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5-07-24 09:44:45
經濟進入新常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增速換擋。面對內外部的下行壓力,增長的步伐還能不能穩健如常?發展的新動能又將從何而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調研重要講話中,深刻把握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大趨勢,科學回答了如何集聚發展新動能的問題。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是為了集聚和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形勢和運行態勢總體是好的,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不僅如此,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一些趨勢性、基礎性變化還孕育著新的發展動能。培育新動能,做大新亮點,中國經濟就不會因換擋而失速,反而會更加穩健有力。
改革深化將激發發展新動能。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清除轉方式、調結構的體制機制障礙,是新常態的內在要求。改革是深刺激,形成一個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體制機制是治本之策。做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謀劃,增強改革落地能力,真刀真槍,蹄疾步穩,我們就能再造微觀基礎,優化宏觀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后勁。
結構優化將帶來發展新動能。轉方式、調結構是新常態的本質要求。多策并舉調結構,“加減乘除”一起做,引導新興產業走向“高大上”,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在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我們就能擁有更有質、更有量、也更可持續更有未來的發展前景。
創新驅動將創造發展新動能。新常態下,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不創新就要落后,創新慢了也要落后。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發展模式,激發調動全社會的創新激情,從“汗水型經濟”走向“智慧型經濟”,就能有力發揮創新對拉動發展的乘數效應。
民生改善將孕育發展新動能。抓民生也是抓發展。新常態下,宏觀經濟大環境變了,百姓生活小環境也會發生變化。全面把握發展和民生相互牽動、互為條件的關系,通過持續發展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通過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創造更多有效需求,就能拓展更大發展空間。
改革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堅持變中求進,積聚和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我們就一定能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