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5-08-27 11:02:04
記者查閱國內全部69家人身險公司(不含5家專業健康險公司)披露的部門設置信息后發現,目前僅7家設有健康險部門,其中以事業部形式存在的僅3家。
備受關注的個人稅優型健康險業務監管辦法終于落地,但對于不少險企來說,糾結的心理才剛開始:一方面想通過率先開展這一政策性業務占領市場,但另一方面,經營條件和在“微利經營”原則下嚴苛的產品業務管理等規定,又讓部分公司現下只能觀望。
以經營條件來說,相較于6月份下發的征求意見稿,保監會8月20日正式發布的《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將保險公司開展個人稅優型健康險業務的條件進一步明確,比如,將“設立健康險保險部”明確為“設立健康險事業部”,將“配備醫學等專業背景的人員隊伍,具有較好的理賠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進一步明確為“專業隊伍中至少50%具有健康險業務經驗,30%以上具有醫學背景”。
這對準備開展相關業務的部分保險公司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國內全部69家人身險公司(不含5家專業健康險公司)披露的部門設置信息后發現,目前僅7家設有健康險部門,其中以事業部形式存在的僅3家。另據本報記者了解,部分公司不愿單獨設立健康險事業部,因考慮到團隊、運營及成本等因素。而部分公司則認為,對專業團隊雖然做了規定,但對專業人員配置要求仍不明確,比如醫學背景人員的界定不清晰,實際中存在操作空間等。
八成公司尚未設健康險部
目前國內共有74家人身險公司,除5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外,還有69家公司。近日,《證券日報》記者查閱這69家人身險公司官網披露的公司部門設置信息發現,明確設立健康險部門的僅有7家,包括泰康人壽、建信人壽、陽光人壽、吉祥人壽、國聯人壽、工銀安盛、招商信諾;同時,中美聯泰大都會將健康險和意外險合并成立了意外暨健康險部。
此外,包括太保壽險、太平人壽、平安養老在內的3家人身險公司,盡管沒有設立健康險事業部,但分別設立了“醫保合作中心”、“運營管理部(社保商辦管理部)”、“醫保事業部”等有健康險業務性質的部門。其中,太平人壽也對本報表示,公司有計劃成立健康險事業部。
其余58家人身險公司均未單獨設立健康險業務相關部門。即在69家非專業健康險類的人身險公司中,尚未設立健康險部門的占84%。
而在7家有健康險獨立部門的公司中,以事業部形式存在的僅3家,分別為泰康人壽、陽光人壽和招商信諾。
對于設立“健康保險事業部”的背景,泰康人壽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稱,該事業部承擔公司參與健康產業、設立健康管理子公司等工作,與公司的個險事業部、銀保事業部、創新事業部等同時設立,與公司是否開展個人稅優型健康險業務并沒有直接關聯。
而陽光人壽下設的健康險事業部進一步下設商業健康險部、政策健康險部、綜合管理部。
招商信諾健康險事業部的部門職能是,負責健康險業務的市場開拓、銷售及相關售后服務,運營流程的優化等。其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稱,這一部門為新設立部門,但與個人稅延型健康險業務所要求的健康險事業部不是對等關系,成立這一部門公司早就有規劃,因其非常看好商業健康險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從已經設立健康險部門的公司中可以看出,這些公司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重視健康險業務、健康產業的公司,如泰康、陽光、招商信諾;另一類是地方型險企,成立健康險相關部門可以承接部分政府醫保經辦項目,如吉祥人壽、國聯人壽。
近幾年健康保險獲得迅速發展,2002年以來,健康險的年均增速達到27%。保監會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有100多家保險公司開展商業健康保險業務,備案銷售的健康保險產品涵蓋疾病險、醫療險、護理險和失能收入損失險四大類,有2300多種產品。
面臨團隊及成本壓力
沒有成立健康險部門,或者甚至尚未介入醫療險領域,是保險公司在多重因素下的現實考慮。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稱,部分中小公司對成立單獨的健康險事業部有一定“想法”,主要是考慮到團隊的壓力、運營的壓力、成本的壓力等,因為不同于傳統壽險以及重疾險等業務,醫療險類的健康險產品對保險公司運營、后續服務等產生較大壓力,包括人員數量、審核專業性、報銷系統等,需要公司具備一定能力。
一家外資壽險公司總裁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政策對險企的健康險經營能力提出的要求,其實是比經營意外險和養老險的能力要求要高的。”
對于專業人員問題,某外資公司健康險業務一位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稱,對于有醫療險業務經驗的公司來說,滿足隊伍要求理論上不是問題,因為醫療險需要頻繁理賠,前中后臺本身就必須有既懂醫療又懂保險的復合型人才;給團隊的壓力是在于,有醫學背景的人員不是很好界定,“因為健康險跟醫療分分鐘都離不開,此前多年從事健康險管理的,都會懂一些醫療,這樣算不算有醫學背景?”
上述一家設有健康險部門的公司的人士也表示,健康險部門的人員配置情況,不便透露。
一家公司的人士表示,對健康保險事業部中有健康險業務經驗和醫學背景人員的比例做要求,而沒有提到事業部的總人數,實際上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間。“極端的情況,事業部如果只有3個人呢?是不是只要有1個有醫學背景、2個有健康險經驗就行了?”
此外,“部分公司是將健康、養老相關業務放在一起做的,單獨成立健康險部門,公司的戰略規劃可能需要重新調整。”
對于提出設立“健康保險事業部”的要求,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目的是推動商業健康保險專業化經營。
事業部與公司職能部門不一樣,一般是指在公司宏觀領導下,具有經營管理職能,并實行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的部門。事業部也不同于子公司、分公司,不具有獨立法人地位、不需辦理經營許可。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的健康保險事業部應以健康保險(含大病保險、基本醫保經辦等)為主要業務范圍,在公司內部實行專業化管理,獨立經營、獨立核算。
上述外資公司健康險負責人稱,對于個人稅優型健康險業務還在調研中,目前的監管細則對于產品規定并不是很明確,需要跟再保公司和精算部門溝通后,再去落實產品形態,“眼下還是要看看幾家大公司怎么做”。
與此同時,亦有幾家公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正在研發個人稅優型健康險產品,但產品細節和形態目前還沒有確定,需要與監管部門進一步確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