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1-05 22:22:07
券商、信托坐莊黯淡,基金對市場操縱被規(guī)范,新的坐莊模式也孕育而生,那便是產業(yè)資本坐莊,而當時名噪一時的“德隆系”被譽為此類神話的代表。不過,資本市場并非造神之地,熊市周期令“德隆系”資金鏈最終斷裂,總裁唐萬新被抓判刑,宣告德隆系走上覆滅之路。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明濤
券商、信托坐莊黯淡,基金對市場操縱被規(guī)范,新的坐莊模式也孕育而生,那便是產業(yè)資本坐莊,而當時名噪一時的“德隆系”被譽為此類神話的代表。不過,資本市場并非造神之地,熊市周期令“德隆系”資金鏈最終斷裂,總裁唐萬新被抓判刑,宣告德隆系走上覆滅之路。隨后的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A股流通性問題,大量流通股的出現也讓產業(yè)資本坐莊操縱市場模式不復存在。
風暴背景:產業(yè)資本坐莊興起
進入21世紀,隨著資本市場在摸索中前進,市場操縱出現新的手法,產業(yè)資本坐莊這一新模式成為高效斂財模式。這種模式的存在,正是抓住了證券市場實際流通規(guī)模很小這一弊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我國股市的初級階段,交易監(jiān)管機制尚不健全,決定了“控制性股東”有可能通過證券市場股價上漲獲取暴利。無論是上市公司向下投資,還是上市控制性公司股權的轉讓,往往會被市場當作“利好消息”,進而推動股價上漲。
另一方面,由于未流通的國家股和法人股占總股本比例比較大,同時價格遠低于“流通股”,這使得“控制性股東”尤其是那些處于相對控股地位的“控制性股東”,可以通過很低的價格受讓國家股或法人股,實現對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當時A股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例平均為30%。
正是由于可以用很低價格受讓國家股或法人股,令產業(yè)資本有機可乘,通過對上市公司控制、參與經營決策、造利好推動股價,從而達到斂財的目的。而當時的坐莊典范,便是“德隆系”。
風暴來襲:德隆系資金斷裂
記者注意到,名噪一時的“德隆系”當時控制了三家上市公司:新疆屯河(現名中糧屯河)、合金股份(現名合金投資)和湘火炬(已被合并退市)。
德隆系有一套“高明”的圈錢手段,方針是股市坐莊和產業(yè)整合密切結合,其典型手法是:通過二級市場收集“老三股”合金投資、新疆屯河、湘火炬的籌碼,拉高股價,然后利用高股價進行抵押貸款,貸款后再進行實業(yè)收購。在這種操作中,最關鍵的就是股價一定要維持住,一旦股價下跌,銀行就要追加抵押品或追索貸款。
然而,2001年~2004年,A股大盤從高位回落逾30%,為了維持股價,德隆只有自己花錢來“扛”。德隆系自己持有的“老三股”流通籌碼一度超過90%。
最終,德隆系的資金鏈也斷了。2004年4月13日,德隆系“老三股”之一的合金股份高臺跳水,德隆系正式宣告走上覆滅之路。一周時間,德隆系股票流通市值縮水高達60億元以上。
風暴監(jiān)管:全面改革消除股權分置
曾經滬深股市的第一豪莊——德隆系因忽略“過程的合理性”而走向崩盤覆滅之途,德隆系首腦唐萬新出走海外后回國自首。2006年1月19日,德隆主案在武漢正式開庭審理,唐萬新作為被告,面臨兩項控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操縱證券市場價格。
“德隆系”的倒下也引起了整個資本市場反思,長期困擾資本市場的流通性問題也在隨后得到解決。
2005年4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證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的試點工作。經過兩批試點,取得了一定經驗,具備了轉入積極穩(wěn)妥推進的基礎和條件。經國務院批準,2005年8月23日,證監(jiān)會、國資委、財政部、人民銀行、商務部聯合發(fā)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同年9月4日,證監(jiān)會發(fā)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我國的股權分置改革進入全面鋪開階段。
從上市公司自身角度考慮,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有利于引進市場化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機制和有效的外部監(jiān)督機制,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對流通股股東來說,通過股改得到非流通股股東支付的對價,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得到了保護。由此消除了股權分置這一股票市場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有利于股票市場的長遠發(fā)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