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市銀行綜合化經營提速 部分子公司業績增幅達三成

每經網 2015-04-07 01:04:38

隨著上市銀行2014年年報陸續披露,銀行業在過去一年中出現的諸多變化漸露端倪。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隨著上市銀行2014年年報陸續披露,銀行業在過去一年中出現的諸多變化漸露端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存貸利差和銀行業績不斷下滑的背景下,銀行紛紛進行綜合化經營,且大多數子公司業績斐然;而在銀行理財業務收入方面,盡管大行依然占據“規模優勢”,但股份行在增速上繼續占優,其中實施事業部制改革的銀行較為突出;此外,多家銀行的客戶存款比例大幅下滑,個別銀行甚至出現了存款余額下降的情況……

當前,商業銀行利潤增速下滑已是大勢所趨,不過這兩年綜合化經營的成效已初顯成效。

相較于整體凈利潤下滑,上市銀行的子公司業績卻是“節節攀升”。

以建行為例,截至去年末,建設銀行集團的綜合化經營子公司資產總額達1895.45億元,較上年增長34.30%;實現凈利潤24.64億元,增幅高達31.63%。

某銀行業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16家上市銀行都在加快綜合化經營。雖然子公司對銀行整體的業績貢獻相對較小,但發展勢頭迅猛。

子公司發展勢頭較猛

截至目前,已有11家上市銀行披露了2014年業績,數據顯示,凈利潤增速下降已成“共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年報發現,中、農、工、建、交五大行2014年凈利潤增長均滑落至個位數,其中,工行雖然仍為最賺錢銀行,但凈利增速僅5.01%,為國有大行最低,中行業績最佳,凈利增速也只有8.08%。

與國有大行相比,去年股份行業績下滑也非常明顯。除平安銀行同比增長30%之外,其余幾家銀行凈利增速均較上一年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在已公布年報的上市銀行中,已有5家股份行凈利潤增速呈個位數增長態勢。

不過,相較于整體凈利潤的“節節敗退”,上市銀行的子公司業績卻是“節節攀升”。

以中信銀行為例,該行去年實現凈利潤406.92億元,增長3.87%。但截至去年末,中信銀行控股子公司中信國金(在香港設立的投資控股公司,中信銀行持股70.32%)總資產2496.5億港元,比上年增長15.7%,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30.14億港元,比上年增長33.6%。

記者注意到,建行集團近幾年打造的“綜合化經營”框架也已日趨完善,截至2014年末,建設銀行集團已在非銀行金融領域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托、建信人壽、建信期貨等子公司。

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建設銀行集團的綜合化經營子公司資產總額達1895.45億元,較上年增長34.30%;實現凈利潤24.64億元,增幅達31.63%。而報告期內,建行整體實現凈利潤增幅僅為6.14%。

工行2014年業報也顯示,工行境外機構和綜合化子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185億元,比上年增長34.2%,成為集團盈利的重要增長極。“目前,16家上市銀行都在加快綜合化經營,總體來看,雖然子公司對銀行整體的業績貢獻相對較小,但發展勢頭迅猛,綜合化經營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拓展銀行的盈利空間,中長期內利好銀行業。”前述銀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以綜合化經營為轉型突破口

當前,我國在分業監管模式下,金融控股公司是主要綜合化經營模式,即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業經營。隨著子公司經營業績的不斷提升,去年上市銀行綜合化經營的收購和增資舉措頻頻。

2014年4月,建行完成對原上海良茂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的股權交割手續,并將其正式更名為建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至此,建信期貨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4.36億元,建行持股80%。

去年11月,浦發銀行完成對南亞投資的收購,并將其更名為浦銀國際,成為浦發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據悉,2015年3月25日,浦銀國際已在香港正式開業。

去年初,市場傳出浦發銀行收購上海國際信托的消息,當年11月,浦發銀行公告稱,以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收購上海信托,浦發銀行集團下再添一枚信托牌照。據浦發銀行高管透露,目前,收購上海信托的工作還在積極推進,關鍵節點進展順利。

