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25 10:16:43
坊間預期該計劃將提出“壓縮8000萬噸鋼鐵產能和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目標。對此,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員表示,官方從未就此正式發布過這一信息。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將于近期發布。今日(6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獲悉,該計劃已經制定完成,正在走發布程序。
記者了解到,坊間預期該計劃將提出“壓縮8000萬噸鋼鐵產能和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目標。對此,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員表示,官方從未就此正式發布過這一信息。
官方未發布過壓產8000萬噸目標
近年來,鋼鐵市場持續疲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周(6月15日至19日),國內鋼材市場八個品種價格及指數繼續下跌,其中,中厚板鋼材下跌幅度最大,環比下跌1.72%,與去年底相比下跌18.74%。
針對當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低盈利的局面,今年2月份,工信部在對2015年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展望中表示,為促進鋼鐵工業由大到強,工信部將制定發布《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并進一步推動落實有關配套政策措施。
此前,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表示,該行動計劃主要涉及產能過剩、兩化融合、兼并重組等7個方面的內容。
近來,持續有消息稱,該計劃的具體目標是壓縮我國8000萬噸鋼鐵產能,以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建立2至3家智能示范工廠,提升行業兩化融合水平;將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推進優勢企業強強聯合,推進區域企業重組整合;企業能耗總量實現零增長,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等。
但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鋼鐵處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官方從未就所謂壓縮產能目標正式發布過消息。
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消化產能
記者注意到,近來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的消息甚囂塵上。南通市注冊會計師協會副秘書長劉志耕認為,在行業轉型過程中,原先的遺留問題必須得到有效處理,如涉及到原企業投入資本的轉讓、員工的利益和安排、產品的轉型升級、生產技術的更新改造等,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兼并重組。
不過,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市場倒逼企業壓縮產能和兼并重組的效果還不明顯,某些鋼企也擔心自己減產而其他企業不減,從而導致自己市場份額下降。”她還提及,鋼企涉及的資金、員工規模較大,兼并重組也有難度。這也被張琳認為是行動計劃不提壓縮產能和兼并重組具體目標的原因之一。
在國內產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我國產能“走出去”、參與國際合作的步伐加快。據悉,今年以來,河北省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鋼材數量明顯增加。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河北省鋼材出口918.2萬噸,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52.7%,價值264.4億元,增長17.5%。其中,出口到“32個海上絲綢之路國家”523.9萬噸,大幅增長86.3%;出口到“47個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198.5萬噸,增長1.1倍。二者占同期全部出口總值的78.7%。
業內人士分析稱,“一帶一路”國家市場潛力巨大,外貿發展前景可觀,“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國內制造業普遍相對比較薄弱,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旺盛,對我國鋼材需求量增大。
張琳建議,“國際市場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呈現多樣化,企業可以針對不同需求來改進自己的生產,增加出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