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油價35年興衰史告訴你:切勿急于抄底

每日經濟新聞 2015-12-22 01:16:56

盡管盛寶銀行非官方預測提醒大家“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但從商品屬性的角度考量,就國際石油來說,慎言抄底。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孫宇婷 黃修眉    

◎每經記者 孫宇婷 黃修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對油價走勢判斷不一,從部分多頭的行動來看,原油持續暴跌似乎創造了一個低價抄底的機會。那么,是否果真如此?

記者梳理發現,從1980年至今,除本輪暴跌外,國際油價(以布倫特原油為例)共發生6次暴跌。開啟于2014年6月的本輪跌勢,與1985~1986、1997~1998年底兩次暴跌相似,均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產能增加導致供給過剩。

從歷史數據來看,兩次油價下跌都經歷了相當長的去庫存時間。高盛預計,至少到明年末,國際石油市場都將持續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因此,油價下跌,慎言抄底。

油價逼近金融危機時水平

縱觀歷史上的原油暴跌,主要分為危機型與需求型兩種,由突發事件或者戰爭引起的原油價格調整與回升同樣迅速,而由世界經濟需求放緩導致的調整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基本上可以認為是市場對價格的預期整體進入了一個更低的區間。

國金證券分析師李治平等指出,原油期貨價格的回升是一個逐步和穩健的過程,持續時間通常是下跌過程的兩到三倍,才能達到前期高點的二分之一左右。

由于國際油價以美元計算,那么在扣除美元通脹因素后,目前國際原油到底暴跌到何種程度?根據美國通脹數據(InflationData)網站數據,從1946~1979年,國際油價與剔除通脹因素后的實際油價,差值不斷擴大,并在1979年達到峰值,當時兩者最大差值一度達到78.98美元,此后差值不斷縮小。2014年至今,剔除通脹后的實際油價與國際油價已相差無幾,目前實際油價接近金融危機時期水平。

記者此前提到,布倫特原油價格離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最低價36.2美元/桶,只差0.35美元。WTI原油價格跌至34.55美元/桶,離2009年2月創下的金融危機最低點只有1.35美元。

記者注意到,由供需矛盾引發的本輪暴跌和歷史上兩輪暴跌有異曲同工之處:分別是1985~1986年和1997~1998年這兩次。

1985~1986年,全球原油供過于求導致價格急挫。布倫特原油在1985年11月~ 1986年4月從每桶31.82美元暴跌69%,至每桶9.75美元。前后花了近5年時間,原油市場才逐步恢復元氣。

另一次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國際油價最低跌到每桶10美元。直到2000年1月,這輪暴跌才完全收復失地。

下跌對美股或是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OPEC在本月初的會議上,未就產油上限進行規定,被外界解讀為明年OPEC不會減產。除此之外,美聯儲加息、美元強勢,也讓“草木皆兵”的原油市場信心重挫,價格大跌。那么,油價的持續暴跌是否意味著可以進場抄底了?

眾所周知,商品價格由供需決定。本輪油價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供需失衡。如今,按照高盛預計,至少到明年末,國際石油市場都將持續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過去17個月,OPEC實際日均產油量都超過了3000萬桶的原定配額。高盛預計,未來,OPEC日產量將接近3180萬桶。美銀美林也指出,近兩年,OPEC國家的實際日產油量未曾低于3000萬桶,反而約高出180萬桶。

目前,恰逢暖冬時節,庫存在持續累積,儲油容量接近歷史高位,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放緩,國際社會對伊朗的石油制裁可能取消,這將導致更多石油涌入國際市場。此外,國際能源署(IEA)指出,預計明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將放緩至每日120萬桶,供應過剩的局面可能進一步加劇。

因此,盡管盛寶銀行非官方預測提醒大家“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但從商品屬性的角度考量,就國際石油來說,慎言抄底。

不過,原油價格暴跌,對美股也許是好事。記者查閱彭博數據發現,1985~1986年的原油暴跌周期下,道瓊斯工業指數從1374.31點一路上漲至1775.31點,累計漲幅達22.59%。1997~1998年的原油暴跌期間,道指從6448.26點一路上漲至9181.43點,累計漲幅達42.39%。

Guggenheim Partners全球首席投資官斯考特·邁納德表示,原油暴跌對美國股市就是一個利好。邁納德認為,“這一時期與1986年情況相似。當時石油價格暴跌,美聯儲上調了利率,但股市仍在反彈。”歷史回顧

布倫特原油35年來7次暴跌一覽

第一次 1981.3~1986.8

后石油危機時代,跌幅約73%。暴跌原因是供給大幅放大。當時,隨著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原油產量增長,以及替代能源的發展,OPEC對油價的控制能力下降,原油價格回落。1981年,非OPEC國家產量首次超過OPEC。1985~1986年,沙特單方面宣布低價銷售石油。

第二次 1990.9~1991.2

海灣戰爭時期,跌幅約51%。1991年油價暴跌有著海灣戰爭的歷史背景,油價在戰爭影響下暴漲后急劇下跌。

第三次 1997.1~1998.12

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下跌63%。暴跌原因是需求沖擊疊加供給擴張。一方面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需求下降;另一方面,OPEC國家不適時宜地增產。

第四次 2000.11~2001.12

全球經濟增速下行疊加“ 9·11”沖擊,油價下跌48%。暴跌原因一是世界經濟明顯減速,科網泡沫破滅,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增速自1993年以來首次同時下降;二是“9·11”事件的政治沖擊;三是隨著全球供需緊張狀況的緩解和油價的回落,石油消費國借機補充庫存;四是原油供給相對平穩,非OPEC與OPEC之間關系復雜,并未顯著減產。

第五次 2006.7~2007.1

油價快速上漲途中的短暫下滑,油價重挫27%。暴跌原因是天氣影響疊加政治事件。2006年下半年美國暖冬、高庫存,對原油需求減少;美國選舉帶來的政治事件沖擊。

第六次 2008.7~2009.2

全球金融危機,跌幅73%。當時金融危機爆發,全球經濟陷入危機,需求萎縮,油價急速下跌。

第七次 2014.6月至今

跌幅約65%。暴跌原因是,一方面,2014年下半年開始,由于美國頁巖油革命帶來的原油供給上升,以及OPEC內部國家不減產的決定,石油價格一路下行;另一方面,全球經濟疲軟帶來需求不振。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和國金證券研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油價抄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