2014年10月,光大銀行對其全資子公司光大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增資19.8億元,由此,光大金融租賃注冊資本達到37億元。

同樣對金融租賃公司進行增資的還有招行。年報顯示,去年,招行對招銀租賃增資人民幣20億元。

據了解,面對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的沖擊,走綜合化經營發展道路已是各家銀行轉型的突破口。“上市銀行進行綜合化經營,可以介入證券、投資、保險等非銀行金融業務領域,這改變了過去依靠單一的利差收入的局面,擁有長期穩定持續的利潤增長點。”某股份行投行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著近兩年并購重組、證券投資的熱潮來臨,商業銀行也迎來挖掘其他領域利潤的契機。

《《《

銀行力拼理財品銷量 事業部制成效顯現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監管部門持續清理收費項目的重壓下,商業銀行2014年的非息收入中,理財業務、代理業務等手續費收入成為支撐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重要力量。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銷售涌向互聯網渠道。盡管各家銀行并未披露理財業務成本數據,但這一趨勢或將有效提升其銷售效率,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7月,銀監會正式下發《關于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開展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改革,設立專門的理財業務經營部門,負責集中統一經營管理全行理財業務。

而從實施了事業部制改革的交通銀行來看,2014年其表內外理財中間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67.33%。

理財產品依然大賣

從銷量、募集資金、產品余額三個指標來看,2014年銀行理財產品依然“大賣”。

在已披露年報的11家A股上市銀行中,浦發銀行的增長最為迅猛,報告期銀行個人理財產品銷量突破3.49萬億元,同比增幅134%,中間業務收入9.5億元;各類理財產品銷售超過5.4萬億元,同比增長120.67%。年末理財項下資產余額超過9000億元,較年初增長128.72%;當前理財中間業務收入41.6億元,同比增長2倍。

但就銷量大小來看,以零售業務見長的招商銀行還是最高的。招行2014年全年累計開發理財產品12580只,同比增長272.96%;實現理財產品銷售額7.29萬億元。截至報告期末,理財產品運作資金余額9080.78億元(不含結構性存款),較年初增長41.64%,其中表外理財產品運作資金余額為8314.72億元,較年初增長42.74%。

但從理財產品余額來看,工商銀行依然是最大的贏家。工行2014年理財產品余額1.9萬億,比上年末增長48%。此外,農行個人理財產品余額為8253.65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41.4%。

中信銀行的理財業務也增長較快,其全口徑理財產品累計募集25756.45億元,比上年增長100.88%。其中,銀行理財產品24084.77億元,代銷基金/券商集合理財產品1525.24億元,代為推介信托類理財產品32.87億元,代銷保險產品113.57億元。

銀行理財業務或被分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中,理財業務的收入基本排在銀行卡手續費收入等之后,銷量大的銀行贏得了更多收入。據悉,招行2014年實現受托理財收入62.44億元,較上年增長83.86%;平安銀行的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19.67億元,同比增長34.08%。

日前,中金公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之下,為應對市場化競爭,銀行或最快在今年二季度分拆資產,中期完成分拆出的公司上市。預計最先被分拆的是銀行理財,其次是信用卡和私人銀行,投行、金融市場、托管等新興業務也有分拆可能。

事業部制或許是較為適合理財業務的組織形式。交行年報披露,自2013年末啟動事業部制改革以后,2014年其表內外理財實現中間業務收入超過35億元,同比增長67.33%;管理類手續費收入為64.17億元,增幅24.7%。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幾家銀行單獨披露了其受托理財業務的收入,代理及委托理財收入收入并不包括在內。與中小銀行相比,大行在這方面的收入增長并不占優勢,如建行的理財產品業務收入108.56億元,增幅1.65%。

