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上半年哪個地方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不是北京

每經網 2015-07-27 17:20:50

2015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馮彪

周一大清早,小編看到一條新聞,嚇得手機都扔了。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

然后小編看了看自己的銀行存款:

人家數錢是這樣數的!

小編數錢只能這樣數。

艾瑪,這還還用數嗎?還用數嗎!

截至7月26日,全國至少已有27省份公布了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果然是中國第一大都市,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6664元、13346元,均為全國最高。另外,北京和浙江也比較高。

西部地區相對就比較低了。暫列排名后三位的分別是寧夏、青海和甘肅。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均暫未突破12000元關口,其中甘肅最低,只有11243元。

從排名上看,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廣東、天津、福建7省市與去年相比沒有任何變化。山東則超越遼寧從去年上半年的第9位擠進前八強。

最讓人揪心的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來越大。今年上半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差為2.83倍。而2014年全年全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為2.75,今年一季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61。浙江和天津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差距較大的省份主要在西部。新疆城鎮居民上半年的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9.24倍!

說了半天,什么叫人均可支配收入?國家統計局去年曾通過官方微信“統計微訊”解釋,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家庭中就業者和未就業者的綜合平均收入水平,不是就業者的平均收入。

國家統計局使用的可支配收入指標,是指從總收入中扣除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支出等內容后,可直接用于家庭消費或儲蓄的那部分收入。通俗的說就是這筆錢,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不想花,也可以存進銀行。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林江教授說: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緩,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整體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具體上看,首先是勞動力出現緊缺,另一個因素是,環境資源不支持,很多地方經濟出現明顯下降,尤其東北的問題很嚴重。再一個是產業結構調整,如東三省在全國排倒數五名,最主要是東三省傳統的產業多,體量大。“我在南方調研,新興產業的增長速度很多。”

多讀一點

這些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工資有多高?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林紅是石油系統的一名員工。她的工資由基本工資、月獎和績效獎組成。受石油系統全員降薪影響,她們單位今年可能在月獎和績效獎中,選發一項。從2015年初開始,林紅(化名)每個月只能拿到2000多元的基本工資,以前每月都有的960元的月獎已不見蹤影。

在一家石油鉆井公司工作的職工陳輝(化名)說,他所在的公司屬于工程公司,主要根據工作量決定獎金和績效的發放。現在他的基本工資是3000元左右,公司一位副處級領導的基本工資也只有4000多元。

從5月開始,此前四次加薪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進行了薪酬回調。某地方鐵路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他所在的工務段人均降薪300~400元,內部流傳的降薪理由是公司虧損。

廣東一家電信運營企業員工張華(化名)說,雖然她們4600元的月基本工資沒有變化,但是能拿到的福利補貼卻比往年低很多,年終獎也從以前的兩萬元左右縮減到最近的5000元。

第一財經日報今天援引一位畢業17年、一直奮斗在鄉鎮衛生院的醫生的話說,“在基層醫療機構一級醫院里,臨床醫生每月3000元,護理2700元左右,其他人員2200元左右。”

二級醫院工資也不高。一位二級醫院的臨床醫生說,中級醫生的基本工資多數在3600元左右,包含各種補貼,加上獎金每個月在5000元~6000元,但是獎金拿1000元~2000元的話就非常忙,沒有年休假,一年連著休三天也非常奢侈。二級醫院的護理工資比臨床醫生更是低了一個檔次,中級職稱的護師每月實發工資也就2300元左右。

三甲醫院呢?一線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間差距較大。一位二線城市三甲醫院的臨床醫生表示。中級職稱的醫生工資在6500元左右,實際到手也就4800多元。在北京某軍隊系統三甲醫院中,局級、處級、科級、辦事員的每月實發工資分別為12002.8元、9442.67元、7432.67元、5388.67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實習記者馮彪 周一大清早,小編看到一條新聞,嚇得手機都扔了。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 然后小編看了看自己的銀行存款: 人家數錢是這樣數的! 小編數錢只能這樣數。 艾瑪,這還還用數嗎?還用數嗎! 截至7月26日,全國至少已有27省份公布了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果然是中國第一大都市,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6664元、13346元,均為全國最高。另外,北京和浙江也比較高。 西部地區相對就比較低了。暫列排名后三位的分別是寧夏、青海和甘肅。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均暫未突破12000元關口,其中甘肅最低,只有11243元。 從排名上看,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廣東、天津、福建7省市與去年相比沒有任何變化。山東則超越遼寧從去年上半年的第9位擠進前八強。 最讓人揪心的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來越大。今年上半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差為2.83倍。而2014年全年全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為2.75,今年一季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61。浙江和天津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差距較大的省份主要在西部。新疆城鎮居民上半年的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9.24倍! 說了半天,什么叫人均可支配收入?國家統計局去年曾通過官方微信“統計微訊”解釋,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家庭中就業者和未就業者的綜合平均收入水平,不是就業者的平均收入。 國家統計局使用的可支配收入指標,是指從總收入中扣除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支出等內容后,可直接用于家庭消費或儲蓄的那部分收入。通俗的說就是這筆錢,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不想花,也可以存進銀行。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林江教授說: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緩,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整體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具體上看,首先是勞動力出現緊缺,另一個因素是,環境資源不支持,很多地方經濟出現明顯下降,尤其東北的問題很嚴重。再一個是產業結構調整,如東三省在全國排倒數五名,最主要是東三省傳統的產業多,體量大。“我在南方調研,新興產業的增長速度很多。” 多讀一點 這些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工資有多高?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林紅是石油系統的一名員工。她的工資由基本工資、月獎和績效獎組成。受石油系統全員降薪影響,她們單位今年可能在月獎和績效獎中,選發一項。從2015年初開始,林紅(化名)每個月只能拿到2000多元的基本工資,以前每月都有的960元的月獎已不見蹤影。 在一家石油鉆井公司工作的職工陳輝(化名)說,他所在的公司屬于工程公司,主要根據工作量決定獎金和績效的發放。現在他的基本工資是3000元左右,公司一位副處級領導的基本工資也只有4000多元。 從5月開始,此前四次加薪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進行了薪酬回調。某地方鐵路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他所在的工務段人均降薪300~400元,內部流傳的降薪理由是公司虧損。 廣東一家電信運營企業員工張華(化名)說,雖然她們4600元的月基本工資沒有變化,但是能拿到的福利補貼卻比往年低很多,年終獎也從以前的兩萬元左右縮減到最近的5000元。 第一財經日報今天援引一位畢業17年、一直奮斗在鄉鎮衛生院的醫生的話說,“在基層醫療機構一級醫院里,臨床醫生每月3000元,護理2700元左右,其他人員2200元左右。” 二級醫院工資也不高。一位二級醫院的臨床醫生說,中級醫生的基本工資多數在3600元左右,包含各種補貼,加上獎金每個月在5000元~6000元,但是獎金拿1000元~2000元的話就非常忙,沒有年休假,一年連著休三天也非常奢侈。二級醫院的護理工資比臨床醫生更是低了一個檔次,中級職稱的護師每月實發工資也就2300元左右。 三甲醫院呢?一線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間差距較大。一位二線城市三甲醫院的臨床醫生表示。中級職稱的醫生工資在6500元左右,實際到手也就4800多元。在北京某軍隊系統三甲醫院中,局級、處級、科級、辦事員的每月實發工資分別為12002.8元、9442.67元、7432.67元、5388.67元。
人均收入 統計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