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04 01:28:12
今年6月,康美藥業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全國首家“智慧藥房”??得浪帢I董事長馬興田對筆者透露,隨著第一家智慧藥房在廣州開門迎客,并與深圳多家綜合性醫院簽約智慧藥房,康美藥業近期還將推動更多藥房在北京落地。在此基礎上,預計到年底合作醫院達到50家,每月服務人次在15萬以上。
8月27日晚間,康美藥業披露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近91億元,同比增長16.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4億元,同比大增41%。
康美藥業直言,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形勢下,公司積極抓住“互聯網+”和“健康中國”兩大戰略契機,利用中醫藥全產業鏈優勢,大力開展“互聯網+中醫藥”業務,全面引領“智慧醫療”發展,劍指“互聯網+”大金融、大健康。
打造智慧藥房大平臺
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的中醫藥信息化醫療服務平臺試點單位,康美藥業一直堅持發展中醫藥全產業鏈,近期更是積極擁抱互聯網,全面打造以中藥飲片生產為核心、“大健康+大平臺+大數據+大服務”為體系的“互聯網+”中醫藥全產業鏈。
3月25日,康美藥業發布公告,與廣東省中醫院簽訂《中藥飲片代煎及藥品配送服務協議》,雙方擬合作向患者提供藥品調劑、中藥飲片代煎、膏方制作、個性化加工和炮制、送藥上門服務。
公告顯示,廣東省中醫院將所有門診(不含珠海分院)患者已辦理完成代煎或代送手續的處方推送給公司,委托公司進行藥品調劑、中藥煎煮及藥品配送服務。醫院按國家政策及上級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向患者收取藥費和煎煮費,公司按醫院的藥品購進價向醫院收取藥費。協議有效期為五年,合作期滿前半年雙方可就繼續合作事項進行協商。
三個月后,6月15日,康美藥業智慧藥房在廣東省中醫院試運行,這也是全國首個開門迎客的智慧藥房。據了解,廣東省中醫院2014年藥品采購額約16億元。智慧藥房項目目前實現了醫院門診全方位的創新,包括實現預約、掛號、候診、繳費、中藥代煎、配送、檢驗結果等全流程服務。
至此,康美藥業“智慧藥房”的運作模式浮出水面。康美藥業李建華副總經理介紹,醫院通過智慧藥房的系統,將患者的電子處方發送至康美,由康美完成藥品的調配、中藥煎煮與配送,把以前在醫院繁雜的取藥過程和回家后煎藥的麻煩直接簡化成“收快遞”一樣簡便。
也就是說,患者看完病,不必排隊取藥,也不必第二天再跑一趟醫院拿代煎的中藥。只要選擇智慧藥房的中藥代煎和配送服務,填寫配送地址并繳納代煎費用,即可回家坐等煎好的藥劑配送上門。目前,康美智慧藥房的代煎送藥服務已經可以實現市內中午12時前的處方當日送達,12時后的處方次日送達。
“通過由康美在中心城市設立的中央藥庫,醫院可以有效減少滯留醫院的患者數量,改善當前人滿為患的情況,同時減少大量藥品儲存損耗。”李建華說,患者則可以大大縮短排隊等候時間,減少在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而企業通過線下服務換取藥品銷量,打造面向終端患者的綜合藥事服務模式與品牌,可以說是一個三方獲益共贏的業務模式。
對此,申萬宏源發布研報認為,康美藥業的業務模式壁壘高、可復制性強,能夠搶占醫院電子處方接口,為后續開展醫院藥品GPO奠定基礎。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也在公開場合評價道,這種模式對傳統中醫醫院藥房流程,是一個“帶有大規模生產性質”的改革,中藥飲片從醫院藥房進入流水線,進行定時煎煮,比在醫院藥房煎煮的時間更精確,煎出來的藥質量比較好,而且能夠安全送到家,使患者能夠及時地服用。
目前,康美藥業現已在廣州投資建設面積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藥品倉儲、調劑、煎煮、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已經滿負荷運行,但尚未能滿足醫院需求。二期工程也隨之提上日程。現在,康美藥業已與深圳多家醫院簽約智慧藥房,未來還將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進一步推廣,為患者帶來智慧醫療的最前沿體驗,而這也是康美藥業在“互聯網+醫療”上積極探索所取得的又一個重要突破。
“互聯網”架構脈絡清晰
實際上,布局智慧藥房只是康美藥業探索遠程醫療、擁抱互聯網的其中一步。在拿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東省衛計委批準的全國首家信息化醫療服務平臺試點單位和全國首家網絡醫療單位牌照后,康美藥業把圍繞中醫藥全產業鏈的戰略思路復制起來,開始在移動醫療領域跑馬圈地。
