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29 07:35:3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中國七星以做電視廣告出身,業績平平,曾多次嘗試進軍諸如光伏發電、地產等全新領域,但仍難扭業績下滑頹勢。此次,在引入一眾點石成金的投資方后,中國七星會否成功逆襲,值得密切關注。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宇婷
每經記者 孫宇婷
停牌近半個月的中國七星控股(00245,HK),于上周五(6月26日)晚間發布了一則挑動市場神經的公告:公告透露,中國七星與CMI Financial Holding Corporation(以下簡稱CMI)訂立有條件股份認購協議,并分別與D.E.Shaw Composite,Union Sky、萬載星筠投資中心(WIC LP)及徐翔先生訂立6月23日加入契約。認購協議完成時,上述投資者合計擁有263.16億股公司股份,相當于公告日已發行股本的1090.3%,以及經股份認購事項擴大的發行股本約91.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中國七星以做電視廣告出身,業績平平,曾多次嘗試進軍諸如光伏發電、地產等全新領域,但仍難扭業績下滑頹勢。此次,在引入一眾點石成金的投資方后,中國七星會否成功逆襲,值得密切關注。
大佬紛紛參與認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參與股份認購的投資方來頭都不小:其中,認購股份最多的CMI是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由“中民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公開資料顯示,中民投是中國領先的民營資本投資公司,是由全國工商聯牽頭組織,由五十九家知名民營企業聯合發起的。中民投于2014年5月在上海成立,注冊資本5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80億美金)。經營范圍包含股權投資、股權投資管理、商務咨詢、財務咨詢、實業投資、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等。
據公告披露,中民投投資范圍涵蓋境內外的傳統財務機構及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創新財務公司。CMI此次參與認購股份占擴大股本后的71.07%(以下均指擴大股本后所占股份)。
此外,認購4.84%的Union Sky由史玉柱全資擁有,而內地私募大佬徐翔除了以自然人方式認購3.48%外,還通過有限合伙公司WIC LP認購了6.22%的股份,資料顯示,徐翔作為普通合伙人正是WIC LP的管理者。換句話說,徐翔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共計持有中國七星擴大股本后9.7%的股份,僅次于CMI。
值得一提的是,持股數達5.99%的D.E.Shaw Composite也并非泛泛之輩。創始人大衛·肖是華爾街定量分析熱潮的引領者,也是低調而神秘的科學家兼對沖基金經理人。
若按照目前各投資方認購股數計算,擴大股本后原中國七星方面持有8.4%股份,位列前三大股東之席。
除了股份認購外,公告還披露,公司涉及以現金收購兩家公司,盡管沒有詳細披露公司具體情況,公告中以“公司甲和公司乙”替代了公司名字,但仍泄露了一些蛛絲馬跡。公告稱,一家公司為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可從事第1類(證券交易)受規管活動的持牌公司,另一家為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的持牌公司。
中國七星業績連年下滑
那么,此次境內外知名資本、大佬扎堆入股的中國七星,究竟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
資料顯示,中國七星控股主席為倪新光,總裁為王志明,總部位于上海。最初名字為中國七星購物,當時公司主業為電視家居購物,主要從事消費品的制造、零售和分銷,以及提供傳媒管理服務。后更名為中國七星控股。
就在去年8月下旬,公司宣布,因電視廣告業務及零售與分銷業務的競爭加劇及利潤下降,決定停辦相關業務,同時稱已開展化工原料貿易業務。除了上述業務外,記者梳理公告發現,公司還嘗試拓展光伏發電、地產開發及經營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中國七星還是今年港股市場上的牛股。年初至今股價漲幅達到583.64%。然而,公司業績卻與二級市場表現出現明顯背離。根據彭博終端數據,從2011年以來,公司業績連年下滑,營收三年復合增長率為-50.98%,每股收益(EPS)也下滑明顯。僅從關鍵數字上看,公司資質并不好。
不過,即便經歷了今年的暴漲,這家港股主板上市公司目前市值仍只有45.4億港元,股價還停留在2港元以下。然而,在一幫擅長資本運作的投資方入主后,中國七星的未來無疑具有巨大想象空間,映射在二級市場上,一旦復牌,其股價表現也自然令人期待。
就在當日披露的公告最后,公司稱中國七星將繼續暫停買賣,以待刊發詳細公告。大佬們紛紛入股意欲何為?中國七星后續發展究竟會否如市場想象的由麻雀變鳳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繼續予以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