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美國私募規模為中國10倍 養老金是投資主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14 01:49:03

從持有人結構來看,機構投資者是美國私募基金的主要持有人,其中政府或金融機構設立的養老基金持有份額最多。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靜林    

自從私募基金納入基金業協會管理以來,無論市場曝光度還是監管力度都明顯加強。近期基金業協會更是推出了“私募基金地圖”并翻譯轉發了《美國私募基金統計報告(2014)》(以下簡稱美國私募報告)。

今年初,我國基金業協會開始大力推行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并于每月公布相關數據,使業界能及時了解國內私募基金行業發展情況。對比美國私募報告,中美私募發展究竟有何差異?

為此,火山財富(微信號:huoshan5188)選取了能獲取到的最新數據,盡力為投資者展現兩國私募基金行業的全貌。

需要說明的是,美國私募報告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SEC)于今年10月底公布,也是其發布的首份私募基金行業統計報告,相關數據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國私募登記則從2015年1月開始,因而火山財富選取我國基金業協會今年10月底的數據與美國私募報告中2014年底數據進行比較。

此外,SEC進行統計登記時,對符合一定條件的風險投資基金與資產規模在1.5億美元以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采取豁免登記,因此其部分私募基金的數量和規模并未包含在統計數據中。

美國2694家私募管理資產近10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國內私募基金分為私募證券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創投管理基金和其他基金四類;從管理人數量、基金數量和規模來看,主要以私募證券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為主。

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國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1821家,其中私募證券管理人9632家,私募股權管理人10195家,占比分別為44%和46%。已備案私募基金20853只,其中私募證券基金12407只,私募股權基金6382只,占比分別為60%和30%。私募基金認繳規模4.89萬億元(約合7700億美元),其中私募證券基金總規模19038億元,私募股權基金總規模25532億元,占比分別為39%和52%。

進一步按基金規模細分,資產規模在20億元以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為21388家,20億~50億元的260家,50億~100億元的88家,100億元以上的為85家。即是說,資產規模在20億元以下的管理人占比高達98%。

私募股權基金雖然管理人數量只有私募證券基金的一半左右,基金總規模卻是后者的1.3倍。換個角度來講,私募股權基金的單只規模為4億元,是私募證券基金的2.6倍,后者的單只規模為1.53億元。

美國的私募基金劃分則更加細致,種類也更豐富。截至2014年四季度末,SEC統計資產規模在1.5億美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總計2694家,管理總規模達到9.96萬億美元(凈資產總規模為6.71萬億美元)。粗略計算,美國私募行業管理資產總規模在中國10倍以上。

其中,美國對沖基金管理人1649家,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919家,其他主要類型還有房地產基金、資產證券化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流動性基金等私募基金管理人。由于美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可以有多種類別的私募基金,并且按照SEC的統計口徑,基金管理人可以分別上報不同的私募基金類別,因此統計數據可能有所重疊。不過,仍能清楚看出,美國私募行業占主導地位的是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這一點與我國情況大致相同。

這2694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共有24725只私募基金,其中對沖基金8635只,凈資產總規模為33990億美元;私募股權基金8407只,凈資產總規模為17440億美元。其中凈資產在5億美元以上的對沖基金又稱為合格對沖基金,2014年四季度末共有525家合格對沖基金管理人,旗下有1541只合格對沖基金,凈資產總規模為26720億美元。如果計算單只私募基金的規模,單只對沖基金的平均規模為3.94億美元,單只私募股權基金的平均規模為2.07億美元,而單只合格對沖基金的平均規模高達17.34億美元。

從以上數據來看,雖然我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數量要多于美國,管理基金數量卻旗鼓相當,資產規模則遠遠小于美國。在我國2182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中,約有15000家管理的資產規模為零,約占70%。

就資產規模來對比,美國單只對沖基金的平均規模為3.9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億元),而我國與之類型相近的私募證券基金平均規模為人民幣1.53億元,僅為美國的1/16。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的平均規模為人民幣4億元,美國同類型基金的平均規模為2.0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是前者的3倍多。

對沖、股權基金占主導

除了數量和規模上的差距,中美私募行業之間的另一不同就是美國私募基金種類更加多樣化。在SEC的統計中,包含了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資產證券化基金、房地產基金、流動性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其他私募基金。

盡管統計數據有所重疊,對沖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仍是美國私募行業的兩大巨頭。二者在所有私募基金的凈資產總值的占比約為51%和26%,數量占比約為35%和34%。

除了較難歸類的4000余只其他類私募基金,剩下的四類私募基金中,資產證券化基金、房地產基金和流動性基金的凈資產總規模大致相當,都在2700億美元左右;風險投資基金的凈資產總規模僅370億美元左右。數量方面,截至2014年12月底,房地產基金和資產證券化基金分別有1789只和1327只;風險投資基金為504只;流動性基金更少,僅69只。

從單只基金規模來看卻是另一番景象。流動性基金雖然數量只有69只,資產總規模卻是這幾類基金中較大的。其中,單只流動性基金的凈資產規模高達39.4億美元,而單只資產證券化基金、房地產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的凈資產規模分別為8590萬美元、1.56億美元和7341萬美元。

根據SEC的官方釋義,流動性基金是指主要投資短期債務來獲取收益,從而保持穩定的單位凈資產,或追求波動風險最小化的私募基金。類似于貨幣基金,流動性基金由機構投資者管理,主要投資于銀行間短期的借貸。其波動較小、收益穩定的特點或許是流動性基金較受關注的原因之一。

從2013年到2014年基金規模增長情況來看,流動性基金的總規模在2014年第二季度以前都較為平穩,約在2500億美元左右。2014年第二季度末,其大增9.64%至2730億美元;第三季度末進一步增至2830億美元,但第四季度末回落至2720億美元。

流動性基金之外,資產證券化基金在2014年上半年也有較為突出的增長,第一、二季度的凈資產規模分別增長了4.27%和3.28%;房地產基金年內運行較為平穩。

養老金為最大持有人

從持有人結構來看,機構投資者是美國私募基金的主要持有人,其中政府或金融機構設立的養老基金持有份額最多。

美國私募報告中也公布了全部私募基金的受益所有權情況。除了占比達20.2%的私募FOF(投資基金的基金)外,州或市政府養老金計劃和其他養老金計劃占比最多,分別為12.8%和12.5%,合計達到25.3%,持有資產總計達到13550億美元。而在私募股權基金中,養老金計劃的受益所有權占比更加集中,州或市政府養老金計劃占比23.6%,其他養老金計劃占比9.6%,兩項合計為33.5%,持有資產總計4230億美元。

除養老金計劃之外,非營利機構、主權財富基金及外國官方機構、保險公司、銀行及其他儲蓄機構、經濟自營商、SEC注冊投資公司等機構,甚至州或市政府本身也持有私募基金份額。

在這些機構當中,非營利機構持有的受益所有權占比最高,為10.3%;其次是主權財富基金及外國官方機構,占比5.4%;保險公司占比3.9%;銀行、政府和投資公司等持有份額比例較小。

個人投資者也是私募基金的主要份額持有人,占比約13.9%。其中,美國個人投資者占比11%,非美國個人投資者占比2.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私募 養老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