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3 00:59:2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此次美年大健康將慈銘體檢“打包”借殼上市,如果未來能夠全資收購慈銘體檢,或將改變行業格局。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記者 楊建
近年來,我國心血管慢性病和癌癥患者顯著增加,嚴重威脅國人的生命健康;實際上,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過體檢發現并及早預防的。然而,體檢行業目前正經歷著巨變。近期牛股江蘇三友的連續漲停背后,恰恰就是美年大健康攜慈銘體檢股權,借殼江蘇三友上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此次美年大健康將慈銘體檢“打包”借殼上市,如果未來能夠全資收購慈銘體檢,或將改變行業格局。
近期,健康體檢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也是風生水起,美年大健康借殼江蘇三友(002044,收盤價44.01元),股價已連續收獲15個漲停,賺足了市場眼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美年大健康此次不僅借殼上市,同時還公布全資收購慈銘體檢的計劃,為行業的整合埋下伏筆,也將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愛康國賓形成巨大壓力。
借殼江蘇三友效應巨大
3月25日晚間,江蘇三友發布重組預案,擬通過資產置換等一系列交易將美年大健康100%股權注入上市公司。擬注入資產超55億元。受此影響,從3月26日至4月16日,江蘇三友股價連續15個一字漲停。
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此次不僅借殼上市,同時還公布了全資收購慈銘體檢的計劃。公告顯示,美年大健康目前持有慈銘體檢27.78%的股權,未來將繼續收購,實現對慈銘的全部控股。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當前國內體檢市場最大的三家連鎖公司分別是美年大健康、愛康國賓和慈銘體檢,上述三家公司分別擁有94家、48家、53家體檢中心,年體檢人次分別為528萬、270萬和200萬,前三家的市場集中度僅為2.6%,如果集中度提升到25%,則還有10倍的發展空間,發展潛力巨大。
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美年大健康單獨上市,三家公司的競爭會更激烈,如果美年大健康能夠全資收購慈銘體檢,或將改變行業格局。美年大健康的產業布局與慈銘體檢具有良好的戰略互補性,同業聯盟將產生1+1>2的效應。此次,美年大健康將慈銘體檢“打包”借殼上市,不僅為彼此找到了通向資本市場的捷徑,更將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愛康國賓形成巨大壓力。
券商分析師指出,如果美年大健康成功收購慈銘體檢,年體檢人次將達到728萬,占體檢市場份額1.9%,是第二名愛康國賓的2.7倍。體檢是一個邊際成本遞減的行業,體檢所需的儀器、場地成本是相對固定的,客戶越多,單位成本越低,因此,收購能進一步提升美年大健康的盈利能力。
愛康國賓走高端路線
記者注意到,愛康網和國賓醫療在合并之前,愛康網只是作為一個純粹網絡平臺,是會員和醫院之間的連接;國賓則在長三角和珠三角構建起實體醫療網絡。雙方合并后,愛康網通過掌握的企業和個人的客戶資源為國賓體檢帶來了穩定的客戶,同時國賓也為愛康網擁有線下實體。2014年4月9日愛康國賓集團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
愛康國賓通過“IT+健康管理服務”模式為會員提供服務,會員可以享受到從健康檔案、體檢、健康評估、一對一的健康專家咨詢、就醫綠色通道、專家約診到健康保險等一系列服務,形成了“兩個服務網絡一個平臺”,“兩個服務網絡”分別是愛康網以前的三甲醫院和國賓服務網絡;“一個平臺”是指電話服務中心。愛康國賓收取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的會費。
行業人士指出,愛康國賓體檢走的是高端路線,主要為公司客戶提供健康體檢、疾病篩查、齒科服務等。按照2013年收入來看,市場份額為12.3%,是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龍頭;國企、機關、私企等單位客戶占愛康國賓目前收入的80%。目前以企業為主的團體客戶的體檢預算也在增加,特別是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企業開始加大對員工健康體檢的投入力度。
并購可實現快速發展
記者了解到,2009年9月1日頒布實施的《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對專業體檢機構提出了明確要求。健康體檢機構屬于醫療機構范疇,新辦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都很嚴格,其中健康體檢行業的資金需求較高,以新設一家1500平方米左右的體檢中心測算,大約要投入1500萬元。
