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0 23:27:09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餐廚垃圾專委會主任、北京工商大學環境系主任任連海表示,預測“十三五”餐廚垃圾處理能力有望達到12萬噸/日。任連海預測,建立收運體系市場大約需要200億元,處理處置工程市場將是500億~1000億元,日常運行市場大約是300億元,監管體系建設將形成20億元左右的市場。由此有望形成總計1000億~1500億元的市場規模。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未來5年,餐廚垃圾處理市場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近日,在“2015(第九屆)固廢戰略論壇”上,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餐廚垃圾專委會主任、北京工商大學環境系主任任連海表示,預測“十三五”餐廚垃圾處理能力有望達到12萬噸/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十二五”期間3萬噸/日的規劃處理能力相比,未來5年處理能力將成倍增長,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任連海預測,建立收運體系市場大約需要200億元,處理處置工程市場將是500億~1000億元,日常運行市場大約是300億元,監管體系建設將形成20億元左右的市場。由此有望形成總計1000億~1500億元的市場規模。
全國年產量超4000萬噸
餐廚廢棄物產生量不斷增大,城鎮人口人均產生0.15千克/日,全國每年產生量達4000多萬噸,餐廚垃圾處理行業日益活躍。
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將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242座,力爭達到3萬噸/日的處理能力,專項工程投資109億元,最終實現50%的社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
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實施了很多行動計劃,對于餐廚行業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從2011~2015年,我國大的餐廚垃圾發展氛圍基本上已經形成。任連海稱,很多城市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包括江蘇、山東、河南等地的城市,把處理餐廚垃圾內容列入了年終考核。
“我們在參與‘十三五’規劃的編寫,這個編寫只是一個初稿,還沒有形成一個定位。‘十二五’期間要求我們要形成日處理3萬噸這樣的處理能力。‘十三五’這個數值要提高,預測能達到12萬噸,我們按60%左右來計算,到2020年末要形成每天處理7.5萬噸這樣的能力。”任連海說。
按照規劃的目標,未來5年時間內,我國餐廚垃圾日處理能力將要增長1.5~3倍。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十二五”期間推出100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發改委投資金額達20多億元,“十三五”期間的支持力度或進一步加碼。
“規劃當中提到了清運率、無害化處理率,這些是我們在‘十二五’當中提出的。‘十三五’期間又提出了一個資源化利用率,現在我們初步擬定資源利用率達到50%。”任連海說,“十三五”期間肯定還要一如既往把這個行業支持下去,不一定像“十二五”大面積去做,有可能搞一些重點的區域或者搞一些重點的項目,支持力度再大一些。
餐廚垃圾行業面臨洗牌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之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市場發展空間也逐步明晰。據任連海介紹,餐廚垃圾市場,按“十二五”期間每天產生10萬噸計算的話,把收運體系全部建成,市場大約需要200億元(收運體系其中包括垃圾容器、車輛,包括車輛和垃圾容器之間的銜接);處理處置工程,建處理廠,按噸投資50萬~100萬計算的話,市場將是500億~1000億元;日常運行的話,處理處置廠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餐廚垃圾;一部分為餐廚廢油(地溝油)。包括地方城市的補貼,加起來是140億元,廢油脂是160億元,每年能形成的市場大約是300億元;監管體系,很多城市要提升管理水平,搞一些信息系統,包括GPS可視化的定位系統,假如都建成的話,大約能形成20億元左右的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實際上,近年來,普拉克、山東十方、青島天人、寧波開誠、北京潔綠、中聯重科等餐廚垃圾處理領域的企業逐漸活躍,相關項目推進較快。與此同時,在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之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也迎來了一群“野蠻人”。
目前,北控、光大、首創等大型國企及上市企業也通過收購、并購等手段強勢介入餐廚垃圾處理市場,搶占地盤、瓜分市場蛋糕,成為環保領域又一熱門細分領域。
但是,目前來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管理政策欠缺、技術路線單一、運營模式不成熟等問題。
對此,任連海認為,預期2015年后,餐廚垃圾行業必然出現重新洗牌的局面。而目前,餐廚垃圾行業仍處于“黎明前”的無序競爭狀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