在康美藥業內部,馬興田曾提出“大病跑醫院、小病在線療”的設想。他認為,“互聯網+”的設計元素,包括物聯化,即借助智能穿戴、智能傳感、智能居家等,把東西聯通在一起;智慧化,即對數據進行采集、清理、挖掘、提煉,進而產生“智慧”;以及個性化、雙向化、金融化、平臺化、一體化等。
今年3月,康美網絡醫院應運而生,患者可以通過Web平臺、手機APP等終端,以在線聊天、電話、視頻等形式實現跨空間的實時醫患溝通,遠程解決咨詢、會診。輕、慢病患者將免去奔波排隊之苦,這是“互聯網+”在民生領域的一個生動落地案例。
僅僅過了兩個月,康美藥業又有動作,在原有互聯網醫療團隊的基礎上成立了康美健康云服務有限公司,引入專業團隊增強公司在健康大數據和信息服務方面的能力。除此以外,康美藥業已申請了處方藥網上銷售A照,自有藥房與合作藥房達到了15萬家,可以實現90%以上OTC藥品和處方藥品的調配,可以實現藥品的自主配送上門。
除了在線醫療服務,康美藥業還在各地抓緊跑馬圈地。10月20日,康美健康云全國首個智能養老項目在北京西城區正式落地??得澜】翟葡嚓P負責人介紹,經過四個多月的探討、規劃和運營,北京西城區鶴云康美居家養老愛心服務中心將通過康美藥業在“互聯網+”、云計算、智能穿戴、健康慢病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經驗和資源,探索智能養老和網絡醫療的“互聯網+養老”服務模式。接下來,這種模式將全面覆蓋北京市,再推行到全國各大區域。
11月10日,康美藥業與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簽訂《醫療健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斥資30億元全面打造“中醫藥創新之都”,重點圍繞建設中國寶安中醫藥文化交流中心、藥品交流中心、大健康業務總部、康美中醫藥創新研究院、康美國醫館、“互聯網+健康”平臺等六大項目進行。
半個月后,康美藥業又在廣州先拔頭籌。11月24日,廣州市政府重磅規劃的琶洲電商總部出讓三宗地塊,此前已有騰訊、阿里、復興、國美、唯品會、小米等多家巨頭簽約入駐。最終,康美藥業旗下的康美健康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7.16億元底價拿下AH040248地塊。據了解,該地塊將被用來發展互聯網醫療及大健康產業。
按照康美藥業的互聯網版圖規劃,公司希望在“互聯網+健康”的發展模式上成功探索和行動,組建起依靠網絡醫院、掌上醫院、掌上藥房、健康智庫、健康管家、醫藥支付和醫療保險等構建的互聯網醫療平臺,未來將可形成全國性的互聯網醫療“超級大平臺”,實現虛擬醫院的完整生態圈。
11月12日,相關領導到康美藥業考察,調研“互聯網+醫療”項目??得浪帢I董事長、總經理馬興田表示,康美藥業將會不斷加大在深圳健康產業的發展力度,搭建互聯網+大健康服務平臺,助推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
筆者從康美藥業了解到,目前康美藥業已與廣西玉林、青海全省、廣東普寧、云南普洱等省市簽訂了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合作協議,并在短短一個月內獲批籌建全國首個中藥材交易所,以及在青海省建設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
以云南普洱為例,康美藥業與當地政府簽訂了涵蓋醫院投資、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道地中藥材及茶葉交易平臺、中藥材種植基地及精深加工項目方面的合作計劃。馬興田表示,康美藥業打造的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特別是形成用“互聯網+”深度布局醫療產業發展的模式,從目前的合作情況來看,可以說已經充分獲得了社會和政府的認可。下一步將與更多的省市地區達成合作,通過實施“健康中國”理念,強化“互聯網+醫療”戰略,讓整個行業的互聯網+中醫藥全產業鏈模式更加完善。
對此,國信證券分析師鄧周宇表示,康美藥業已經將“互聯網+”的戰略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未來將全力投入到互聯網醫療的建設中,打造“互聯網醫療+電商+互聯網金融”的大平臺??得乐兴幘W是目前國內大型的中藥材網絡服務平臺;康美健康云服務平臺則整合B2B、B2C和O2O業務,并和互聯網巨頭強強聯手快速吸引流量;e藥谷作為中藥材大宗交易電商平臺,馬太效應正逐步構建公司的商業壁壘??得泪t院已獲網絡醫院資格,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技術研發團隊已組建。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現在互聯網醫療風生水起,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動輒億元的大手筆投資進入,這個新興行業依然存在過多泡沫,絕大多數企業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正處在“燒錢”的過程。申萬宏源分析師羅佳榮則認為,公司歷經十年投資近百億打造中藥全產業鏈布局,互聯網+戰略布局已經歷時數年,康美藥業互聯網+不是風,而是業務模式和商業形態升級。