對于沒有分別披露受托理財和代理委托理財收入數據的銀行而言,股份行仍然在增速上占優。工行個人理財及私人銀行業務收入206.76億元,增長13.4%;對公理財業務收入149.29億元,增長18.4%。農行、中行理財業務收入的增幅分別為6.0%和13.83%。相比之下,民生銀行則為96.66億元,較上年大幅增長了88.75%。但可以看到,在收入的絕對規模上,大行仍占優勢。

《《《

銀行存款增速普降存款成本上升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我們深知,中國銀行業‘放貸款-沖存款-增利潤’的傳統增長模式已經終結,轉型發展(乃)大勢所趨。”在日前發布的2014年年報中,交行董事長牛錫明在董事長致辭中如此表示。

利率市場化對銀行的影響正在慢慢體現,而銀行存款所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

從目前已公布2014年業績的11家上市銀行可以看出,大部分銀行的存款增速正在減緩,成本較低的活期存款在總存款中的占比正在減少,而銀行的負債成本也在不斷增加。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利率市場化、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互聯網金融火爆異常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銀行的存款成本正在增加,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推進,未來銀行或將面臨更嚴峻的形勢。

“銀行存款確實很難拉”

記者注意到,雖然大部分銀行2014年的存款總額較上一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增幅較2013年已有所下滑,而交行的存款更是出現負增長。

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末,交行客戶存款余額約為4.03萬億元,較年初減少3.08%。

而其他銀行存款雖然較上一年有所增長,但大部分銀行的增幅較同期有所下滑。

比如中行,2014年,該行客戶存款增長7.8%,但2013年這一數據為10.07%;工行2014年客戶存款增長6.4%,2013年則為7.2%;農行2014年客戶存款增長6.1%,而上一年為8.7%。此外,建行、浦發、光大、中信等銀行情況類似。

一位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及存款偏離度指標等要求的出臺,銀行的存款增速確實會稍微慢一些。“現在的銀行存款確實很難拉”,某國有大行基層客戶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互聯網金融影響顯現,加上股市轉好,都導致了零售銀行存款流失。

存款成本普遍上升

存款難拉的另外一面,是銀行負債成本的不斷上升。

事實上,在互聯網金融等因素的沖擊下,銀行也不得不提高收益來吸收存款。

“現在是銀行存款‘貨幣基金化’。”一位銀行人士表示。自從余額寶興起之后,各家銀行相繼推出了自身的貨幣基金類產品,此外,還有銀行還開發了類似“定存活取”的產品,即使沒滿定期的時間也可享受一定期限的定期收益。

年報顯示,絕大多數銀行存款成本較以往有所增加。比如工行去年的存款平均付息率為2.04%,而上一年為1.98%;中行去年的存款平均利率為2.02%,較上一年增加了15個基點;光大銀行2014年客戶存款的平均成本率為2.73%,而上一年為2.51%。

“存款成本肯定會有所上升。”前述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認為,而在互聯網金融大熱和股市轉好的情況下,成本較低的零售存款和活期存款增長將更加艱難。

招行在2014年年報中表示,“2014年,受資本市場活躍及高收益理財產品影響,零售客戶存款向投資渠道流動。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本集團零售客戶存款占客戶存款總額的比例為33.08%,比2013年末下降1.81個百分點。”

前述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認為,利率市場化的影響還將持續,銀行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仍然會存在。

不過,很多銀行也開始意識到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并開始尋求轉型。比如加大互聯網金融投入、或者發展同業、投行等業務。

平安證券在點評工行2014年報時也表示,(工行)個人存款及活期存款全年均僅增長4%,是存款增速較低的主要原因。相比而言,工行理財產品余額在年底已接近2萬億規模,同比增速達到48%的歷史較高水平。

“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工行從單純經營表內存款逐步轉向金融資產的綜合管理,符合整體行業的大勢所趨,同時在利率市場化后期,擁有眾多網點的大行的存款優勢在逐步喪失。利率市場化進入最后階段,一方面銀行受到互聯網等金融創新的沖擊,仍將依靠有吸引力的理財產品留住客戶,一方面銀行也需要考慮負債運用的綜合效率而非一味追求增長。”平安證券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