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5-31 20:10:2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住建部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將保障房種類簡化為“供租賃的公租房”和“供銷售的共有產權房”,厘清保障房與商品房市場的關系,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每經編輯 王婷婷
每經實習記者 王婷婷 發自成都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進一步深化住房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相關工作,有望在2015年啟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住建部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將保障房種類簡化為“供租賃的公租房”和“供銷售的共有產權房”,厘清保障房與商品房市場的關系,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報記者也注意到,“二次房改”提出以來,中央層面和各地方,都陸續在廉租房公租房并軌、取消限價房、實施共有產權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施。
有政策研究專家認為,第一次“房改”發展至今,已不符合當前市場要求,上述改革思路,將調整保障房與商品房市場的關系,對消化存量等方面有利好。同時共有產權等方式能調動開發商和消費者的情緒,保證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精簡保障房 主打租售并行
據媒體報道,一直備受關注的“進一步深化住房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相關工作,已經有基本的研究方向,且有望在2015年啟動。
據了解,削減保障房種類、住房屬性和改善需求平衡、住房儲蓄銀行、住房公積金等方面,均是研究重點。
“據我所知,住建部領導提出的方案是將保障房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供出租的公租房,一類供銷售的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租金更低,相當于以前的廉租房。”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務院也曾提到過這樣的方案,前段時間也有相關說法。從經適房、廉租房、限價房到公租房、自住商品房、共有產權房,各類保障房層出不窮,對保障房種類進行清理和簡化,很有必要。
本報記者也注意到,自2009年由時任住建部副部長的齊驥牽頭聯合相關司局一把手成立調研小組以來,無論是中央層面還是地方,都陸續在“保障房精簡”方面有所嘗試。
在2012年廣州宣布將廉租房統一納入公租房前后,多城也在試水,直至住建部明確要求2014年底前,各地區將廉租房納入公租房。同年,北京正式取消新建經適房和限價房,成都、廣州等多地也紛紛提議和探討取消政策,而中央層面也確定了經適房逐步減少供應直至全部取消的方向。隨著“共有產權”概念的引進,江蘇、上海、青海都有嘗試,目前共有產權房已成為中央保障房調整的重要方向。
“保障房相關政策一直在調整,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次‘房改’會遇到新的問題,有很多地方需要突破,深化改革勢在必行,住房保障制度法律化、制度化則是可行的目標。”顧云昌認為。
盤活庫存 刺激市場?
厘清和調整保障房與商品房消費的關系,是否能減輕保障房對樓市的沖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0年保障房建設突飛猛進,自2013年中央層面已經開始減少保障房新建任務量,持續調整保障房政策,并在今年明確提出存量房改保障房等措施。
“我國已經度過了大規模興建保障房的階段,保障房對市場的影響,更大層面可能不是新增量對市場的沖擊,而是厘清保障房和商品房的界線與進出渠道:保障房可以變成商品房,但最初性質是清楚的,保障是保障、市場是市場,這樣的市場關系能夠協調。”顧云昌認為,這背后實際上是消化大量存量,盤活房地產市場銷售環節低迷狀態。
緩解的同時,“二次房改”的實施方式還包括刺激。
“共有產權就是一種對各階段低收入人群都有吸引力的特殊產權安排。”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曾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共有產權房對市民而言,買不起先租,有錢后轉買并逐漸增持房產比例,這能夠激發家庭去努力掙錢。它不僅是保障有房住,而是提供產權,中國人的傳統來說,持有權益,會更加樂意。
“運營這種住房的企業也能可持續運行。按國外模式,市民對共有產權房的未持有部分繳納租金,付不起則申請補貼。這樣的話企業就能用微利的價格賣一部分權益,持有剩余部分的權益,按照融資成本能回收的水平同等租金放租。”劉洪玉認為。
細化不同收入人群,通過權益分配調動消費者和開發商的情緒,可以保證市場更健康穩定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