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5-04-23 11:33:33
基建項目中校長按比例提成,教學設備、圖書采購時校長、老師利益均攤……日前,海南海口市部分中小學校長、副校長,區教育局局長等49名教育干部因違法違紀被查處,大部分案件已基本審結。
一件校服、一冊圖書也要“吃干榨凈”
基建項目中校長按比例提成,教學設備、圖書采購時校長、老師利益均攤……日前,海南海口市部分中小學校長、副校長,區教育局局長等49名教育干部因違法違紀被查處,大部分案件已基本審結。
大到一棟樓,小到一冊圖書,從工程招投標到校服采購,從教學招生到學校建設,近年來包括廣東深圳、浙江、吉林等多地也曝出“回扣門”。雖是個別現象,但性質卻格外惡劣。本是教書育人的“圣潔之地”咋淪為“受賄溫床”?“腐敗賬本”中藏有多少貓膩?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建校舍工程:按照總價5%至8%比例收回扣
為了加強全市中小學校舍防震抗災能力,海口市在2009年制定“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規劃”,安排302個改造項目,涉及中小學校197所,總投資10億元以上。
這本是海口市的一項教育民生工程,卻被部分人視為套取回扣的好機會,在海口教育系統刮起“回扣”之風。
在該工程中,不僅部分中小學校長、副校長,而且美蘭區、秀英區教育局局長也伸手“撈錢”。美蘭區教育局原局長謝式文收受賄賂112萬元,絕大部分都是項目回扣。他甚至認為,利用權力幫助建筑商獲取工程項目,是朋友之間的幫忙,返還一些好處費理所當然。
記者調閱多個案卷發現,近年來教育貪腐案件中近九成涉案人員在教學樓、宿舍樓等工程項目中,按照工程總價5%至8%的比例收取回扣,涉及學校總務處主任、校長、區教育局負責人等。
具有近80年歷史的名校海南華僑中學,兩任校長“前腐后繼”。海口市紀委第一監察室主任鐘建說,包工頭陳世忠順利承攬華僑中學綜合樓、體育館等9個大項目工程后,送給原校長曾紀寧130萬元“好處費”,甚至在校園綠化等小型項目上,陳世忠也多次送“好處費”共計8萬元。
事實上,部分中小學校長、區教育局局長、干部利用工程項目套取“好處費”視為行業“明規則”,甚至一些較小規模的學校,如海南職工秀英子弟學校、東山中學等,學校負責人也按照比例抽取工程項目“好處費”動輒數十萬元。
“不行賄就拿不到工程項目。學校工程項目容易拿到工程款,是包工頭拼搶的重點。”海口市一位項目承建商說,包工頭需要有關系,打點好區教育局負責人、校長,招投標環節是看不出問題的。
學校采購:校長與供應商共筑利益輸送鏈
與校舍工程相比,一本圖書、一件校服、一冊教輔資料可謂“蒼蠅肉”,但記者了解到,在部分涉案的中小學校,校長、副校長、教務處主任、班主任、任課教師會按照不同比例分成“好處費”,供應商與學校負責人共同構筑利益輸送鏈。
--教學設備、圖書采購,制定特定“技術參數”,為關系戶提供特殊通道。瓊山區、秀英區教育局少數干部、部分校長利用學校采購項目大肆收受商業回扣。曾紀寧在海南華僑中學多媒體教室設備采購項目中收取回扣30余萬元,在一筆合同為166萬元的圖書采購項目中,收取18萬元的回扣。秀英區教育局兩名干部也因收受十多萬元回扣獲刑十年。
“學校在設備采購中向提供方要求參數。”海口市檢察院的一位辦案人員說,只要校長提出“技術指標”,就輕而易舉地確定最后中標人,招投標就成了走過場。
--教輔材料采購,學校領導、教學人員按比例返回扣。海口市紀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謝丁強說,東山中學班主任讓學生訂購教輔材料,供應商林平按照訂書款7%至8%的比例返還“好處費”。一次5萬元返還中,原校長陳萬云抽取16000元,剩余34000元由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平均分配。
“學校集中購買教輔圖書‘低買高賣’是行業的潛規則。”北京市一家民營出版商說,高定價是為了給流通環節留出加價空間。一本成本僅10元的書,可能標到40元,即使對折出貨,還有錢賺。一個年級300人計算,每人繳納500元教輔圖書費,學校就會有15萬元的毛收入,按照四折的優惠幅度計算,學校就有9萬元的差價。
--校服也成“唐僧肉”。案件主審法官陳立夫說,從一些案發學校來看,學校訂購校服,對廠家資質并無過硬要求,主要看和學校負責人的關系。秀英區教育局原局長方小川幫助校服廠老板在區所管轄的學校定做校服,收受賄賂動輒數萬元,而一些廠商卻是作坊式生產,校服質量難以保障。海南職工秀英子弟學校更是把校服當“唐僧肉”,每件按照校長6元、總務處主任3元、班主任1至2元的比例提成。
“校園一言堂”不受監督 監管須堵制度漏洞
從一冊圖書到一棟樓,海口教育系統49名干部違紀違法不是個案。近年來,愈來愈頻發的中小學教育腐敗案件挑戰公眾神經。深圳7名小學校長一年多來落馬、遼寧本溪第十二中學校長張曉霞受賄千萬元、浙江學生午餐費撂倒12名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校本來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圣潔之地”卻淪為“腐敗之地”,發人深思。
一些老教育工作者痛心地說,全國不少地方都出現了教育教學人員收“紅包”、“回扣”現象,這說明現有的師德師風教育、考評制度沒有起到監督和警示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門和部分中小學校日常管理存在嚴重漏洞,迫切需要健全相關監管制度,完善有效防腐機制。
“中小學校長權力過于集中,可調配的資源增多,需要從制度層面強化監督。”海口市紀委負責人表示,教育腐敗的主因仍是領導干部,尤其是校長“一言堂”,權力不受監督。許多涉案中小學校長對學校的管理演變成家長制,一言堂致使招投標失去了約束和監督。
謝丁強說,要通過校務公開化、輪崗機制等制度,真正推行陽光治校,讓全體師生充分享受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評價權,讓信息公開、民主監督等制度真正落到實處。
“從案件反映的問題看,對于中小學校采購、基建等重大招投標項目審計十分不到位,教代會、校務公開等形式的監督很難觸及基建、采購、招生等領域。”陳立夫說,要強化中小學校工程項目、教學設備招投標的審計,不定期加大針對一些中小學校,尤其是重點學校大項目的審計力度。
專家們還表示,遏制教育腐敗,治本之策是盡快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認為,一些重點中小學校的資源過于集中,導致了權力尋租,要確保政策均衡、機會均衡、教師均衡,從根本上遏制“回扣門”發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