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財富 2015-08-21 18:13:05
從戛然見頂到急速下跌再到救市反彈,A股整整8周跌宕起伏讓每個乘坐這趟股市航班的“乘客”都刻骨銘心,期間有283萬賬戶絕望離場,500萬元以上賬戶消失超8萬個。尤其是在滬指反彈前夜,有89萬賬戶慘烈倒下。
每經編輯 劉海軍
絕望時刻89萬戶清倉
市場大跌時,投資者在周末就盼望出臺利好消息。果然,6月27日,周六,央行宣布降息0.25%、定向降準0.5%。這是央行在時隔七年后首次同時雙降。
央行這么大的動作,是趁反彈出局還是加倉抄底?這次,很多人選擇了后者,在投資者看來,這一次雙降利好會扭轉A股頹勢。
利好不止如此。當天,證金公司盤中答問:強制平倉規模很小,目前證券公司兩融業務風險總體可控。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6月29日,在雙降利好下,市場高開低走,最終下跌3.34%,兩市逾1500股跌停。
“我就是沖著央行的利好在周一漲停板時沖進去的,最后買的股票跌停,一下子就損失20%。”國泰君安一深圳營業部客戶向記者表示。
上證指數下跌到此,幾乎達到牛熊分界線,救市呼聲開始高漲。
6月30日,滬指一度跌破3900點,就在上午收盤前最后一分鐘,中國基金業協會牽頭,史上首次發布倡議書,王亞偉、莫泰山、但斌等13位私募大佬集體發聲,全面唱多抄底行情。下午權重股集體拉升,滬指最終大漲5.53%。
“今天是大奇跡日!”當天收盤后,記者的朋友圈有研究員分享道。
但13位私募大佬提振效應只持續了一天,7月1日市場再度向下,滬指下跌5.23%。當晚,滬深交易所宣布將下調交易經手費和交易過戶費;證監會則發布了《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今后,券商將自主決定強平線,同時放寬兩融客戶的參與標準。
7月2日,“兩桶油”及銀行股極力護盤,但滬指依然下跌3.48%。7月3日,又見千股跌停慘狀,市場大跌5.77%。
而在這周,投資者的開戶數依舊慘淡,6月29日到7月3日共新增51.15萬戶,清倉離場的也達到了39.01萬戶。
不斷失望,不斷希望,所有人都盼著更大的政策出現。而這個周末的各種重大利好也的確在安慰人們脆弱的神經。
7月4日,中信、國泰君安等21家券商掌門人齊聚證監會商討救市,后決定出資不低于1200億投資藍籌股ETF;當晚證監會更是放出大招,28家上市公司宣布暫緩IPO。7月5日晚,證監會宣布,央行將通過多種形式給予證金公司流動性支持。?
利好接踵而至。中央匯金稱,已于近期在二級市場買入ETF,這是匯金成立以來第六次在二級市場增持。中金所也對交易股指期貨合約特別是中證500股指期貨的部分賬戶采取了限制開倉等監管措施,對惡意做空、利用股指期貨進行跨期現市場操縱等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將予嚴懲。
彼時,市場分析認為,由證監會、央行、交易所、機構以及上市公司等組成的“護盤聯盟”已開動。市場上很多投資者又達成一致了:國家在動真格,最后會力挽狂瀾。
然而黎明前的溫度是如此之低。7月6日,指數上漲2.41%,但上千只股票從開盤漲停到收盤跌停。7月7日,滬指下跌1.29%,創業板下跌5.69%,而因停牌公司過多,此跌幅基本相當于全部跌停。7月8日,滬指跌5.90%,兩市除1400余家公司停牌外,逾1300只股票跌停。
此刻,市場情緒如西伯利亞的極寒,已經達到絕望頂點。很多融資客爆倉,多年積累,一朝輸盡。
正是在此最絕望時刻,很多投資者對后市產生了極度恐慌心理,紛紛在地板價上忍痛割肉,用帶血的籌碼為市場砸出了階段底部。數據顯示,這周共89.49萬戶清倉離場,達近期之最。同樣,也許是已經麻木了,在此絕望的兩周分別有1966萬戶、2183萬戶投資者未交易,“裝死”度日。而從總的數據來看,從6月15日至此四周內共有226.72萬戶離場了。
黎明前的夜往往最黑暗。7月9日,開盤千股跌停,隨后10點左右,很多小票被拉起。“小票流動性危機解除,救市成功了”,廣州一私募大佬在朋友圈說道。當天收盤千股漲停,滬指上漲5.76%,留下了一根大陽線。7月10日,滬指再度暴漲4.54%,大盤被硬生生從綠色的深淵中拉起。至此,一場看不見硝煙的金融大戰暫告段落。
救市初步成功后,抄底資金大幅入場搶籌,個股也基本迎來數個漲停。在數據上,在7月13日到17日這周,選擇清倉離場的投資者的只有0.71萬戶,而7月20日至24日、7月27日至31日選擇離場的投資者也均不多,分別為17.71萬戶和7.84萬戶。或許是之前“絞肉機”般的大跌讓很多投資者對市場失去了信心,在這3周內,每周新增的投資者數量為52.82萬戶、39.06萬戶和33.97萬戶,逐步下滑。而從整個月度來看,7月新增投資者數量只有204.87萬戶,連6月份464.22萬戶的一半都不到。
大跌下8.6萬個500萬以上賬戶“消失”
而根據中登公司的月報,對比5~7月不同持股市值的投資者數量變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此次大跌中有超過8.6萬個的500萬以上市值賬戶“消失”了。
在5~7月中,持股市值在1萬元以下和1萬~10萬元的小市值投資者比重逐步遞增;而持股市值為10萬~50萬元、50萬~100萬、100萬~500萬元、500萬~1000萬元、1000萬~1億元和1億元以上的投資者所占比重都呈現遞減態勢。
同時,在大戶投資者中,6月持股市值為500萬~1000萬元、1000萬~1億元、1億元以上的投資者相比5月分別減少了17375戶、11333戶和406戶。7月相對應的減少數值分別為36179戶、20327戶和637戶,減少量明顯多于6月。
即是說,在市場大跌的六七月,持股市值500萬~1000萬元、1000萬~1億元和1億元以上的投資者合計減少53554戶、31660戶和1043戶,共有86257個500萬以上的賬戶“消失”。
“中登公司披露的賬戶數據減少,可從多方面解釋。首先重要的一點,很多投資者在這次大跌中資產縮水,而很多人在面對市場大跌時減倉也是其市值減少的重要原因。還有一點,那些高凈值投資者在面對高風險市場時減倉,減少自己操作而轉向如量化對沖等私募基金產品也是高市值賬戶‘被消失’的一個原因。”前海方舟資產總裁鐘海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