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4-22 10:03:28
近期謠言泛濫,假借移動互聯網之勢傳播,迅如閃電,一些可能壓制市場走強的謠言更是讓投資者心驚。
傳言:
今日(21日)微信朋友圈流傳,高善文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私下問新華社連續發表關于股市的評論是怎么回事。新華社說,連續發布關于股市的評論,直接 來自中辦的指示。據說,習很羨慕美國從金融危機走出來的現實,美國銀行當時不行,美國房地產當時也不行,但經濟卻恢復了,里面資本市場的貢獻功不可沒,因 此希望效仿。過去是基本面決定市值,現在是市值可以決定基本面。
求證:
“謠言。”高善文向證券時報表示。高善文在朋友圈也進行了辟謠,“傳聞屬于謠言,請大家擦亮眼睛,保持警惕。”
在電話中,高善文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近期并未接受新華社采訪,目前人在香港出差。記者詢問其對于上述觀點的看法,高善文回應,“無法評價”。
評論:
近期謠言泛濫,假借移動互聯網之勢傳播,迅如閃電,一些可能壓制市場走強的謠言更是讓投資者心驚。最近的有兩起,一起借知名市場人士李大霄之口稱證監會將進行風險警示,一起則是某微信公眾號竟然以央行名義宣布降息。
不妨從供給關系看當下謠言的愈演愈烈。如果把謠言看成一種特殊的商品,那么降息降準等強力推動大盤上行的政策,為投資者所期待,似乎假的內容發上一 萬遍就會變成真的。因此,即便公信力不足的自媒體發布此類消息,也引得數萬甚至十萬數量級的閱讀,甚至一些金融業內人士也進行了轉發。另一方面,資本市場 一直擔心快牛瘋牛招來監管層的調控之手,因此內心如同驚弓之鳥,看到一些有關監管層著手去杠桿或者常規稽查等事項,就嚇破了膽,哪里顧得上求證。
從謠言本身的設計看,也有精巧可信之處,全在“私密”與“權威”兩處。譬如此次關于高善文謠言,一個“私下”就牢牢抓住了看客的心,除了感激活雷鋒勇敢曝光業界大佬與中央媒體溝通的全部細節,讓我等小散知曉內情,根本不會想到去考量真假。
其實,簡單搜索即可發現,新華社近期發文并沒有采訪高善文的內容,這一點也在證券時報向高善文求證時得到了印證。兩周前有關李大霄風險提示短信的謠言,也有類似之處,將私人的短信予以曝光,實在是不信也得信,寧可錯信也不可不信。
至于“權威”,則體現在謠言動輒拉上新華社做背景,要不就是證監會指定權威信息披露媒體做信息來源,讓沒有求證渠道的普通投資者難以辨別。權威還體 現在謠言的內容方面,讀起來不僅符合此前心理預期或者擔憂,而且也有一定邏輯。譬如高善文被造謠的相關內容,就有板有眼,似乎真的是美國的事實,反正普通 投資者也不太明白美國市場的真實情況。
牛市在途,謠言四起,泥沙俱下。中小投資者們,可以關注消息的來源渠道,多登陸官方網站和移動互聯終端,保持一定的警惕,那么謠言再多也不會影響到你的投資決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