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5-22 01:46:43
在參觀過程中,張大煥連續提出28個問題,體現出他深入了解成都文化產業和消費投資發展的迫切愿望。他表示,希望多了解成都一些,為進一步推動雙方合作并向韓國企業家介紹成都做好準備。
每經編輯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葉燕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葉燕
由中國每日經濟新聞與韓國每日經濟新聞共同舉辦的“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昨日(21日)在成都舉行。昨日下午,韓國每經媒體集團會長、世界知識論壇發起人張大煥帶領該集團數名高管,參觀考察了成都著名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東郊記憶。
在參觀過程中,張大煥連續提出28個問題,體現出他深入了解成都文化產業和消費投資發展的迫切愿望。他表示,希望多了解成都一些,為進一步推動雙方合作并向韓國企業家介紹成都做好準備。
“穿越”到老成都
“真美!”昨日下午,韓國每經媒體集團會長張大煥、常務董事樸裁炫、副局長徐洋遠等數名高管來到東郊記憶參觀考察。一拿到介紹手冊,張大煥就不住點頭稱贊。
作為成都“城市新名片”,東郊記憶是成都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現在東郊記憶和北京798一樣,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成為成都極具特色的創意旅游園區、城市文化新地標。”聽著這些講解,張大煥一行參觀了東郊記憶館、藝術超市、8點空間等經典景點。遇到感興趣的地方,他還會禮貌打斷講解員,“能不能說得再具體一點?”“這是東郊勝境區,是依照上世紀80年代的老成都地圖所設計的,整個沙盤面積約700平方米,以大約1:450的比例,還原了80年代16.4平方公里的老東郊全貌。”在東郊記憶館,巨大的多媒體數字沙盤引起了嘉賓們的強烈興趣。張大煥倚著欄桿仔細品味一張張老成都的照片,十多分鐘后,才在隨同人員的提醒下離開。
在數字沙盤的旁邊,有一個虛擬漫游體驗區,騎上數字技術控制的自行車,眼前的屏幕上出現了老東郊的街景,并隨著自行車的速度、方向轉換。也許是沙盤的“遠觀”還不夠過癮,張大煥坐上了自行車,“穿越”回到老成都。
深度了解投資消費狀況
“成都市民對投資收益的滿意度是多少?”“銀行一年的利率是多少?”“成都的房價在什么水平?”在參觀考察活動中,張大煥變身為“記者”,連續向現場接待人員提了28個問題,涵蓋成都的文化產業、消費、投資等多方面。“成都有多少人?”投資消費是張大煥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在得知成都人口已經超過1400萬后,張大煥接著追問,“成都有多少股民?現場的人都炒股嗎?”
中國今年的牛市行情也是張大煥重點關心的問題,在了解了A股市場的交割規則之后,他又關注了成都房市。“成都人對投資非常踴躍,房價相對穩定。”現場工作人員如此解釋,張大煥點了點頭,并提筆記下了要點。“你們投資嗎?收益到多少是滿意的?”此前,韓國第二大商業銀行——友利銀行落戶成都,并推出數款理財產品,受到成都市民的歡迎。在了解到現場也有人關注該銀行的理財產品后,張大煥與身邊的高管笑了起來。
“有機會要推介成都”
“成都傳媒集團的業務有哪些領域?目前有哪些報紙?如何與互聯網對接?”作為資深媒體人,張大煥對成都文化產業極為關注,現場有超過一半的問題涉及文化產業。其中互聯網、新媒體等是其最為關注的問題。“我們剛剛發布了新媒體戰略。”成都傳媒集團負責人介紹說,去年集團發布“4311”戰略,將實現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全面打通,三年內建立健全以新興媒體為引領的現代立體傳播體系。該戰略涵蓋了時政新聞、財經資訊、生活服務和數字娛樂等四大產品矩陣,成都傳媒集團數字采編中心、自主建立技術研發中心、用戶大數據中心等三大中心,一個新媒體產業園區,一個新媒體產業發展基地。
“之所以問了這么多問題,是想多了解成都一些。”張大煥表示,深度了解成都之后,將向更多韓國企業家推介成都,推動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入。
更多內容詳見每日經濟新聞網站:www.uoper.xyz;
微信號nbdnews;
微博@每日經濟新聞;
會務咨詢電話:
028-8651638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