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07-16 11:39:47
記者最近聽說在上海竟然還有小區至今未能通電!這是怎么回事?
每經編輯 包雨朦
邦地產記者包雨朦 發自上海
記者最近聽說在上海竟然還有小區至今未能通電!
細思恐極啊~現在很多邊遠山區都已經實現“三通”了,國際化大都市魔都,居然還有人民生活在“黑暗”里?打死也不信!
帶著一顆探索與發現的好奇心,記者竟然找到了這個小區。
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邦爺心想那兒一定是伸手不見五指。然而走進小區卻發現,那可是燈火通明、霓虹閃爍啊~
不是說沒接入電網嗎?不是說不通電嗎?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啊!這到底咋回事?
整個社區都不用付電費
據邦地產記者了解,晶科家庭光伏公司作為新弘墅園的設備供應商,向弘明置業公司銷售268套家庭光伏發電系統,并提供25年的光伏組件發電效率質保和售后維護服務。
該套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壽命是25年,1kw光伏發電25年就可節約10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5噸、碳粉塵6.7噸、二氧化硫740kg。除了節能減排,裝有光伏發電系統的家庭每年還可以獲得發電收益。
根據《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家庭和學校光伏用戶可獲得5年0.4元/度的全電量光伏補貼,加上國家發改委提供的20年0.42元/度的補貼,每發一度電能夠享受合計0.82元/度的補貼。也就是說,裝有光伏發電系統的家庭,不僅不需要支付電費,還可以坐享上海市和國家的發電補貼收益。
據晶科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一般別墅光伏系統裝機容量約為3-10kw,安裝成本在10萬以內。以光伏裝機容量1kw計算,在上海平均每年可以發1100度電,前5年每年節省第三階電費加補貼收益可達2000元,在5年內即可收回成本,25年綜合收益可達4萬元,平均年化投資收益在15%左右。可以說,光伏發電系統具備非常穩定的理財屬性,“光伏理財”“光伏養老”的理念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同。平時住戶還可以通過“晶科控”APP手機客戶端實時查看系統的運營狀態和發電收益。擁有這樣一套會發電的房子,是不是感覺未來世界的生活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呢!
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年度新能源展望報告人均電力消費將從2015年的4420千瓦時增長至2040年的6770千瓦時,相當于德國2012年的人均電力消費水平。碳成本升高和環保標準變嚴,新的燃煤發電廠的成本將在2015到2040年間上升23%,按照這個大趨勢,電費開支將是未來25年我們生活中一筆非常大的開支。在這樣的情況下,擁有一套不用付電費,還能賺電費的房子,那就相當于給自己買了一份養老保險啊!
也許正因如此,新弘墅園賣得不錯,6月7日開盤,當天一期已全部售罄。
大部分房子想要自發電還要等…
光伏建筑一體化是國家綠色建筑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分布式光伏補貼和市場環境的逐步成熟,越來越多的建筑開發商看重其綠色概念為樓盤增加賣點。
邦地產從晶科公司了解到,除了在上海等補貼較大的地區進行試點以外,公司與開發商合作的預裝模式在其他二線城市也有可能落地開花。
目前光伏社區多適用于屋頂產權清晰的別墅和自建房。那么問題來了,普通城市公寓樓的住戶有無可能也實現光伏發電呢?
晶科公司表示,普通城市公寓樓屋頂產權多屬于所有樓層業主,因此只有征得所有業主的同意并書面簽字才能安裝光伏系統,導致現階段安裝比較困難。但光伏與建筑的結合趨勢不可阻擋,并且市場容量十分巨大。
在未來,將會有不少公寓在建筑設計階段就將光伏系統融入建筑結構,屋頂、陽臺、幕墻都可以成為光伏發電系統的載體。這樣在開發商銷售公寓樓的時候就可以把光伏安裝位置的產權厘清,光伏系統所發電量可以集中供應建筑公共用電,售電和補貼收益歸公共維修基金,也可以將光伏系統和房屋產權分開銷售給業主,讓業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事實上光伏發電、光伏建筑并不是一項新技術,在現代社會的生產生活中早有應用,為何光伏社區卻遲遲未能普及呢?
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總監宋會雍認為推廣光伏社區目前面臨諸多阻力。首先是成本問題,先不說一套光伏設備本身造價不菲,另外光伏設備易損耗的特性也無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其次,光伏社區是一項技術依賴性很強的項目——安裝光伏設備如何不破壞建筑本身的設計感?在城市住宅如此高密度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安裝設備?光伏系統如何與建材相結合?等等這些在技術推廣中將會面臨的難題都有待技術性的解決。
對此,晶科表示,將為所有別墅光伏系統提供5年逆變器產品質保,10年組件外觀工藝質保,25年組建發電效率質保。
但上述保修服務,能否解決光伏使用過程的損耗問題卻是疑問。另外,每個光伏小區能否都得到這樣的服務,還是疑問。
宋會雍還表示,雖然目前國家地方都在光伏領域給予了較大的支持力度,從長遠的角度,無論哪一家光伏企業都不可能長久地靠補貼吃飯,企業的成長應當與政府的扶持相吻合。因此,光伏產業自身的技術升級、產業提升,實現規模化、產業化,從而降低成本,才是未來光伏發電走進千家萬戶的重要出路。
以綠色環保的概念作為噱頭來炒作概念是開發商的強項,但消費者買房過日子,每個人心中還是各自有各自的一把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