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31 01:03:35
近日,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其截至2015年6月30日未經審核的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公司收入2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3%,純利達2.23億元,同比上升7.7%。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歐陽凱
每經記者 歐陽凱
近日,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00750,HK;以下興業太陽能)公布了其截至2015年6月30日未經審核的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公司收入2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3%,純利達2.23億元,同比上升7.7%。
8月30日,興業太陽能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傳統幕墻業務受中國建筑行業不景氣影響,集團收入下滑4.3%;不過,太陽能工程及產品收入則保持穩定增長,其中EPC(總承包)業務上升32.4%。
興業太陽能方面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太陽能EPC上半年收入增加32.4%至10.34億元,毛利率達28.7%;傳統幕墻及幕墻產品銷售收入為6.54億元,下滑33.2%;電力銷售及電費補貼為4470萬元,上升208%。截至上半年,已完成光伏EPC項目合共約120MW,集中分布在中部、東部地區。
“受中國經濟增長以及建筑行業發展放緩影響,集團的傳統幕墻及幕墻產品銷售收入出現下滑,集團已策略性地布局海外市場以降低市場風險。”興業太陽能方面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內地市場收入比重從去年同期的22.86億元占比99.8%下降至21.11億元占比96.9%;香港市場比重從去年同期501萬元占比0.2%增加至2810萬元占比1.3%,同時還首次新增了澳門市場客戶,收入3849萬元,占比1.8%。
國泰君安國際此前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對光伏的投資將進入快速增長期,光伏的2020年中期裝機目標為至少100GW累計裝機容量,從現在到2020年間尚存在64GW的光伏裝機缺口,該缺口意味著5140億人民幣的總投資,而光伏EPC的市場亦預計將于期內達到1000億元以上。另外,分散式光伏裝機預計將于2015年內從2014年2GW的裝機容量翻一倍。
“興業太陽能將是中國加大對分散式光伏投資的最大受益者,其是國內最大的獨立太陽能EPC領域的領導者。”上述報告指出。
不過,隨著光伏下游應用市場的逐步打開,不少企業開始拓展產業鏈,電站成為他們“進軍”的方向。在2014年全國組件制造商前20名中,幾乎全部涉及下游電站開發業務。另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被用于光伏電站的募集金額就達到260億元,電站規模達到3GW。
8月21日,興業太陽能與蘇州協鑫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中民新能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項目合作協議,約定協同開發、建設相關光伏電站項目,其中與中民新能投資有限公司計劃于2015年在海南、貴州及惠州共同開發250MW光伏電站,接下來雙方還將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合作方案。
興業太陽能董事局主席劉紅維表示,集團進軍光伏電站開發也只是發揮自身的營銷體系、工程經驗等優勢,同時借助實力強大企業的資金等實力。
一位光伏研究人士也表示,目前整個光伏產業鏈中,電站開發環節有8%至10%的內部收益率,遠高于光伏制造業。此外,興業太陽能投資光伏電站本身也可拉動企業自身消化電池組件等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興業太陽能還涉足了光伏農業。所謂光伏農業,指的是將太陽能發電與現代農業種植養殖相結合的光伏發電形式。一方面太陽能光伏系統可運用未利用地來直接低成本發電;另一方面,由于光伏電池可透過動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光,可儲存熱能,有利于動植物生長,節約能源。
今年8月10日,興業太陽能光伏農業與光伏觀光旅游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正式并網發電,項目建設規模50兆瓦,占地面積1700余畝,是廣東省首個“農業光伏、地面光伏、觀光光伏、生態光伏”四位一體的光伏電站,預計每年可發電5200萬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