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財富 2015-08-07 21:36:59
相比股民常常登上頭條,對于基民群體你或許知之甚少。如果要將基民和股民進行PK,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2014年基民雖然賺得比股民少,但是虧損遠不如股民多,一系列數據對比下來,基民甚至幸福感滿滿。
每經編輯 宋雙
基民PK股民:誰的幸福感更強?
相比股票投資,基金算“后起之秀”,但發展很快,如今已經成為主流投資品種。相對于股民被俗稱“韭菜”,所謂的“十人炒股一賺二平七虧”,基民“存活率”則高得多,老基民比比皆是。分析報告顯示,投資時間在5年以上的基民占比最高,達到42%;投資年限在2至5年的占比為17%;“基齡”在半年以內的為12%。
是什么在支撐基民堅守陣地,存活率高而不被割韭菜?如果要和股民PK,究竟是股民多還是基民多?究竟是股票賺錢,還是買基金省心?看了下面這一組數據,可能會給你答案。
首先來看兩者人數。2014年基金新開戶數創下近6年新高。自2008年熊市以來至2012年,基金開戶數上升一直十分緩慢。2013年開戶人數有所提升,而隨著2014年A股下半年發力牛冠全球,基民開戶數也出現顯著增長。截至2014年底基金賬戶總數46408.82萬戶,較2013年末上升了17635.36萬戶;其中有效賬戶數為12741.59萬戶,較2013年底增加了4044.49萬戶,增幅為46.5%。
那么是不是就有1.27億人次持有基金呢?答案并非如此。每一個基民往往持有2家以上基金公司產品,意味著其至少擁有2個以上的基金公司賬戶,但實際投資者只有一人。而截至2014年年末,18%的基民持有1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持有4家的占比為13%;而持有2家、3家和5家的占比均為23%。那么或許可以據此推算出,實際基民人數大概為4800萬人左右。根據中登公司公布的2014年統計年鑒顯示,截至去年末,A股賬戶數約18401.17萬戶,其中有效賬戶數為14214.69萬戶,較2013年增長882.24萬戶,增長5.11%。一般股民都持有滬深兩大賬戶,因此股民實際人數大概為7100萬人。
其次看收益。僅就2014年的投資情況來看,盈利的基民和股民占比大致相同;但剩下沒賺錢的股民中,其虧損程度比基民更高。具體來看,2014年61%的基金投資者盈利,其中有11%的人賺到30%以上,27%的人收益在10%至30%之間;而根據東方財富2014年年末調查顯示,63.7%的網友當年在股市上有不同程度的盈利,盈利水平在20%到50%之間的最多,為23.8%;還有8.9%的人盈利翻倍。但從虧損人群中看,基民中僅有6%的人虧損超過30%,虧損小于30%的人也只占10%;而股民中,2014年有6.2%的人虧損超過50%,6.1%的人虧損程度在20%到50%之間,虧損20%以下的占9.8%。
或許不難看出,基民存活率高背后有盈利支撐。數據表明,自投資以來有盈利的基民占比高達62%,此外有20%的基民盈虧不大,也就是說虧損人群僅占18%左右,幸福感可謂爆棚。
股民和基民,誰的家底更加殷實呢?首先來看基民。如果按照5萬元以下、5萬-10萬元、10萬-50萬元、50萬-100萬元、100-萬300萬元以及300萬元以上劃分,那么家里金融資產為10萬-50萬元的基民最多,達到31%;其次是5萬-10萬元,占比為22%;資產超過300萬元的僅占2%。東方財富的調查報告顯示,身家在5萬元以下的股民占比為16.1%,5萬-20萬元的占比為32.2%,20萬-100萬元占比為31.3%,100萬元以上占比為20.4%。整體來看,不論基民還是股民,都是以普通的工薪階層為主。
兩者的投資成本也有區別。2014年基民申購基金金額合計126165.8億元,贖回金額合計115858.9億元,資金凈流入達10302.1億元,均達到歷史最高值。那么基民究竟貢獻了多少費用?如果按照各類基金產品平均0.85%的申購費率和0.6%的贖回費計算,那么申購費大概在1092.9億元左右,而贖回費約為695.15億元。當然不同渠道收取的申購費率會不盡相同,各類基金申購最低折扣平均為28.2%,據此2014年基民支付的申購費大概在784.7億元左右。至于贖回費,如果持有期限足夠,贖回費可能非常低甚至為零,假設其中35%的基金贖回不需要支付贖回費,那么基民支付的贖回費金額大概在451.84億元,兩者合計1236.54億元左右。此外,根據基金年報,2014年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費約為293.27億元,那么合計2014年基民整體支付的持基費用約為1529.81億元,每個基金賬戶一年中申購、贖回、持有平均成本約為1204.57元。
對于股民來說,其所繳納的主要費用為買進費用(即傭金)、賣出費用(印花稅和傭金)以及過戶費。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2014年度證券公司經營數據顯示,去年券商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1049.48億元,而財政部公布的2014年印花稅共收取667億元,兩者合計1716.48億元,也就是說每戶股民一年平均成本為1208.05元。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平均數據并未剔除機構戶,因此是總平均數。
不過股民自己炒股,基民請基金經理幫忙炒股,戶均投資成本差四元錢,基民享受的是基金公司的博士和碩士精英團隊的服務,股民則只能自力更生;前者省心省事就算發不了財也虧得不多;而后者勞心勞力說不定遇上巨虧。當然個中掂量,還在于投資者自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