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5-07 01:20:45
今年來,大數據風控儼然成為互聯網金融企業爭搶的高地。“現在大概有二十多家小貸公司和P2P平臺在用這個系統,一些銀行也在談”,融360聯合創始人葉大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另外,其平臺做這個系統并不是要做征信服務,因此暫無申請個人征信牌照的計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今年來,大數據風控儼然成為互聯網金融企業爭搶的高地。
昨日(5月6日),繼P2P平臺拍拍貸“魔鏡”之后,在線金融搜索服務平臺融360也宣布推出大數據風控系統——天機,該系統主要針對5萬元以下的個人信用貸款申請。
“現在大概有二十多家小貸公司和P2P平臺在用這個系統,一些銀行也在談”,融360聯合創始人葉大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另外,其平臺做這個系統并不是要做征信服務,因此暫無申請個人征信牌照的計劃。
業內人士認為,對于P2P平臺來說,是否需要用大數據進行風控,與每家平臺的業務模式密切相關。另外,有人還存在一定誤解,以為數據量大就是大數據,事實上并非如此,其中,如何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與應用,顯得至關重要。
正與芝麻信用等探討合作
據介紹,“天機”大數據風控系統包含一組模型,會根據身份認證,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三大維度,給申請貸款的用戶進行信用評分,依據分值來決定是否應放款。“目前‘天機’系統已支持了平臺的某些小額貸款產品,(主要)針對特定細分市場,融360的目標是力爭5萬元以內的小額貸款平均12小時放款”,融360負責風控業務的副總裁李英浩指出,信用評估自動化不僅加速了整個信貸決策過程,提高了從申請到獲批整個流程的效率,而且貸款獲批率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至于貸款的逾期率,以12個月違約風險舉例,通過“天機”模型篩選的用戶,逾期率比沒有經過篩選的低一半。
李英浩坦言,大數據風控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優化的過程,從來就沒有標準的解決方案,因此,融360采取了開放合作的態度,芝麻信用和融360在模型和產品方面正在就進行深入合作進行探討。
多年來,金融機構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央行征信報告來決定是否給個人客戶授信。但我國仍有不少人沒有信貸記錄,加之個人客戶貸款額度小、需求分散、個性化需求多,使得大多傳統銀行想在做零售貸款方面顯得力不從心。“互聯網金融不能簡單將傳統金融服務模式往線上一搬就了事。互聯網金融的核心競爭力并不是營銷獲客能力,而是大數據風控能力,即借助于更加廣泛的數據,讓那些在央行征信系統沒有信用記錄的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主也有可能申請到貸款。”葉大清分析指出。
此外,葉大清強調,融360開發大數據風控系統,不是要做征信服務,而是通過積累的數據和風險技術更好服務于自有平臺的貸款人和合作伙伴。同時,其平臺目前沒有申請個人征信牌照的計劃,主要還是和征信機構合作。
大數據風控系統成“標配”?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融360并不是第一家在大數據風控系統發力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芝麻信用和一些P2P平臺也在陸續研發大數據信用評估模型。如阿里推出了面向社會的信用服務體系芝麻信用;騰訊掌握著基于微信的社交信息數據,即將推出自己的大數據征信;P2P平臺拍拍貸此前已經推出了“魔鏡”大數據風控系統。
那么,大數據風控系統是否會成為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標配?“P2P平臺是否需要用大數據來風控,與每個平臺的業務模式有很大相關性。其中,越是偏向小微和個人貸款業務的平臺,越需要用大數據風控模型來進行風控,以降低風控成本,提升風控的準確性,而金額較大的面向企業的貸款業務,越需要用線下風控模式,因為每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和還款能力都不一樣,無法用一致的模型來評估,只有線下風控才能更好的把控風險。”短融網CEO王坤分析指出。
銀客網副總裁李飛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數據化風控有助于加強互聯網金融(平臺)的風控管理與風控效率,但必須注意的是,數據大與大數據有著本質的差別,數據量大并不是大數據,采集、建模、分析、應用,如何通過碎片化的信息處理整合,進而得到應用才是大數據的雛形。
李飛表示,對于大數據,業內還是有一些混淆的認識,數據量大只是大數據的第一步,而且這個數據量應該是非常龐大的,不是幾個接口就可以,分析能力與應用能力是關鍵。
談及監管,李飛分析認為出,從近期央行和銀監會部分領導的談話可以看出,P2P業務未來可能歸入金融類,而金融類業務持有牌照方能經營。但在目前,互聯網金融仍然作為信息中介平臺而存在,這與牌照之說的確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但哪怕信息中介,也可以有牌照,具體要看這個牌照所定義的范圍是如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