一個更好的條件,在利率市場化前提下,如果銀行經營出現了問題,就有了一個很好的退出機制和解決辦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