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7 01:05:19
每經編輯 作者為財經專欄作家
◎向小田
股票市場已經瘋狂了——市場在不斷創新高,前幾天剛剛把倉位降下來,這種漲幅讓我頭痛。我們管的基金今年已經賺了不少錢,但現在的漲幅跟我們關聯度卻沒那么高了,沒賺到的錢好像就是損失一般,讓投資者懷疑你掌握資金的能力。
乘高鐵從南京到無錫只需半個小時,這里是中國經濟最為繁榮的區域之一。在縣域之間修整完善的公路上行駛,能夠看到不同工業的集群聚落。我們在股票市場上準備買入的公司大部分都在這些區域。賣方分析師們無數次來此地調研,我們也來了許多次,想知道這里的制造業公司有沒有玩市值管理的想法。
實際上,有不少公司背后已經有了高人。他們早早把公司簡稱改成了“互聯”、“網絡”、“云計算”等。這讓我想起美國上個世紀的.com熱潮,那時候改名的美國公司,和現在“江浙滬”改名的中國公司,在跨越大洋、跨越時間后竟然找到了這樣的相同點。
在這里,我碰到了一位老朋友——一位本地銀行的行長,姑且叫他老王吧。“能跟我談談你們今年銀行業務的思路嗎?”基層銀行對于經濟脈搏的把握比我們這些混跡在金融中心的人強。我們可能會有一些提前的觀點,但是如果沒有草根調研信息的佐證,那么宏觀分析就如同空中樓閣,空對空說話自己都沒有底氣。
沒想到的是,老王卻反過來問我——今年最大的問題就是資產投放。你能給我指點一下,資產投放到哪些行業合適嗎?我們現在完全找不到方向。
老王所說的資產投放,通俗說就是指貸款放不出去。去年和今年長三角擔保圈風險蔓延的問題比較嚴重。前幾年雖然也有擔保的問題,但那些都是小企業,不是銀行的目標客戶。“他們倒閉了,屬于落后產能,被淘汰的對象。去年開始,一些比較大型的公司資金鏈也開始出問題,這些企業都是我們銀行營銷對象的互保企業,他們一出問題,一大片企業都做不成貸款了。”
老王現在最苦惱的是,對上述現象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沒有什么資產是既可靠又能帶來利潤的。
無奈之下,上級銀行現在都叫下屬機構圍繞上市公司來做。“股票市場這么好,跟著上市公司做融資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筆者向老王了解到的情況是,今年以來,通過這家銀行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資金量竟然占到資產投放的一半。
這意味著,在失去了房地產和制造業這兩個強勁的賺錢機器后,股票市場竟然成了資金流向的一個洼地。
我開始明白他說的那些話的內涵了。在實體經濟如此困難的情況下,龐大的資金確實找不到收益率較高的投資對象——流向資本市場竟然成了唯一的選擇。“你們不貸款,實體企業融資問題怎么解決?”“現在他們融資渠道也挺多的。前幾天我有個客戶,銀行貸款3000萬元沒有批下來,最近剛掛牌新三板,做了個定向增發,竟然募集了5000萬元。”老王說。
看來多層次資本市場正在發揮它資源配置的功能。銀行的風險控制體系有點落后了,直接融資正在取代間接融資——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市場火熱一點也不是壞事,至少對經濟還是有利的,沒有瘋狂流入的資本,哪里去獎勵創新的溢價呢?
問題是銀行該怎么辦?說句實話,現在確實難。銀行正在成為弱勢群體,不改革自己,未來可能很難發展。 (作者為財經專欄作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