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5 00:38:56
改革商業保險資金運用方式,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有利于保險業創新增效,也可以帶動社會有效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會議確定,按照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和商業可持續原則,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昨日(6月2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確定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以金融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會議認為,改革商業保險資金運用方式,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有利于保險業創新增效,也可以帶動社會有效投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會議確定,按照市場化專業化運作和商業可持續原則,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認為:“對保險業而言,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有利于提高保險風險管理能力、盈利能力,也間接提高了保險的承保能力;對社會而言,基金的設立有利于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利好國民經濟發展。”
基建等領域將受益
據了解,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規模為3000億元,主要向保險機構募集,并以股權、債權方式開展直接投資或作為母基金投入國內外各類投資基金,主要投向棚戶區改造、城市基礎設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設施等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重大項目等。用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打造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新引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在此之前,國內大的保險公司一般通過建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形式參與投資實體經濟,也有很多與政府合作的大的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之后,能夠更多地考慮與‘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相協調、相一致的項目,目標更集中,組織資金更方便,包括未來與項目IPO相銜接等,對相應的基礎設施項目是一種更好的組織形式。”
對于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的組織形式,庹國柱認為,可能有多家保險公司以股權的形式參與,也有可能吸收基金公司的股權來參與。“組織資金方式應該是比較靈活的”。
庹國柱還分析指出,將保險資金專項用于國家的戰略項目,有利于提高保險資金的運作效率。“目前保險公司資金運作較為分散,在當前一百六七十家保險公司中,大部分公司還需要委托其他機構參與基礎設施項目等投資。未來這些保險公司還可能利用手中的保險資金,通過該基金參與到國家戰略項目投資當中。”
對接實體經濟項目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6月20日至21日召開的青島“2014金家嶺財富論壇”上表示,近來實體經濟杠桿較高是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險資正在加大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長期投資投向實體經濟領域,發揮資本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前社會負債率較高的問題。
數據顯示,近年來保險基金不斷加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截至今年5月,保險機構累計發起設立了226項基礎設施的投資計劃,近8000億資金。項目覆蓋全國27個省市,包括鐵路、高速公路等項目,也包括城鎮化改造項目。
針對實體經濟負債率較高、長期資金供給不足等問題,險資運用股債結合的形式,對接實體經濟融資項目。陳文輝表示:“比如,去年幾家保險公司籌資360億投向中石油管道項目,用于中石油西氣東輸的二期管道建設。在廣東,中國人保發起100多億元的投資發展基金。中國人壽去年在蘇州投資100億做的投資項目。因此,長期來看,保險業資金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美國,據統計保險基金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的70%。”
“截至去年末,保險業發了七千多億保險基礎設施的投資計劃,加權預期收益率是6.47%,這應該是一個比較低的數據。與信托超過10%以上的收益水平相比,應該說還是比較低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較高的問題。”陳文輝坦言。
《《《
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
中國保險投資基金采取有限合伙制,規模為3000億元,主要向保險機構募集,并以股權、債權方式開展直接投資或作為母基金投入國內外各類投資基金,主要投向城市基礎設施、中西部交通設施等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重大項目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