隨著康美藥業互聯網架構逐漸形成規模,券商聞風而動、紛紛調高公司估值。其中,國信證券認為公司2015~2017年合理市值估值分別為933億元、1247億元和1590億元,對應的2016年、2017年股價合理估值在57~69元。無獨有偶,申萬宏源也將康美藥業中期股價估值調高到60元以上。
以中藥全產業鏈為依托
事實上,中醫藥發展至今走過的千年背后,已經形成了信息含量極其龐大、內容極其豐富的大數據庫,互聯網技術對這種大數據的挖掘恰到好處。有業內人士認為,就拿最簡單的中藥飲片為例,講究道地藥材的產地,通過中藥的信息化系統,可以掃出每一類藥的產地原料等,甚至對每一種藥進行溯源。
在談到互聯網與中醫藥的發展關系時,馬興田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當前的互聯網時代,誰掌握大數據,誰就能在發展中掌握先機、掌握未來。其實,在今年刮起的互聯網+旋風之前,康美藥業就已經扎根互聯網領域,創新地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中藥全產業鏈布局上。
其實,在康美藥業成立之初,馬興田就看準了中藥市場的廣闊前景,憑借著其敢想敢干、勇于創新的精神,首創了“中藥飲片小包裝”,并逐步將其打造成一家現代化的大型醫藥資源型企業。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中藥原材料的質量,康美藥業搶先布局上游產業,加快實施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優質種苗培育和土壤改良及機械設備改進工作,完善產業鏈上游服務體系,并通過收購與接管中藥材專業市場,掌控全國六大中藥材交易市場,進一步鞏固了中藥全產業鏈上游優勢及行業領先地位。
其實,康美藥業很多年前就利用大數據分析中藥材種植和市場等情況去經營企業、引導行業規范化標準化。在布局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的同時,康美藥業就已經涉足電子商務、電子支付、支付結算和清算系統技術開發等。其中,康美中藥網為商務部第一批中藥材電子商務示范平臺,是行業權威的中藥材信息門戶,全國唯一“實體與虛擬市場相結合”的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康美藥業中藥材大宗交易平臺(e藥谷)也已上線運作。
如今,上至藥材種植、藥材交易,下至生產開發、終端銷售,上、中、下游產業鏈已構建完成,業務已滲透到中藥產業鏈的各個關鍵環節,康美藥業是目前國內醫藥產業中業務鏈條更完整、醫療健康資源更豐富、整合能力更強的醫療健康產業龍頭企業之一。馬興田對筆者坦言,康美藥業一直堅持發展的中醫藥全產業鏈是“互聯網+中醫藥”的基石。
資料顯示,康美藥業業務體系涵蓋藥品生產與銷售、藥材種植與貿易、中藥材市場經營、連鎖藥店、醫院經營、藥房托管等醫藥全產業鏈環節,與超過2000家醫院、約15萬家藥店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合作醫療機構年門診總量達到2億人次以上,其中僅廣東省年門診量超過100萬人次的醫院就達到35家以上。
有業內人士對筆者分析,在網絡醫院方面,康美藥業多年來與全國范圍內2000多家醫療機構建立了深度合作業務關系,并自行投資、建設、運營有1000張病床的三甲規模綜合醫院,為網絡醫院提供可靠的硬軟件支持、有效的患者流量和豐富的運營經驗;在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方面,康美藥業與15萬家連鎖藥店保持長期深度合作關系,為在線購藥、藥品配送和患者健康管理奠定基礎,醫藥電商和網絡醫院還能促進公司中藥材和飲片的銷售增長。
對此,鄧周宇表示,豐富的醫療資源為公司以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全面改造和升級傳統醫療健康產業,打造具有卓越用戶體驗、覆蓋全生命周期、一站式完整醫療服務閉環的移動健康管理大平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最近兩年馬不停蹄地跑馬圈地,讓康美藥業已經站到了互聯網醫療市場的橋頭堡。馬興田堅信,康美藥業在互聯網大數據方面的實踐表明,“互聯網+”是可以盈利的,也是有商業模式可以參考的,公司將繼續在信息化時代推進互聯網與傳統產業鏈的接軌,服務智慧化的“健康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