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2 03:05:17
◎李奇霖
長期以來,央行一直試圖通過引導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小幅波動,借以避免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或升值。從這個角度來看,央行昨日主動引導人民幣匯率一次性大幅貶值,似乎并不符合其一貫作風。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政府正在為人民幣加入SDR一籃子貨幣做積極準備,引導人民幣大幅貶值似乎為擁有一票否決權的美國指責中國操縱匯率提供了新的證據。那么央行為何選擇在這一關鍵時間窗口主動引導人民幣大幅貶值呢?這是否有違匯率市場化的原則呢?
筆者認為,此前7月出口負增長、美元加息預期等因素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逐漸積聚,央行此時引導匯率貶值是為了反映市場供需,同時有助于釋放金融風險。
與此同時,主動引導貶值并不意味著放棄加入SDR,相反引導人民幣匯率到達合理區間并擴大波動幅度,這是朝著匯率市場化的方向再進一步,將更有利于爭取加入SDR。
首先,出口數據并不支撐人民幣過于強勢。人民幣匯率的決定以市場供需為基礎,并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有管理的調節,但實際上央行主要還是參考美元來確定人民幣匯率。金融危機后,全球主要央行紛紛開啟放水模式,而人民幣因緊盯美元,兌美元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但因美元走強,人民幣被迫升值,人民幣有效實際匯率在過去一年增長了約12%,這已嚴重影響到中國對美國以外的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
其次,美元加息預期使人民幣面臨客觀的貶值壓力。美聯儲通過三輪QE釋放大量流動性,并從2008年12月起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在0.25%的低位至今。多項指標顯示美國經濟已邁入復蘇通道,市場也預期美聯儲年內將會加息。根據歷史經驗,美國加息將持續較長時間,而且加息周期內美元將以較大的概率走強,這將降低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使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
再次,匯率貶值有助于緩釋金融風險。正如前文所言,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競相貶值,且近期出口數據不容樂觀,市場上存在著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如央行通過持續的外匯市場干預,使人民幣匯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一方面將增加外匯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將導致金融風險的積聚。
通過主動的一次性大幅貶值,央行的舉措有利于將資本流出的風險分散,緩釋對金融系統的集中沖擊。
主動引導人民幣匯率貶值,并擴大匯率波動區間,這意味著匯率市場化再下一城。匯率浮動區間的擴大,將使得外匯市場上人民幣的供需變化更能體現在匯率波動上。因此,可以認為在匯率決定機制中,央行的行政干預正在減少,而市場因素的決定性作用正在強化。
人民幣貶值將沖擊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品價格。當前三、四線城市房產價格有持續下跌態勢,實體經濟總需求不強,產能過剩企業去杠桿,人民幣資產相對收益率已經出現回落。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加息預期會導致中美利差收窄,匯率貶值風險或使人民幣資產相對收益率進一步下降,外資有減持人民幣資產換取美元回流的沖動,這將對房產、企業固定資產價格產生沖擊。
(作者為民生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