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1 01:26:4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雅玨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雅玨 發自北京
截至目前,除國民信托外,其余67家信托公司均已披露了2014年年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盡管去年多數信托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繼續增長,但其中不少公司凈利潤的增速明顯下滑,甚至出現負增長。不過,自營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則是2014年信托業發展的一個典型特點。此外,以信托公司員工人均創造利潤來看,有7家的增速超過了30%,9家下降超過30%,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2014年,對于信托業而言,可謂是“轉型元年”。
在邁進十萬億門檻后,去年信托資產管理規模持續攀升至13.98萬億,穩坐金融行業第二把交椅。信托業整體經營收入、利潤再創新高。但在經濟下行和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下,信托業結束了自2008年以來的高速增長,增速放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目前,信托公司2014年年報的披露收官在即,除國民信托還未公布之外,其余67家信托公司均已披露完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67家公司年報發現,其中,7家信托公司人均利潤漲幅超過30%,9家降幅超過30%。此外,信托公司員工人均利潤最高的超過2600萬元,最低僅18萬元。
重慶信托人均利潤超兩千萬
數據顯示,信托行業去年實現經營收入954.95億元,相比2013年末的832.60億元,同比增長了14.69%;但較2013年末的30.42%的同比增長率,同比增幅則回落了15.73%,平均每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14.04億元。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為642.30億元,相比2013年末的568.61億元,同比增長12.96%,平均每家信托公司9.45億元。
盡管企業經營收入、凈利潤、總資產等重要經營指標能夠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但另一個數據同樣能反映出一個企業的戰斗力,那便是公司人均利潤指標。
在67份已公布的年報中,信托公司在職統計人數共為16576人,人均創造利潤為387.49萬元。其中,全行業有25家信托公司高于平均水平,42家信托公司未達人均標準。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家信托公司員工人均利潤超過千萬。其中,重慶信托員工以人均為公司創造2615.1萬元的利潤拔得頭籌,遠遠高出第二名江蘇信托1458.55萬元的人均利潤。華信信托、中誠信托、西藏信托位列第三至第五名,人均利潤都超過900萬元。
然而,在部分信托公司人均利潤創新高的同時,另一些信托公司卻大幅下滑。可以說,在競爭激烈的泛資管時代,信托行業卻出現了“冰與火”的局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新華信托以人均僅創造18.06萬元的利潤墊底,較去年88.27萬元的人均利潤大幅下降79.5%。華宸信托和金谷信托則以人均利潤27.73萬元、55萬元,分列倒數二、三位。
從披露人均利潤詳細數據的61家公司來看,28家信托公司人均利潤與去年相比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包括平安信托、天津信托在內的7家,人均利潤漲幅超過30%,華宸信托增長達144.1%增幅。33家信托公司此數據同比減少,其中包括金谷信托、中鐵信托、四川信托等9家降幅超過30%。
自建直銷團隊成行業趨勢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在上述67家信托公司中,有17家凈利潤與2013年相比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新華信托2014年全年凈利潤僅1.06億元,與2013年的5.40億元相比減少4.34億元,下降比例高達80.4%。此外,盡管行業龍頭中信信托以28.12億元的凈利潤位居榜首,但比2013年31.44億元的凈利潤,已有較大幅度的縮水。
記者還發現,在人均利潤降幅較大的幾家信托公司中,四川信托、中鐵信托、光大信托三家信托公司員工人數增幅均超過70%。其中,中鐵信托員工人數從116人增加至229人,增幅達97.41%;四川信托更是增加了320名員工,排名人員增加榜首。四川信托增加的人數中,財富中心人員從20人,擴張到279人。財富中心增加的人數相當于規模最小公司西藏信托總人數的五倍。
2014年,監管層意圖逐步完善信托業頂層設計,出臺相應配套監管政策。其中,被稱為信托史上最嚴監管政策“99號文”以及執行細節相繼出臺,劍指信托公司加快轉型步伐。
近年來,在信托資產管理規模快速發展過程中,過度依賴外部渠道銷售,其中,60%~70%的信托產品依賴銀行代銷,30%左右依靠第三方理財機構銷售,剩下不到10%由信托公司自己直銷。
而在“99號文”細則操作指引明確規定,嚴禁第三方非金融機構推介信托產品,直逼信托公司建立自身直銷渠道。
據了解,各家信托公司去年就開始招兵買馬,組建財富中心直銷團隊,并在全國大中型城市建立財富中心物理網點。經過一年時間的布局,信托行業整體從業人員增加了近2000人,部分信托公司財富管理團隊已經初具規模。業內人士認為,大量積累忠實客戶,建立信托公司的自身品牌效應,真正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將成為信托公司下一個重要課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