因此,并購渠道成熟、資質健全的體檢中心成為一些急于做大做強機構的首選。其中愛康國賓在2009年就并購了北京正清源健康體檢中心;美年大健康在2012年并購了康成、德立普和6家瑞格爾;國藥集團在2012年并購了現代陽光體檢公司。而此次美年大健康更是將慈銘體檢“打包”借殼上市。
據了解,慈銘體檢早在2012年便踏上了IPO之路,直至2014年IPO重啟后才拿到批文,并計劃于2014年1月14日開始申購,但之后慈銘體檢卻公告暫緩發行;2015年1月,慈銘體檢宣布將戰略性引入美年大健康的投資,顯示出放棄IPO,并入美年大健康的意圖。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大的體檢連鎖是三足鼎立,愛康國賓、慈銘體檢、美年大健康居于國內體檢行業的前列。由于體檢行業的進入門檻沒有開辦醫院高,競爭方面產品有點同質化;借助江蘇三友登陸資本市場迅速做大做強,或是美年大健康將慈銘體檢“打包”上市的初衷吧。
《《《
行業篇
公立醫院仍是體檢市場主體 專業機構發展空間大
資料顯示,體檢在我國的普及率明顯低于發達國家,但隨著健康意識和公司福利水平的提高,體檢普及率將迅速提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健康體檢市場仍是以公立醫院為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專業體檢機構的發展空間很大。
專業體檢獲政策支持
美國健康體檢與健康管理研究人員經過20多年的研究發現,健康體檢與管理有90%vs10%規律,即通過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90%的個人和企業的醫療費用會降低到原來的10%;而未做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的10%的人,醫療費用比原來上升9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識逐年增強,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居民醫療保健支出大幅增長,健康體檢市場也快速升溫;人口老齡化、各種慢性疾病的高發,客觀上也促使體檢行業的快速興起。
中信建投研報顯示,無論是從絕對值比較還是GDP占比看,我國的醫療健康支出還比較低,未來提升空間較大。我國人均醫療健康支出從2001年的不足50美元逐步增長到2011年的人均260美元,增速從2001年的6%左右增長到2011年的27%。
2012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顯示,2011年國內健康體檢市場總量為3.44億人次,同比增速為19.73%,而專業體檢機構市場容量為639.03萬人,增長率為17.82%。選擇專業體檢機構進行體檢的人數由2007年的107.4萬人增長到2011年的639萬人,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42.86%,2011年專業體檢機構占整個健康體檢市場份額約為1.86%。市場規模從2009年的231億元提升到2013年的590億元,但目前體檢在我國的普及率仍然明顯低于發達國家,隨著健康意識和公司福利水平提升,體檢普及率將迅速提升。
2009年中國政府制定“健康中國2020”發展戰略,并啟動新一輪的醫療體制改革,中國健康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據《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指出,“公立醫院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全部醫療服務的10%”,而根據國家衛生政策,營利性醫院則可以提供100%的特需服務。未來,各級非營利性醫院將把工作重心致力于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而營利性的專業體檢機構則將專門致力于體檢市場的開拓,這為專業體檢機構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政策支持。
專業體檢定位中高端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的史立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我國醫療機構擁有的成本優勢和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就診習慣,社會體檢消費主要集中在公立醫院等醫療機構。由此在專業體檢市場中形成了以醫療機構為主,專業體檢機構為輔的競爭格局。
根據衛生部的統計數據,2011年國內健康體檢市場中,醫療機構占據市場的97%的份額,專業體檢機構只占2%左右,其他機構占比1%左右。2013年按收入算,民營體檢機構及其他醫療機構僅占體檢行業的22.7%。
某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健康體檢中心成為醫院新的經濟增長點,甚至在不久的將來,醫療、器械和健康體檢將成為醫院三足鼎立的收入來源。一些大型醫院也越來越重視體檢方面的投入,設立專門的體檢中心,一些醫院也開始主動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定制不同的體檢項目,來貼近市場。大部分三甲醫院體檢中心都能提供如常規體檢、老年體檢、PET/CT、婚前體檢、團體體檢、入職體檢、婦科體檢、超聲波體檢、健康評估、駕駛體檢等。
