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02 19:45:33
中組部方面尚未宣布武鋼總經理的接任者,表示董事長、總經理職務的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程序辦理。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夏冰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2013年7月"空降"武鋼集團的原寶鋼股份總經理馬國強,在上馬武鋼集團總經理一職后,2015年6月2日,其職場生涯再現變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武鋼集官網6月2日上午發布的換帥消息中獲悉,2日上午,武鋼集團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受中組部領導委托,中組部有關干部局負責同志宣布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武鋼集團主要領導變動的決定:馬國強任武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免去其武鋼鐵集團總經理職務;免去鄧崎琳武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職務,到齡退出領導班子。
值得注意的是,中組部方面尚未宣布武鋼總經理的接任者,表示董事長、總經理職務的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程序辦理。
馬國強曾在寶鋼任職
公開資料顯示,馬國強于1995年加入寶鋼后,先后擔任寶鋼資金處副處長、計財部副部長、部長,寶鋼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2008年6月起兼任廣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在去武鋼任職前,其于2009年4月起任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總經理。
對于馬國強升任董事長一事,卓創資訊鋼鐵分析師劉新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馬國強去武鋼之前在寶鋼主要負責銷售,這幾年武鋼銷售情況有所好轉有其功勞。"
本是一則尋常的人事變動新聞,但是此前資本市場有寶鋼、武鋼兩大鋼企將合并的傳聞,盡管雙方均已發澄清公告作出否認,那么此次馬國強執掌武鋼一事,更是令市場對合并有了更多的猜想。
"馬國強的升任很有可能會引發武鋼、寶鋼可能會出現重組合并的猜想,因為這讓寶鋼和武鋼之間又有了共同的話題,因為之前市場上也有涉鋼企業類似的案例,即兩個合并企業的領導來自同一個地方,然后就合并了。"劉新偉如是分析。
西本新干線首席分析師邱躍成亦認為,"我覺得是正常的領導調整吧,鄧崎琳是年齡到了退休,最近央企領導班子調整涉及鋼鐵行業的很多,應該是為后期合并重組更加順利創造一定條件。
曾經回應合并傳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關于武鋼股份和寶鋼股份合并的傳言曾在5月28日召開的武鋼股份年度股東大會上,有過回應。
武鋼股份在上述大會上曾透露,日前工信部曾主導出臺了行業2015年至2017年發展綱要,主要就是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要求加大整合力度提高行業的集中度,將支持成立兩到三家年產能5000萬噸到1億噸的大企業,支持同行業公司之間的重組,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具體的指示。
對于國企改革,武鋼股份表示,從公司方面獲得的最新信息是,預計一兩個月內,國資委會下發一攬子的國企改革方案文件,屆時公司將遵照執行。
當然,市場上對二者之間的合并事宜并不是完全持贊成意見,在一部分業內人士眼里,二者的合并或許根本沒有必要。
"從目前的情況看,寶鋼的深度和武鋼的廣度剛好可以互補,似乎有合并的前提,但我認為武鋼和寶鋼是一定不會強強聯合的,因為沒有必要,寶鋼本身的市值和市場占有份額,已經遙遙領先了,根本沒有必要和武鋼合并,而且武鋼本身非鋼產業發展迅速,轉型方向似乎已經基本成型,寶鋼方面也是越做越精。一個是廣度發展,一個是深度發展,所以,在我看來,二者完全沒有必要合并。"生意社鋼鐵分社主編何杭生對記者分析表示,"如果二者真的合并了,那也是寶鋼收購武鋼,仍舊是拿下華東和華南市場,華北市場還是河北鋼鐵的,這樣也就沒有合并的理由了。合并的好處如果僅是擴大企業規模,而對市場發展的影響卻是'杯水車薪'的話,那還不如維持現狀,各自發展。"
因此,在何杭生看來,或許寶鋼集團的深精產品會逐步擴散至整個華南和華東,而武鋼的價格低廉產品和非鋼產業發展也會擴散,這樣二者并駕齊驅的發展在他看來是更好的行業現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