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9 01:25:13
10月8日下午,滴滴快的正式宣布其專車平臺獲得由上海市交通委頒發的網絡約租車(專車)平臺經營資格許可。滴滴快的由此成為第一家獲得網絡約租車平臺資質的公司。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昨日(10月8日)下午,滴滴快的正式宣布其專車平臺獲得由上海市交通委頒發的網絡約租車(專車)平臺經營資格許可。滴滴快的由此成為第一家獲得網絡約租車平臺資質的公司。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發放牌照表明上海市交通委邁出了規范約租車行業發展的新步伐。該模式旨在“鼓勵創新,依法合規”,實現約租車與巡游出租車錯位發展。
滴滴快的CEO程維稱,據統計,目前全國每天有2000萬人次打不到車,出行市場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專車業態從野蠻生長到合法合規,首先經受了市場檢驗,網絡約租車的經營仍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
市場化成關鍵詞
對于國內發出的第一張專車平臺的資質許可,業界認為,這是專車在國內誕生以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這表明政府和業界對交通領域移動互聯創新的肯定和認可,專車有望在路徑上合法化。
記者獲悉,上海市交通委這次牌照給的是滴滴上海分公司,目前這一資質許可的業務只有滴滴旗下專車,不包括快車。上海摸索的專車管理方法的整體特點是更加市場化,允許符合相應條件的車輛接入網絡約租車平臺。
程維表示,上海此次模式主要有幾個特點:首先是更加市場化,尊重了現在市場上已有的專車業態,并沒有像原來的出租車管理一樣制定統一價格,也沒有約定專車的數量,這些以前有很多爭議;其次,如果私家車符合標準,也是可以運營的,并沒有要求改變車輛的性質,這也是鼓勵保護創新的大方向。
程維補充說,對于車的標準,原則上專車車輛在價格和車型上要比出租車輛好。對于駕駛員的培訓和考核也制定了相關方案。此外,保險上的創新考慮到了車子如果發生損壞誰來承擔、第三方責任險、乘客和司機的安全等。
記者獲悉,上述模式除了要求平臺方具備企業相關資格和所在地的服務能力外,還需獲得互聯網業務資質和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平臺數據庫接入監管平臺,注冊服務器設置在中國大陸境內等。而車輛需要通過平臺審查后獲取營運證,司機也需要通過平臺審查后獲取從業資格上崗證。
滴滴快的方面稱,正與很多城市的地方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溝通類似“上海模式”的合作。不過,盡管拿到了牌照,程維稱接下來的重點還不是將這一模式在全國“四面開花”,仍要一步一步走踏實。
私家車資質問題待厘清
記者留意到,作為地方性的摸索與試點,滴滴與上海市交通委的“合作”已有先例。5月,滴滴與上海市交通委、四大出租車公司合作共建的上海市出租車信息服務平臺上線。9月18日,上海市總工會牽頭、上海市交通委指導下,滴滴正式與上海海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上海交通工會共同發起成立上海海鷗出租汽車駕駛員服務社(以下簡稱海鷗服務社),服務于個體出租車司機。
網絡約租車一旦規范化,是否會觸動出租車業務?昨日,孫建平表示,發放首張約租車網絡平臺經營資格許可,標志著上海市交通委邁出了規范約租車行業發展的新步伐。該模式概括起通過創新實現約租車與巡游出租車的差異化發展,后者則要通過制度規范促進約租車行業健康發展。而海鷗服務社的成立,是對傳統出租車制度的改變摸索。
據記者了解,滴滴與上海市交通委的合作,某種程度上是將網絡約租車對車輛和司機的管理審核權限“下放”到平臺。聯系到有媒體報道《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近期公布,和此前傳出的非正式版《辦法》,網絡約租車的政策走向始終備受關注。
不過,關于私家車是否能運營的問題,孫建平未向媒體明確表態,但其回應稱,“按現有的法規,私家車肯定不能進來,但是回過頭來,如果私家車具備了經營車的條件,你說可不可以呢?”
孫建平表示,車輛問題可以換一個思路看。按照現有的法規,有一些車輛不符合條件,反過來符合車的經營條件:第一保險問題,因為是經營車,保險比現有出租車的保險考慮更全一點;第二依法納稅的問題,類似于對車和人員的要求,這點需要平臺根據交通委的要求,嚴格規范管理。
事實上,另一有待厘清的模糊點在于,根據《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私家車如果接入專車平臺,也將面臨使用年限從不受限制到最多使用八年時間的規定。對此,孫建平表示,這個問題要等交通部規定下來再討論,因為還有全國性的聽取意見,可行性等問題。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研究院院長張國華則認為,作為政府在新的技術、服務領域與企業合作監管方面的樣板,上海市交通委的舉措將對全國各地交通部門在專車合法性與企業合作監管方面的探索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
相關鏈接
優步入駐上海自貿區 本地化成關鍵詞
◎每經記者 趙娜
昨日(10月8日)下午,上海市交通委正式向滴滴快的專車平臺頒發網絡約租車平臺經營資格許可。同日上午,Uber(優步)宣布為推動本土化運營,正式入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自今年5月以來,滴滴在突出“一站式出行平臺”的定位。伴隨優步中國的本土化和滴滴近期接連的國際化“結盟”,二者將在更廣的出行O2O市場競爭,其中也包括對牌照的需求。
昨日,Uber(優步)宣布建立的這家企業名為上海霧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21億元。此外,優步稱未來在中國的投資總額將達63億元,意在推動這一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隨著入駐上海自貿區,優步在中國成立了其目前為止唯一在美國以外的獨立公司,并把相關業務搬到中國境內服務器上運行。優步中國戰略負責人柳甄透露,優步希望通過霧博入駐自貿區進一步推動本地化運營。目前優步中國正在積極準備材料,將在第一時間申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平臺許可。
記者梳理發現,優步在去年2月正式開始運營中國市場,截至目前已進入上海、北京、成都、杭州等21個城市。優步日前透露,未來12個月將擴大運營版圖,進入中國100個城市,并計劃推出更多基于本土創新的出行產品。
9月下旬,優步在中國市場針對司機端推出“優步同行”,主要滿足車主在上下班路上與同行乘客公益拼車的需求,是一個類似滴滴順風車的產品功能。
易觀智庫分析師張旭此前分析稱,專車市場格局很難出現大的變數,長期來看盡管靠補貼培育市場的舉動還會有,但以后比拼重點重將是服務品質的提升。“優步同行”是優步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市場發布新功能。優步此前以營銷見長,但其進入中國市場后與多數外企的境遇相似,遭遇過“水土不服”的質疑。眼下,除了強化本土化運營,優步似乎也釋放出加速運營版圖、瞄準中國市場用戶需求的信號。而其主要競爭對手滴滴,自今年5月以來一直在突出“一站式出行平臺”的定位。
伴隨優步中國的本土化和滴滴近期接連的國際化“結盟”,二者將在更廣的出行O2O市場競爭。除了運營市場的開拓與爭奪,在國內包括對政策上的考量,這當中自然有對相關牌照的爭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