不過,也有行業人士認為,由于國內公立醫院是以為患者提供診斷、治療為主要服務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因此,體檢業務并不是公立醫院的發展重點,公立醫院一般也不會主動地采取市場化營銷手段參與健康體檢市場的競爭,公立醫院在服務理念、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明顯劣勢;目前公立醫院一般處于單點經營狀態,不具備連鎖經營的條件。
業內人士指出,專業體檢機構在競爭中會通過各種市場化的營銷手段,進行健康體檢教育,了解客戶需求,創造各種產品滿足市場需要。專業體檢機構優勢在于客戶就診感染率低,可以針對客戶要求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健康體檢服務,客戶以中高端為主。同時,以直營+連鎖的形式跨區域經營模式,快速推進擴大市場占有率。劣勢是經營成本相對較高。
《《《
上游產業篇
瞄準體檢藍海三公司布局上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健康體檢需要的設施主要包括醫療設備和醫用消耗品。涉及上市公司有萬東醫療(被魚躍醫療收購)以及東軟集團(600718,收盤價28.29元)等;醫用消耗品主要為體外診斷檢驗試劑,主要涉及公司有迪安診斷(300244,收盤價147.34元)等。
迪安診斷:
牽手SCL進軍健康體檢
迪安診斷2013年5月30日與韓國財團法人首爾醫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SCL)合作進軍健康體檢,雙方計劃在中高端健康管理、醫學診斷技術與服務等多個領域開展緊密合作。
SCL成立于1983年,是韓國最大的醫學獨立實驗室,擁有國際化高端技術、行業頂級技術人才及卓越的客戶服務體系。SCL關聯集團旗下有從事體檢業務的醫療法人HANNARO醫療財團等,網絡運營已覆蓋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其中,HANNARO醫療財團以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服務管理為宗旨,可提供遺傳因子分析、骨髓及先天代謝等全面檢查,單體體檢收入位列韓國第一位。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迪安此次與SCL合作,將從設立中高端健康體檢業務的合資公司開始,逐步向第三方診斷的下游延伸。SCL作為韓國健康體檢的領軍者,此次合作將有望幫助公司未來在新領域的戰略延伸。
福瑞股份:
整合資源布局肝病醫療
福瑞股份 (300049,收盤價73.35元)擬對控股子公司Echosens將進行股份重組,Echosens是公司在2011年以2000萬歐元全資收購的。
Echosens公司擁有對肝臟硬度及脂肪變進行無創定量檢測設備FibroScan,已獲準在全球87個國家進行銷售,其中70余個國家的2000多家醫院已進行臨床使用。
福瑞股份表示,此次引進戰略投資者,旨在利用國際醫療健康優勢資源做大做強肝病診斷業務。Echosens將對全球肝病診斷領域的先進模式和產品技術進行整合。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與戰投聯合,有利于依托戰略投資者的全球布局。戰略投資者在投資和醫藥領域具有廣泛資源,Echosens將在全球肝病領域的競爭中贏得先機,而福瑞股份將把國外技術資源與國內市場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實現優勢互補。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如果FibroScan實現國產化,將釋放巨大經濟效益,首先是產品將在價格方面大幅增強市場競爭力,銷售放量增長,對公司的業績會有顯著效果。其次是此舉在符合醫保控費的環境下,可以節省醫院的采購成本,并減少肝病患者的經濟負擔,FibroScan在中國市場的推廣是公司全產業鏈戰略的核心環節。
東軟集團:
醫療設備板塊釋放活力
東軟集團醫療業務覆蓋醫療設備、醫院信息化、公共衛生IT建設以及健康管理等多項業務,布局最為全面,有望在區域醫療、醫療云平臺、云醫院、健康服務等方面形成競爭優勢。
東軟集團在收購東軟飛利浦股權后,CT、X線機以及MRI業務在國內和海外都取得較快的增長:公司在CT、X線機方面,繼續保持和提升了在國內的優勢地位,MRI業務開始進入規模化發展。同時,公司醫療設備在海外的增長達到305.4%。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數據說明了公司在收購東軟飛利浦股權后,整合已取得成功。
弘毅投資、高盛等機構購買東軟醫療一定比例股權并對東軟醫療增資16億元,交易完成后,東軟集團持有東軟醫療33.35%股權。公司醫療板塊的分拆有利于釋放更多活力,東軟醫療板塊可與弘毅、高盛等機構實現醫療健康產業資源的共享,形成協同效應。
業內人士指出,東軟集團是中國領先的醫療IT系統提供商,在醫院和醫保信息化領域保持領先優勢,與弘毅投資、高盛等機構合作有助于公司繼續加大在醫療大數據領域的研發投入。公司在醫療IT、設備、服務全產業鏈協同布局,形成綜合醫療健康產業平臺式發展趨勢。公司健康管理項目經歷了大量的研發投入,即將迎來盈利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